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娜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儿童谎言的两种不同类型:白谎与黑谎
张 娜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依据谎言的动机,可将谎言划分为白谎与黑谎,白谎是为避免伤害他人或取悦他人而说的假话,是利他性谎言。黑谎是为隐瞒错误或避免自身的过失受到惩罚而说的假话,是利己性谎言。成人应打破对儿童说谎一概而论的观念,区别对待儿童的白谎与黑谎。
儿童;白谎;黑谎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测试了1200名2岁至16岁儿童的说谎情况。年龄偏小的儿童是通过检测其是否会偷看身后的毛绒玩具方法进行测试,年龄稍大的儿童则是通过检测其是否偷看背面印有答案的试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两岁时有20%的儿童说谎,3岁时说谎人数可达50%,4岁时则接近90%,到12岁时,这一曲线达到顶峰,几乎每位儿童都说谎。而到16岁时,说谎的人数则可回落到70%。[1]在传统观念上,成人可能会认为儿童爱说谎是品质不好的表现。但心理学家则认为儿童说谎象征了其心理能力的发展,被视为是获得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成人无需过分担心儿童说谎,但要根据谎言的类型,是白谎还是黑谎来进行正确的引导。
1.谎言
《美国英语文学大词典》将谎言定义为是指(1)打着真实的旗号蓄意提供给别人的虚假说明或者虚假信息;(2)意味欺骗的任何事情或者给别人的错误表达。[2]皮亚杰认为“谎言”可以有三种定义:最基本的定义是纯粹实在论的定义:谎言即“顽皮的话”。第二种定义是纯粹客观的定义:谎言是不符合事实的一种断言,即儿童能辨别出这种断言是有意的错误陈述还是无意的错误陈述,都可归入“谎言”范畴。第三种定义即一般意义上的定义:任何有意图的错误陈述都是谎言。[3]总的来说,在定义谎言时需要满足三个要素:第一,它确实是假话;第二,说话者明知道它不是真的;第三,但却希望听话者以为是真的。
2.白谎与黑谎
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谎言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当前,比较认可的谎言分类是J.M.Kaplan从动机角度将谎言划分为白谎与黑谎。白谎是为避免伤害他人或取悦他人而说的假话,是利他性谎言。黑谎是为隐瞒错误或避免自身的过失受到惩罚而说的假话,是利己性谎言。[4]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为不伤害他人而说谎与避免自身错误受惩罚而说谎的理解与评价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比如:“在生日这天萱萱收到了小伙伴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可是她打开礼物发现这个礼物她不喜欢,小伙伴问萱萱你喜欢我送你的这件礼物吗?萱萱说,我喜欢你送的礼物。”这种善意的谎言就是白谎。白谎是为考虑他人情感而说的谎话在人际关系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得到肯定。后者比如:“亮亮看果果在玩球,亮亮也想玩,他上前把果果推倒在地把球抢了过来,果果告诉了老师,而亮亮却对老师说是果果不小心摔倒的,不是他推倒的。这种为避免自身错误受惩罚而说的谎话就是黑谎,应该给予否定。正如,Bok所指出的白谎具有保护性色彩,而黑谎如同暴力一样是一种蓄意的攻击行为,所以不应给予白谎责难。[5]
日常生活中,成人常教育儿童要诚实不要说谎。只要儿童出现说谎行为,成人通常会把这种行为视为错误的、不正确的行为,甚至会对儿童进行责备或惩罚。如果是这样就走入了儿童教育方面的误区,因为并不是所有谎言都要对其进行否定。而应该根据是白谎还是黑谎来区别对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若儿童说了黑谎则应给予否定并纠正,因为黑谎是不好的,如果从小养成说黑谎的毛病,甚至成为习惯,就难以改正过来,长期发展下去,甚至会造成人格上的偏差。而儿童说了白谎则应给予肯定并促进。因为白谎是在礼貌情境下为顾及他人感受而说的谎话,它的出发点是善意的。虽然白谎也是一种谎言,但又是一种特殊的谎言,它对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促进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儿童说白谎是通过协调自身愿望和外界社会规范间的冲突实现的,它的发展对儿童社会化、自我调节、社会环境的适应均有促进作用。所以,成人要打破对儿童说谎行为全盘否定的教育观念,对儿童说黑谎给予否定并纠正,而对儿童说白谎给予肯定并促进,使得儿童从小就学会替他人着想的处事方式,促进儿童出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由此可见,成人对儿童的说谎行为不能一概而论,而要视情形而定,从而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促进其有更多的积极行为。
儿童从早年开始,大部分社会环境塑造儿童要诚实,不要说黑谎。然而,儿童也明确的或隐晦的被教育在一些社会情境下不要说出真相,因为真相可能使听话者受到伤害。如果想让儿童成为有礼貌和为他人着想的人,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是必要的。当为他人感受考虑而说白谎时,白谎背后是善良,是理解,也是尊重。白谎被人们所认可,被社会所接受,它是一种处事方式,更是一种替人着想的品质。所以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引导儿童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也要引导儿童不应在自己做错事后为逃避惩罚或责备而说黑谎。
1.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讨论的方式对儿童的白谎与黑谎进行引导
当儿童在礼貌情境下直白的说出真相时,成人要注意引导儿童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儿童处于听话者的位置,让其体验听到真话和白谎后的不同感受,以便其更好的理解听话者的处境和感受,从而促进其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还可以使用情境讨论的方式,向儿童讲述礼貌情境下说真话和说白谎的一些情境故事,让儿童讨论故事中的小朋友这样说对不对?好不好?听话者会有怎样的感受?假设你是故事中小朋友你会怎么做等问题。引导儿童思考礼貌情境下听到真话和白谎的不同感受,从而促使儿童更愿意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对于儿童说黑谎,同样可以使用角色扮演与情景讨论等方式让儿童换位思考或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感受或讨论说黑谎是不好的,从而纠正其说黑谎。对于一些年龄小的儿童可能会存在一些疑问为什么成人有些时候是鼓励我说谎,而有些时候却不允许我说谎。因此,成人将白谎与黑谎两种说谎情境一同与儿童分析探讨是必不可少的,让儿童深刻体会礼貌情境下说善意的谎言会被肯定,而避免自身错误受惩罚而说黑谎则会被否定。
