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丽萍
(哈尔滨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探究正确的高效率的教学模式,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教学理念为基础,将竞争和成果置于教学管理的始终,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规范化管理为保障,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认真学习国内外音乐院校的先进经验,是提高学院音乐教育综合实力,也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服务的宗旨。
探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建立之初在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这就决定了办学模式既不同于以师资为培养目标的高师教育,也不同于以专业性音乐教育为主的音乐院校。实践证明,作为音乐专业本科学生必修一门专业技能课,在课程设置上,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为这是有针对性的,无论是授课模式还是授课内容上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如何在保留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拓宽传统教学模式,设立多元化的课堂,与社会需要接轨,与实践接轨。应用型本科教育尝试着在部分的课堂教学上进行了改革,未来立足于服务音乐教育,为就业设定目标,为地方、部队的文艺团体、大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优秀合格的毕业生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根据最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不难看出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拓展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具体表现为:精选必修课程,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增加选修课程门类,提倡课程形式多样化;整合单项课程,力求课程设置合理化。学生应获得不同门类的基本学分,以保证其知识结构的均衡合理”[1]。
改革力度最大的一项就是整合单项课程。如将《视唱练耳》、《基本乐理》整合为《乐理与视唱练耳》;将《基础和声学》、《复调音乐基础》、《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整合为《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突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实践运用,同时可在专业课程内容上推陈出新,围绕专业发展需求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合唱》、《指挥》整合为《合唱与指挥》,提倡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促进,不仅能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基础,还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服务;将《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与《音乐名作赏析》(中国部分、外国部分)分别整合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有利于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音乐风格的流派和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内涵,以音乐名作来丰富音乐史的内容[2],达到所学坚实、科学、准确、实用。从理论角度整合课程,有高度、深度、厚度,再把理论转化成思想体系,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大对“钢琴歌曲弹唱”和“钢琴键盘合奏”等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是因为“钢琴歌曲弹唱”课程可以提升学生自弹自唱的协调能力,是课堂教学更好地贴近艺术实践和实践教学的体现。“钢琴键盘合奏”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作的演奏能力,培养技能技巧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视唱练耳课可以运用各个国家民歌作为教材,既了解了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民俗民风,又增强了趣味,提高了视唱水平,学生又易于接受。
2.巧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放一些趣味片、风光片等配上音乐(学生自己演奏的)去感受音乐在其中的重要。
3.进行个性化教学,即便是相同曲目,每个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程度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尤其是反映个性化突出的,一定及时加以肯定,让学生更好地、自信地、进一步地进行一个良性提升。
4.实践化体验,设立一个场景,让学生配上一段他认为最为匹配的音乐去感受。走进音乐,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享受美。在乐理课上,不同的节奏也会找到相应的器乐、歌曲让学生去体会。
目前,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专业技能水平欠缺的部分人员,只能在教学岗位上通过一系列的进修和学习等方式取得相应的资历,但是教学经验较为丰富;而且还有一部分年轻的教师,来自高等音乐院校或综合大学的音乐专业,取得了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对较前沿的知识接纳能力很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有待于不断总结和积累;还有一部分中年教师,既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是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也是教学、科研多方面的生力军。所以,既要重视有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也应重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调动这些教师的热情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与主体方向的把握起到了积极作用。
1.加强学校自身的体制建设。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是对外吸引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基础。“筑巢引凤”,吸引了大批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的高层次的音乐人才到学校任教。让新鲜的血液融入师资队伍,增强大环境学习的风格与活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的到来。开放研究基地,优化结构,成就名师,构建人员网络,加强对外宣传。
2.创作艺术精品“走出去”培养优秀音乐艺术人才。着眼于社会文化市场的需求,从实际需要出发,在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同时,为教师学生的求学深造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到优秀的音乐院校去进修和学习,包括出国深造或访问交流,将国内外最前沿的知识引进来,提升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3.学校建立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进修生和访问学者。例如在音乐图书出版上的交流,体现互有的特色和亮点,在世界音乐大师声乐(器乐)经典系列推荐上,在举办不同形式的音乐会上,在反映科研与教学情况上,都可以就各自专业领域与对方学校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致力于共同在音乐事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4.实践环节建设:
(1)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的所在。实践环节在学生的整体学习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这一环节是体现学生能力的部分,它包括社会实践、教育实践、艺术实践、科研实践等四个部分,这个实践教学体系是与专业应用型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在这四个部分中,除了以往比较重视的教育实践(见习与实习)和科研实践(论文写作及答辩),最能锻炼学生的就是艺术实践这一块。可以每学期举办一次专业技能比赛(声乐、钢琴、舞蹈、弹唱等),小型的专业课观摩会,每学年举办一次专业音乐会,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间的良性竞争对提高学习质量、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风建设能够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
教育实践就是学生面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实习质量与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有能力面向社会的人。
(2)严格学生创新学分资质认定,提高获得创新学分认证级别,把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认定考试并获得职业证书和参加由政府主办的省市及和省市级以上的比赛,展演,并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以及专业考级等学生按等级纳入创新学分范围,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逐步建立创新意识,探索初步的创业意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发展趋势,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保留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拓宽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于音乐专业的特点和实际,从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模式上来实现提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以学科研究为出发点主动探寻市场前景和发展动向,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1]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S].2005.
[2]王耀华,万丽君 .师范性·发展性·开放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