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中职教育改革

2014-04-17 11:40:14王颖娜申承林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中职时代

王颖娜 申承林

“大数据时代”的出现与科技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21世纪初,我们高呼“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讨论,并开启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改革。而今,一种新的社会变革的力量正在积聚,并开始影响我们的时代发展,这就是“大数据时代”。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欣喜的态度来面对,更要用理性的视角去审视这个新生事物,要通过变革自身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从中寻找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策略。

一、对“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解读

(一)“大数据时代”的演变历史

“数据”(Data)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使数据的高速积聚打开了通道。2008年在谷歌成立10周年前,《自然》杂志推出8篇有关大数据的文章和1篇编者按。这些文章从网络经济学、超级计算等方面介绍了海量数据带来的挑战。此时,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海量的数据正在影响研究的方向和方式,而且,海量的数据正在耗费研究人员的大量精力,人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一信息时代的新趋势。2011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了《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域》,“大数据”第一次被正式提出。2012年美国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响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布伦乔尔森的比喻所说,像望远镜能让人们感受宇宙,显微镜能让人们观察微生物一样,这种能够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新技术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以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征。

(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根据麦肯锡的定义,“大数据”是指那些规模大到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已经无法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2012年,德勤咨询技术负责人罗伯特·福莱提出,规模并不是常规数据和大数据的关键区别,他认为,大数据的第一个属性是复杂性。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提出,大数据是人们在大规模数据基础上可以做到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小规模数据的基础上是无法完成的。综合以上分析,有学者认为大数据具有四方面特点,即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和大价值。“大数据时代”的这些特点,让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通过量化可以更真实地看到世界的面貌,可以更快速地掌握现实世界的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我们将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特定领域里隐含的特有偏见,思维将更容易突破传统的模式。

(三)“大数据时代”对教育的影响

2011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为了应对增长的入学人数和缩减财政预算,以及对学生成绩更迫切的要求,采纳了纽约Knewton公司的自适应课程,并通过“测验引擎”技术进行在线考试。采用这一方式,亚利桑那大学在2012年辅导了7600名学生。对于这一举措,支持者认为这是对过去教育的“工厂模式”的摒弃,为学生提供了真正个性化的指导。但批评者则认为这种“自适应学习”的方式正把学校变成工厂。不管支持也好,批评也好,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也不能否认——“大数据时代”正在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影响一:人才观将发生突破。每个时代的人才观与时代生产力密切相关。工业社会劳动者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在“大数据时代”,“发掘知识、寻找联系、总结规律将成为人才的重要要求。”人才观的变化将导致课程设置、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一系列变化,最终人才观念的变化势必又将推动社会的变革。

影响二:学校界限将趋于消失。班级授课制是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堂、课下,学校也将从现实世界走进虚拟世界,帮助学生继续学习,教育将在“两个世界”里交替进行。学校界限的消失让教育真正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教育真正实现融入社会和自然。

影响三:个别化的学习将成为现实。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需求,学习的特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状态提供适合的教育,使学生的外在学习和内在成长力量达到和谐是教育的理想状态。当前在大班制下,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依赖于教师个人有限理性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准确的判断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因材施教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而在“大数据时代”,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提供最佳的教学方案和学习建议,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将成为现实。

影响四:教育评价实现过程化。现在教育评价中最难做到的就是对整个教育过程的评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程资料信息量太大,收集、分析难以突破。在“大数据时代”,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教育评价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跳出“经验”方式,通过大量数据的归纳,掌握学生学习轨迹。教育评价实现过程化,将使教育走出“推测”,进入即时的真实状态。

二、“大数据时代”中职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更开放的教育环境

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中职教育更强调与产业发展的依存性,也更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将打破学校界限,“动态的、开放的网络学习环境,突破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时时可以学习,处处可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和终身性,实现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按需取用和即取即用。”这将在观念和实践上使中职教育与社会衔接,中职教育走入每个家庭,“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成为可能。相比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由于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得社会需求信息,并能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开发更具实效性的教育资源,且自身规模相对较小,与当地社会更贴近,所以,更开放的教育环境会让中职教育获得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另外,学校内部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对开放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应用情况、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互动情况信息的数据记录等,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教师的状态,从而可以“有效地预测和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积极引导大家共创和谐氛围”。