2.可通过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的方式对儿童的白谎与黑谎进行引导
儿童时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当儿童看到成人为考虑他人感受而说白谎,结果让对方感觉更好,这种场景多次出现后同样也会促进儿童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然而,成人举出具体实例与儿童分享也是必要的。比如,冰冰阿姨特意从国外为妈妈买了一条裙子,虽然妈妈心里觉得这条裙子太短了,不适合妈妈,但是当冰冰阿姨问妈妈说:“你喜欢我送的这条裙子吗?可妈妈回答说:“它太漂亮了,我非常喜欢。”冰冰阿姨听后也非常高兴。可以向儿童解释到,虽然在礼貌情境下妈妈对冰冰阿姨说了谎话,但妈妈说谎是为冰冰阿姨高兴,如果冰冰阿姨特意从国外给妈妈买的礼物,妈妈还说不喜欢,冰冰阿姨会很失落,对不对?所以在礼貌情境下,为对方考虑而说白谎会被肯定,这对人际关系的促进有很大作用。而且当儿童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后,成人不能置之不理,要及时给予肯定。因为一种行为的习得与巩固,与对行为结果的积极反馈密不可分。对于儿童说黑谎,成人同样可以使用树立良好榜样的方式进行纠正。第一,成人一定不要对儿童说黑谎,而且也要避免在儿童面前说黑谎。第二,成人也可以举出具体实例与儿童分享,比如:“爸爸不小心打碎了同事的水杯,但这位同事并不知道是爸爸打碎的,可爸爸并没有因为他不知道而不承认错误,而是向同事坦诚的说出水杯是自己不小心打碎的并道了歉,这位同事原谅了爸爸。”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同儿童探讨如果爸爸不承认是自己打碎的水杯这样做好不好?如果这位同事后来知道是爸爸打碎的水杯,可爸爸开始不承认,后来才承认,这位同事会有怎么样的感受?你觉得爸爸是应该主动承认,还是应该等这位同事知道是爸爸打碎水杯时再承认?通过与儿童探讨具体实例向儿童传达由于自身过失做了错事,要坦白认错,这是一种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表现,若说黑谎则是逃避、不敢承担责任的表现。总的来说,成人要为儿童树立礼貌情境下说善意谎言的榜样,同时也要为其树立不为逃避自身错误受惩罚而说黑谎的榜样,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为人处事。
3.可通过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白谎与黑谎进行引导
权威型父母尊重儿童的观点和意见,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他们对儿童有明确的要求,对于好的行为父母会给予支持和肯定,对于不好的行为父母会进行说服和教育。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当其在礼貌情境下直白的说出真相时,父母会明确告诫其这样说话没有礼貌,并告知有关听话者的一些不良感受,也会让儿童换位思考来体验听话者的感受。儿童再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改变直接说出真相的做法而选择说白谎。当儿童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时,权威型父母会给予其肯定并积极强化儿童的白谎行为,得到肯定的儿童也会更愿意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同样,当权威型父母看到儿童为避免自身错误受惩罚而说黑谎后,也会明确告诫其这种做法不适宜并指明原因。这会使儿童明确知道为避免自身错误受惩罚而说黑谎不正确。当儿童由于自身过失做了错事,却可以主动道歉认错时,权威型父母会原谅儿童的过错,并对儿童勇于主动承认的做法给予肯定与表扬,得到原谅的儿童也更愿意在自己做错事时承担责任。由此可见,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助于促进儿童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有利于儿童在做错事情后坦白承认不说黑谎,权威型教养方式可使儿童出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综上所述,白谎是儿童在礼貌情境下为考虑他人感受而说的谎言,是利他性谎言,它被人们所提倡。黑谎是为避免自身错误受惩罚而说的谎言,是利己性谎言,这种谎言不被接受。成人应打破对儿童说谎一概而论的做法,区别对待这两类谎言,促进儿童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纠正儿童为自身过错免受惩罚而说黑谎。在日常生活中,成人也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讨论、榜样作用以及权威型教养方式等方法促进儿童在礼貌情境下说白谎,以及纠正其为逃避惩罚而说黑谎。
[1]小孩撒谎的原因和策略.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1589b6c02cc58bd63186bde3.html.
[2]孙永霞,刘静波.儿童说谎行为研究综述[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03):49-52.
[3]刘秀丽.幼儿欺骗发展的研究:从心理理论的视角透析学前儿童欺骗的发展[D].长春:吉林大学,2004.
[4]蒋蕊.儿童说谎心理分析及研究[D].贺州:贺洲学院.http:// www.docin.com/p-644547345.html.
[5]刘润刚.大学生求职说谎行为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hildren lie: black lie and white lie
Zhang Na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130024, China)
According to the motivation lies, lies can bedivided into black lie and white lie, white lie is said to avoid hurting others or please others lie, to be altruistic lies. Black lie is to conceal the error or avoid own negligence punished told lies, is the selfish. Adult should break on children'slying lump together ideas, black lie and white lie differently from children.
children; white lie; black lie
B844.1
A
1000-9795(2014)05-0292-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11
张 娜(1983-),女,辽宁沈阳人,从事心理学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