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加强专业建设、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决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是否能够符合社会需求的关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主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职业教育专家和职业院校教师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先理论后实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体系并行”等都曾是一个阶段的主要声音。然而在国家提出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今天,这些观点和做法远不能满足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明显地与本科教育区别开的需要。文章结合多年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实践,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为“会展专业”)为例,对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
作为高职院校,准确的专业定位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职业院校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高职院校既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也要服务于学生就业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的需要。作为高职会展专业,确立什么样的专业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的两个服务功能,是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专业定位并不是简单地寻找对应哪些职业岗位的问题,而是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考量,即“定地位、定方位、定品位”。定地位,就是确定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定方位,就是确定培养哪个方面的人才;定品位,就是确定培养具有什么样特色的人才。
市场调研表明,我国会展业对人才需求的主要类型有接待服务人才、招商招展人才、设计搭建人才、策划运营人才、教育人才、理论研究人才等类型。首先,专业根据会展业各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胜任标准,结合高职教育的生源条件和培养能力,最终确立了“为会展企业培养一线操作人员和基层管理者”这样的人才层次。其次,通过进一步的调研与论证,专业做出了这样的目标定位:层次——面向会展企业一线岗位(地位);方向——会展服务、会展策划与现场管理人员(方位);特色——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与合作(品位)。最后,专业据此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会展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现代会展专业知识,熟悉会展业务流程,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会展业务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会展服务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胜任会展企业的营销、服务管理、策划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是专业的细胞,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工具。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类型,确定专业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不应是简单地从本科院校同类专业课程设置中进行移植和压缩,而应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基于上述思考,专业的做法是:按照高职会展专业的专业定位,以会展企业一线的会展服务、会展策划和现场管理人员岗位的典型职业活动为对象,通过调研、汇总、分析、转化、归集五个步骤,最终确立了专业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
第一步:调研。通过实地访谈、电话、网络(QQ、Email)等途径,采用专家访谈、问卷、文献查阅、走访企业和学校等方式,对省内外会展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了解会展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会展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及变化趋势,明确会展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任职标准以及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
第二步:汇总。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归纳出会展企业职业岗位设置情况、岗位工作过程以及对从业者需求等内容。
第三步:分析。对汇总后的结果,进行典型职业岗位工作提取,进一步分析其工作过程以及对从业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第四步:转化。根据会展企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参照会展职业资格标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与职业迁移需要,将汇总分析出的典型会展(业)职业岗位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转化为会展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和应具备的素质点。
第五步:归集。将知识点、能力点和素质点,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集,形成课程。对于涉及概念以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会展知识,将其置于按专业学科建构的、以构成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之中,如会展概论、会展经济学、公共关系等;对于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将其置于由实践情境建构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之中,如会展策划、会展服务与管理、会展营销等。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校建设时期,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了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即“理实交融”和“能力递进”。“理实交融”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系统要相互交融而不是彼此独立;“能力递进”是指课程的编排要能够实现学生能力的“逐阶递进”,以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教育规律和“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发展规律。会展专业按照这一要求,构建了“双系交融、三阶递进”课程体系。其中,“双系交融”是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个体系的相互交融;“三阶递进”是指从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到职业能力的层级递进。
根据实践课程的存在形态,整个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基础理论学习,这一阶段的实践课程主要是基本技能训练,这时理论与实践是分离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专业技能;第二阶段为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课程都是“学做一体”课程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互融合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第三阶段为综合实践阶段,是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过程,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综合性的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必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这是职业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共识,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讲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构建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的“学做一体”课程模式,已成为当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一步表明了这一模式的作用和价值。如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启动了“十二五”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工程,鼓励各专业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验作为项目立项,并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在长春市政府启动的“长春市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同样以项目形式提供支持。
在此背景下,会展专业根据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在专业层面进行了项目规划,通过申报,最后有会展策划、会展项目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等八门课程建设项目获得立项。通过三年的课程建设,这些课程都引入了会展企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实现做中学,进而构建了“学做一体”课程模式。这种对专业所有核心课程进行的课程模式改革,不是个别点的突破,而是系统化的改革,最终使整个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进而使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相互交融,凸显职业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