(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当下,限制中职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教育资源匮乏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正如鲁昕同志指出,在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方面,“整体上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与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发展很不均衡。”中职教育要想打破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更切合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保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步,甚至有所超前,必须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是基于课程与教学论及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在线课程形式。在“大数据时代”,MOOCs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人学习一门课程,不仅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也更好地解决了由于地区经济差异而导致的资源缺乏的问题。对于中职教育而言,通过MOOCs,可以让学校课程与世界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接轨,可以由地方企业参与课程制作,这样,学生不仅能吸收全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还能将所学的内容和地区企业最急需的技术结合起来,达到学校教育即企业培训的目的。另外,“大数据时代”将打破教师在固定空间向固定学生授课的教育格局,实现教育资源网上共享。

(三)更直接的教育反馈

中职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是否适合社会的需求?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显然不容易做到。但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教师,学校管理人员,还是主管行政部门,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和工作后的资料的即时分析,就可以得到答案。在这里教育反馈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馈。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对学习过程可以做到“尽在掌控”,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数字化,包括教材(知识点)和学习活动。“学习分析”技术可以收集学生的显性行为,也可以收集学生的隐性行为,从而可以使教师和学校创造适合每个学生能力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使学校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信息即时存储,实现学校内部或区域内教育信息共享,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为学校管理人员进行协同工作、资源配置提供帮助。

三、“大数据时代”中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每次社会变革中,发展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而是观念上的因循守旧,缺乏主动变革的精神。传统的中职教育几经改革和发展,应该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纵观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工业化社会为背景发展,这条道路上虽有创造,但真正的创新并不多,基本上是沿着西方走过的路径来推进。要想获得发展的先机,就必须改变观念。“大数据时代”中职教育要重新对培养的人才质量进行定义,打破学校界限,突破学习的时空,让教育随时随地真实地呈现在自己眼前,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教师等重新思考教育,几乎可以说是重塑和再造中职教育。另外,在资源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学习可以得到更多学校以外的专业人士的指导的“大数据时代”,对中职教育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也要重新思考,这需要自我否定的勇气和理性的力量。

(二)教师素质的提升

前文中提到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通过在线学习,一年内用50位教师教授3门课程,辅导了7600名学生,该校预计2014年将新增6门课程,增加1.9万名学生到自适应的学习队伍中。看上去“大数据时代”下教师似乎正在得到解放。的确,未来教师将不会受制于三尺讲台,他们将要获得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是前所未有的,但即便如此,正如克里藤森所说“我们不会愚蠢到会让电脑接管教育我们的孩子的任务”。“大数据时代”不是让教师远离教育,而是需要教师更主动、更深入、更及时地融入教育。很多教师原来都是搞技术出身的,对信息技术本来就很少运用,“大数据时代”课堂界限消失,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市场信息和专业资源来建构动态课程,这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课程理念,还要具备综合信息分析能力,并且学会与学校以外,甚至与很多虚拟世界中的人共同合作,使教育始终保持与社会的同步或者超前,这对于中职学校教师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挑战。

(三)社会观念的变革

中职教育是培养一线基础性技能人才的,这是在工业时代背景下对中职教育的定位。在“大数据时代”,世界将更快速地变化,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将从样本推测总体变成对总体的直接把握。这样的背景下,中职教育将会更深入地融入地区的社会发展,学校将不再是一片小天地。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需求从等待变成参与,这对于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而言,也是一种挑战。他们要从“买方”变成参与者,承担起“卖方”的一些职责。社会观念转变的另一个挑战还来自于家长。未来,对于学生的学习,家长的参与将不仅局限在家长会上与教师的沟通,而是要作为教育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参与教育过程,参与课程的建设、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总之,社会观念的变化是中职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应对挑战,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

