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宏伟
深刻理解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宋宏伟
当前,全党上下都在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宣部、文化部和省委宣传部已先后召开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专题会议,省直文化系统的学习贯彻活动也已经启动。今天,我们邀请我省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代表和各文艺单位负责人一同座谈,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并结合工作实际共议贯彻落实思路和举措。听了14位同志的发言,觉得大家理解比较深刻,把握比较准,贯彻落实思路比较可行。受大家发言启发,我结合初步学习收获,谈几点认识。
在我党三个重要历史时期,有三位重要领导人就文艺工作作出重要讲话。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我党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创造性地阐释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确定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党领导文艺事业的第一部经典理论文献,指导了文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其思想光芒一直在闪烁。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代表党中央作重要讲话。讲话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结束了“文革”期间在文艺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实现了文艺思想的拨乱反正,使文艺发展真正回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丰富、完善和发展,是党领导文艺工作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文献,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当前,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朴实亲切、生动鲜活,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讲话精神,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关于文艺工作的丰富实践和理论创新既一脉相承,又蕴含着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又一篇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文艺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将不断呈现。
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我有五点深刻感受:一是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即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将更加重视文艺工作。二是给了我们信心,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三是给了我们灵魂,即中国精神。习总书记讲“中国精神是文艺作品的灵魂”。中国精神即中国价值观,要靠我们的文化产品、艺术作品去承载、去呈现。四是给了我们方向,即“二为”方向。五是给了我们新任务,即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学习理解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六个重要关系:
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文艺与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关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全国人民当前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文艺在实现历史使命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实现历史使命也需要文艺的繁荣兴盛。总书记的讲话把文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新高度,我们要充分认识文艺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大意义。理解和把握了这一点,就认清了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文艺和文艺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文艺创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解和把握文艺工作的人民性,就把握准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
三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文艺与中国精神的关系。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我们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发挥好文艺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等功能。把握好文艺创作的灵魂,才能更好地引领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
四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文艺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们要深刻理解文艺的时代属性,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优秀作品更好地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从而真正理解文艺工作的先进性。
五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文艺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文艺的繁荣发展。要实现文艺的繁荣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繁荣兴盛,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生活的创新进行艺术个性的创新,必须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只有这样才能揭示文艺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增强文艺创作和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六是深刻理解和把握文艺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好作品必须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这是文艺创作生产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对于这六个关系,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渐地加深理解,准确把握,科学领会,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学会科学的思维、辩证的思维。
习总书记讲“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他直面当前文艺界存在的问题,给我们重要启迪。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总书记的讲话也不能坐而论道,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来进行思考。直面问题是为了更多好地解决问题,理解总书记讲话,如果不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环节,我们就是失职的。创作是艺术家的生命,作品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一曲《乌苏里船歌》成就了胡小石老师;有了《黑土歌》的激情演绎,就有了冯少先老师的盛名。我们只有思考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做下一步的深入谋划。我讲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创作状态问题。习总书记讲文艺界存在“浮躁”问题。我说表现在我们身上就是热情不足、劲头不足、创新不足、深入不足。这么说也许有点重,但这正是我们目前的创作状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随着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随着舆论场的营造,随着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文艺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还有我们有一批热爱文艺工作、有很好基础、有很高水平的艺术家、领导者和管理者,有一批文艺人才,再加上好的方法,少一些冷淡、多一些热情,少一些懒惰、多一些劲头,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实,少一些抄袭、多一些创新,把创作放在核心位置,作为中心环节,我们的文艺事业就会有大的提高和发展。我们的一批青年艺术家王向阳、李雪飞等,正处于成熟的时期,如果没有好的作品托着,就不会脱颖而出。我们要借总书记讲话的和煦春风,把我们的状态调整好。我相信如果我们的艺术家每天都去想创作,去挖掘,去研磨,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
