李淑萍 刘福林
(商丘师范学院1.教务处;2.生命科学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李淑萍:商丘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并在高师院校教学计划中占学时学分比重较大。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教育理论、文化知识的综合实践课,是培养合格教师、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实践环节。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短时间里,运用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取一定的教学经验。经过教育实习,学生的角色发生转换,从学生转向教师,从而对教师职业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自我价值的提升。
对于大多数院校,整个教育实习包括教务管理人员安排、教师指导、实习学生参与。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程指导学生。对于教育实习,我国实行的主要是双导师制,即由中学教师、大学指导教师一起为实习生提供教学方法指导等帮助,共同指导实习生。教育实习具有跨地区性和集体性的特点,在无形中给教育实习的实施造成了困难。教育实习是以班级、专业为主体的集体活动,不是学生的个体活动。目前,研究教育实习的管理模式、时间安排等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针对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借此,本文仅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详细探讨,通过调查高师院校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的情况,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改进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原始数据资料;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为学校和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供其参考。
调查采用邮寄方式,调查对象为省内外高师院校各师范专业教师,其中:省内高校有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省外高校有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共12所高校。以100%的抽样率随机对教师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抽样问卷调查法[1],并结合座谈法[2]和文献分析法[3]等。抽样问卷调查法:对省内外共12所高师院校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463份,回收率77%。此次调查的问卷回收率大于75%,可信度高。座谈法:通过走访商丘市内几所高校,并和高师院校实习指导教师面对面交谈,具体地了解高校教师指导师范生实习的情况。文献分析法:通过网上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对文献内容加以分析,获取更多有关高师院校教师指导师范生实习的信息。
从总的调查结果来看,各高师院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教育实习的指导情况良好。作为“实现教育实习目的的关键性因素”[4],实习指导教师本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由于实习目的不太明确、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指导教师数量少等因素,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指导教师数量与其所指导的实习生数量明显不协调。通过对河南、河北、湖北等地的12所高师院校进行初步调查,这些师范院校所配备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实际参加实习生的比例大多数在1/30-1/20,而教育部规定高校师生比应为1/17左右[5]。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对实习生进行全面管理,并对教学工作进行详细的指导。因此,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比例还应该高于这一数值,如果指导教师数量太少,就会缺乏对实习生具体的指导,导致教育实习管理过于松散,使实习仅仅变成一种形式。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第一,职称太低。在指导教师队伍中,教授几乎没有,副教授很少,大多是讲师和助教。第二,年龄趋向年轻化。指导教师中占大多数的是年轻教师,年轻教师有一定的优势,但多少都缺乏一定的指导经验,这对教育实习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是专业教师或本学科的教师,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交流沟通或者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时,指导教师不能给予很好的帮助。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部分高师院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时采用“学生先讲课后指导的方式”,因学生在刚开始时不能很好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不能更快地进入实习,从而进度受到影响。另外,高校指导教师既进行着学历进修、科研工作,又从事着课堂教学工作,承担的工作任务比较重。有些高师院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只是偶尔指导,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实习生的指导中。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实习的质量。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教育实习评价的方式大多是讲课或说课,实习结束后写实习总结,并没有确立明确的标准。这就说明指导教师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实习评价体系,在学生实习后不能给他们做出很好的评价,以致他们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进步空间。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不够重视。部分指导教师认为目前的教育实习对师范生是可有可无的,且对实习生并不采用全程指导的方式,只是偶尔指导,大部分时间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找不到人来请教,对实习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
高师院校实习指导教师任务重大、事情繁杂,指导教师待遇低,因为忙于指导学生,很少有继续深造的机会,这就严重挫伤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高师院校应该在教师培训、实习补贴、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同时,可以制定一定的指导教师考核标准,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对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以使指导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在这一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如法国规定大学实习指导教师对于每一个实习生,至少每月要到实习学校指导两次[6]。另外,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要形成书面材料,并将其归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今后评优、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7]。
高师院校在配置指导教师时,应该优先选派那些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同时具有很强的教学指导能力的教师担任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另外,所选派的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便使各项实习任务都落实好,并协调好院系指导教师与实习生、其他实习生之间的关系,做好实习生的心理调适工作[8]。为了促进指导教师队伍的阶梯化成长,在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上,要注意老中青合理搭配。
首先,要逐步建立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指导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如下: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能够做到为人师表;人际沟通能力强,熟悉基础教育发展改革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水平[9]。其次,逐渐建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组成的指导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由教师个人申请,认定机构评估,认定并颁发资格证书的制度[10]。高师院校管理部门应该确立对指导教师选拔的标准,对选出来的优秀指导教师加以培训,让他们提前熟悉指导学生的任务,以便以后能够更好地指导师范生实习。对实习指导教师培训是提高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培训的内容应该涉及实习的各个方面:怎样指导实习生教学;怎样管理好实习生;怎样和实习生更好地交流;等等。培训内容应偏重于实践经验,还应增加管理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此外,高师院校还应该拨出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培训经费,根据新形势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探索新的培训形式,制订适合教师的培训计划。
怎样建立完善的教育实习评价机制,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索的问题。首先,应该有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标准,只有建立了标准,才能在评价的时候做到有据可依。现有的教育实习考核标准是试讲、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等部分,这是高师院校制定的教育实习考核标准。这些标准是以定性为主,缺乏严格的评判标准,这并不是科学的评价体系。很多指导教师在实习结束时给出满分或给实习生统一的分数,随意性比较强,不符合实际。因此,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进行量化考核,而评价的内容应该把实习生完成的实效性工作量,包括听课节数、上课节数、完成教案数、日常班级管理情况、班会、专业技能、教学反思情况等,作为检验实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和评选优秀实习生的重要依据,使实习生得到公正、科学的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11]。
现在高师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所花的财力、物力相对来说比较少,大都重视学校的发展规模。“师范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范性,这是师范院校的优势、特色和立校之本”[12]。高师院校领导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该起到带头作用,首先都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很短的时间里,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而实习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具有指导、管理、协调和教育等重要作用”[13],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搞好实习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是抓好教育实习的重要条件。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一项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除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比较重要,还与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模式、基地建设等因素有关。目前,关于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模式改革也备受重视,现行的教育实习模式中常用的有“混合编队实习”、“顶岗支教实习”、“委托管理实习”、“分散自主实习”、“中介组织实习”[14]等。这些教育实习模式丰富了教育实习方式和内容。各高师院校应选择适合本地、本校实际和特点的教育实习模式,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各高师院校要与周边的中小学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在平等合作的关系下,一起负责教育实习工作,使教育实习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1]陈 铿.国外教育实习课程的发展趋势[J].学术论坛,2010(2):193-197.
[2]史立平,等.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现状调查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3):332-334.
[3]张天明.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0):87-90.
[4]金玛莉,江岳军.教育实习调查报告[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82-84.
[5]陈建华.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教育实习的准备[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1):28 -30,46.
[6]刘初生.试论教育实习中带队教师的作用[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56-58.
[7]朱元春.教育实习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4(2):106 - 109.
[8]郭 友,赵隽咏.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1):156- 162,166.
[9]周艳利,罗生明.新课改对生物教师教学策略基本功的新要求[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5):64-66.
[10]杨运鑫.以科学的方法培育科学的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3(2):46-47.
[11]王永超,闫俊虎.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协调作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105-108.
[12]华 炜,李 莉.教育实践课程与师范生“教师专业化”的培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1):30-35.
[13]赵传江.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01 -104.
[14]刘 佳.我国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5):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