四、“大数据时代”中职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从易到难,从教学方式变革开始

所有的变革最终的力量都来自于人的主动性。在教育的诸多要素中,教师是最有组织性、最关键的力量。中职学校里,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生发展潜力不能得到发挥,使得教师的成就感也受到影响,很多教师都有改变现状的需要。“大数据时代”学习的信息获得渠道将会激增,这对中职课堂教学是很好的机遇,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将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转变成知识的收集者、整编者和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这样的转变,对教师而言并非易事,但我们可以从基本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开始。具体而言可从两个方面逐步推进:首先是改传递知识为分享知识。传递知识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在“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资源将更便捷地从网络上获取,教师将不可能“独有”知识,但教师可以成为知识的组织者、编排者,收集各种渠道获得的知识,并将知识与学生分享。在这里,分享知识还可以由学生之间来完成。其次是改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所谓开放学习就是打破教室界限、打破学校界限、打破时间界限,可以将学校课程打包以任务或项目方式,让学生在线学习,学校负责提供基本学习资源,并对学生完成学业进行在线跟踪和评价,学生可以以小组方式在某个时段内,自由完成学习任务。

(二)由生及师,从学生需求寻找动力

对于时代的变革,拥有旺盛求知欲的中职学生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他们对于新事物总是充满好奇,而且思想活跃的他们其实对于变化更愿意参与。教育的改革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本身的力量。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不能进入普通高中而分流到中职学校,在智力上他们与普通中学的学生并没有差异,往往是因为缺乏学习动机或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打好基础,导致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在“大数据时代”,知识的获取渠道更多元,对人才的评价由知识、能力转向对环境的适应和创新,这样的环境里,原先长期横亘于中职学生面前的障碍被消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得到极大的激发。中职教育的改革就要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进一步激发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热情,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潜力永远都是存在的,关键在于有适当的环境来激发。“大数据时代”中职学生的学习不是仅仅通过考试来进行评价,而是可以通过学习过程中所有的参与状态来得出,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过程本身,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要随之将重点放在学生想什么,学生们更喜欢怎样的内容、怎样的方式等方面,教师要利用“学习分析”的工具及时做好调控。

(三)自上而下,从核心课程建设入手

“大数据时代”下中职教育改革最核心的部分是就课程体系的变革,课程承载着人才培养的目的和具体内容。但在海量的学习资源、开放的教育环境下,课程体系的搭建不能再采取传统的模式,由某些专家来“编制”,也不能完全交给教师自由地选择或整合。没有明晰的目标、不具有系统性的课程反而会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正确可行的做法应该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定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从而确定学生将要学习的核心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开发学校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一般要包含三个方面:技术核心课程、创新能力核心课程和职业品质核心课程,这三类课程应该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学校自上而下的课程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开发这三类课程。在核心课程基础上,其余的课程则可以让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来完成。在“大数据时代”,核心课程的开发方式要以“数据分析”为基础,而且要建立核心课程学习的过程数据库,使核心课程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四)由内而外,从校园到企业和社会

“大数据时代”中职教育最终将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学校和社会的界限将趋于消失,社会即课堂。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中职学校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首先,学校要进行自身的改革,从课程到教学方式,从教学环境到教学管理,都要实现“数据化”,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机制,逐步做到对教育教学情况、教师、学生状态的数据掌控,为中职教育改革建立保障。在此基础上让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学校课程和教学中来,这里的参与不是目前采取的“校企合作”方式中仅从实践操作上为学生提供训练机会,而是要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上来。课程建设是指企业通过开发网络课程将最新技术以网络课程方式提供给学校,由学校整合后统一提供给学生,同时,建立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线开放学习课程,供学生随时访问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课程的建设和改进。学校通过对学生在线学习的追踪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将这些情况反馈给企业和社会组织,再来改进课程。通过这些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通过网络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使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甚至全社会都成为学生学习或实践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中职时代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0:45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2:37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