二是创作质量问题。总书记讲现在的文艺创作是“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没高峰”。对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我们自己?近年我们有了一定的创作数量,但与全省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先进、发达省份相比,还远远不够;也出了一些有一定质量的文艺作品,得过“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梅花奖等,但还没有形成高原、出现高峰。总书记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这既是衡量优秀文艺作品的基本标准,也是推动文艺事业发展的价值指引。我们要认真分析什么叫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一一对照和思考,会有深刻的启迪。我曾经在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文艺创作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基础上,兼具时代性、群众性即人民性、地域性、市场性。创作质量的高度决定了文艺工作者个人价值的高度,体现着文艺工作者的人生价值。刚才程浩讲得好,从事艺术工作不在意能挣到多少钱,而主要在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生产出好的文艺作品绝非易事,需要知识、经验、经历、才情、积累,还需要有灵感、对现实的关照和历史使命感等等。质量高的作品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要把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笔端,要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感受到路在前方。《易经》中有一句话叫“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意思就像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明喜说的,你出手是一流的,出来的作品可能是二流的或三流的。我们要高起点、高标准来打造我们的作品。文艺创作是最复杂的脑力劳动,最需要创新,最需要创造,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是出不来好作品的,我们必须要有精益求精的意识。
三是创作评论问题。文艺创作需要评论,需要文艺理论基础,没有积极有效的文艺评论工作相配合,就不利于文艺创作坚持正确的导向,不利于优秀作品的广泛传播,不利于优秀作品赢得观众。刘奇葆同志说,现在我们的艺术评论存在“应景之作,炒作现象,庸俗吹捧,阿谀奉承”,“红包的厚度等于评论的高度”等问题。这些我们也多多少少地存在。比如我们出一个剧目,大家都说好,当然好的方面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但一味地说好,如何能够听到真话?说真话、提意见是爱护我们的创作,爱护我们这个整体,是用集体的智慧来提升自己。如果都不说真话,就等于放弃了共同提升的愿望。我们要鼓励文艺批评,要用健康的文艺批评推动艺术创作质量的提升。要加强评论队伍建设,省艺术研究院要培养更多的艺术评论人才,在全省发现更多的评论人才,把《剧作家》变成我们的评论阵地,多组织论证、讨论和争鸣。如果文艺评论到了一个新水平,那么我们文艺创作的水平也会随之而提高。真诚、理性的文艺工作者是愿意听到真话、愿意听到批评的,我们的艺术家和作者都要有积极的态度,要有点雅量,能够接受别人提出的不同意见,这点很重要。
四是创作人才问题。胡小石老师关于人才的理念讲得非常好,我听了深受启发。对我省的文艺人才队伍状况大家都很着急,现在确实是人才短缺、青黄不接,领军人才更是稀缺,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师级人物寥若晨星。我们要在人才建设问题上有紧迫感,要有所突破。应该说,几年来,省文化厅党组在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迅速地抓出一支人才队伍不大可能。我们很多艺术家一辈子都在从事着艺术工作,他们是用大半生的勤奋、追求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才成为人才。光靠两三年的时间,是实现不了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的愿望的,对此我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如果我们这一届党组班子不抓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将犯历史性的错误,这一点我是深刻地认识到的。人才培养和建设无非三个渠道:一是引进人才,二是接收好的大学毕业生,三是立足于现有的人才基础培养提高。现在我们最现实的是第三个渠道。我们要采取三种办法:一是进名校拜名师,二是请进来走出去,三是班次培养和一对一的培养相结合。应该说成效已经初步显现,但还要继续做下去。我们要搭建平台,逐渐地引进人才,引进拔尖人才,一定要广开纳贤之门,采取多种手段吸引人才。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树立人才是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在选人才、用人才上,要有新想法、新动作。
五是创作价值问题。中央要求,意识形态导向不能变,阵地不能丢,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文化工作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导向和方向正确。但一段时间以来,文艺界关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一直在讨论。我们不要纠结于这个问题。如果能做到习总书记讲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地统一”,就不会存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冲突的问题。孟京辉、廖一梅的小剧场话剧《恋爱的犀牛》已经演出了上千场,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要的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我们要有一个冷静、科学、务实的态度,在工作中释放我们的潜能,创作更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社会价值的好作品。
六是创作保障问题。资金、人才、机制、领导的重视和抓法都是文艺精品创作的基本保障。一线的文艺工作者是创作的主力军,我们愿给大家当后勤部长,为大家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基础条件。由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很难做到有更丰富、充沛的保障条件,我们只能在现实基础上有所作为。可喜的是,在我们持续努力下,资金的保障正逐渐得到缓解,我们明年争取再有所增长。同时,我们要重视争取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将其作为今后艺术创作资金的重要渠道。只要把前期工作做好,有好剧本,有好作品,资金已不是最主要瓶颈。要创新抓精品创作的理念、机制和方法,认真学习先进省份抓精品的经验,为我省艺术精品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这次座谈会只是文化系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的开端。全省文化系统要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讲话的精神实质,用以武装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促进我们的发展。
(此文是黑龙江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宋宏伟在省直文化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已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 刘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