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2014-04-17 11:18:37马培培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革理性

马培培 江 莹

(盐城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一、顺应经济之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进入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措施。由于教育本身培养人才的滞后性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有史以来惯性的相对封闭性,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较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导致当今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无法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相匹配,从而带来高等教育必须顺应市场趋势,加速改革。

1.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产业结构的变革虽然始于经济内部,但产业结构变革的结果之一便是对需求的人才知识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作为输送人才的系统,必然会感应到这种变化,且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否则高等教育将失去存在的现实意义,不顺应这种变化的大学也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难。因此,高校应及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并根据这种要求在高等教育内部做出适时合理的调整,以适应产业结构的新特点。只有做到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学输送的人才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的市场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由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高等教育改革并不是局部的、表面的,而是整体性的、深刻的。因为高等教育因此而必须变革的不仅仅是个别大学、个别学科和专业,也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机构设置等,而将是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涉及所有大学、所有学科和专业,并且延伸至大学内部的教学内容,专业结构的设置以及教育教学模式等,这场变革应该是系统的、科学的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

2.高等教育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助力器。由于教育本身的滞后性特征,体现为改革的周期性较长、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但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对人才的需求也甚为迫切,如果高等教育改革永远跟随其后,它将永远跟不上产业结构的步伐,从而致使长期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引起企业的长期人才需求不足,延缓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具有主动性和超前性。高等教育具有独立性,但也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它有预测社会变革和影响社会经济的能力。因此,完善和先进的高等教育系统应有预知产业变革的能力,并在产业结构变革之前主动做出相应的超前性的改革。

二、坚守大学之理性

在市场不停地呼吁大学要顺应市场需求,与市场接轨的同时,大学也应该以“大学”而存在,也就是守住大学的本质不动摇。大学理性就是人们关于大学及其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科学思考和认识。

1.追求真理是坚守理性的根基。“知识本身即为目的”。这里的知识不是指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专业知识等具有“奴性”的知识,尽管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大学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适应需要,向学生传输这些生存的基本知识,但在如此现实的社会中,大学更需要守住最后的理性,指引学生追求更崇高、更“自由”的知识,即真理。纽曼作为自由教育的倡导者,虽然有些极端,但他说,“有用的东西带来收益,自由的东西用以享受。所谓收益,我指的是能获得收入;所谓享受,则指除了使用之外,不会带来任何结果。”回到当今中国的经济转型阶段,我们除了看到大学生因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吻合而带来的就业困难,还要看到大学生精神层面缺乏对真理的追求而表露的信仰缺失、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等深层的问题。因此,纽曼的话对今天的大学确有适用之处[1]。

独立自主的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之价值所在,这就注定高校不能成为经济利益的附庸。通俗地讲就是大学要有骨气,有不为权势和金钱屈服、勇往直前追求真理的骨气。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大学似乎已经丧失了独立的精神,价值观也有失偏颇。大学的氛围即便如此,学生也必然会受到大学里的人、事和氛围的影响,从而对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表示怀疑,甚至放弃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对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

2.人才培养是坚持理性的表现。大学作为教育机构的性质至今未变,教育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培养人才,若大学舍培养人才而追求其他,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无论大学的职能如何延伸和丰富,“大学必须成为以造就人类为中心的文化据点”。《大学》是几千年前关于中国大学的论述,虽然与今日大学体系有极大差别,但作为中国经典理论,已经反映了大学教育的一般本质与规律。《大学》之道启示我们,当代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塑造完美人格,无论何种类型的大学,其根本宗旨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才”,所谓人才即包含成人与成才两个方面,其中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完美品格的塑造是成人的首要条件。因此,当代大学不能只培养适应社会的技能型人才,而应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并重,才能保证培养出既具有完美人格又具有专业技能的社会栋梁之材[2]。

如果用这种理性来审视我们现在的高校,无法回避的是,部分高校偏离了人才培养的基本属性。取而代之的是盲目追随市场和社会需求,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就如何培养,完全将高等教育市场化是一种失去理性的行为。当代的中国大学似乎有些迷失了自己,忘了大学之所以存在,其主体不是市场,而是学生们,忘了问问学生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三、顺应与坚守的平衡

大学是特殊的社会组织,具有公共性和自主性的双重属性。公共性来源于大学举办者是公共的国家政府机构,政府之所以举办大学其宗旨是实现大学促进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现实目的。政府希望大学能顺应经济改革的形势,能对经济变革做出积极的反应,以推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自主性主要表现为学术自治,大学的终极目标有史以来就是对脱离世俗的真理、高深学问的追求。这就要求大学摆脱政府、市场的束缚,毫无功利性地完成实现学术自由。

大学一直在这两种属性的相互矛盾中运行与发展,尤其当大学面临改革时这两者间的矛盾尤为突出。顺应市场与坚守理性实质上就是在坚持与平衡公共性和自主性的双重属性过程中的表现。由于两种属性缺一不可,因此,在顺应市场与坚守理性之间也无法做出取舍,只能在博弈间做出平衡、把握其度。要做到顺应与坚守的平衡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直以来的难题,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告知当今改革者们,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改革进程需要控制。对于如何在改革进程中做出平衡,首要的就是对于改革速度的控制。任何改革,在进展过程中都涉及进度和速度的问题。过快或者过慢都不利于改革目标的实现,甚至会走向极端,走向错误的改革之路。从高等教育史的经验中可以窥见,高等教育改革以渐进的方式更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除了控制速度,更重要的是对权力的控制与反控制。对于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控制型模式来讲,改革进程一般注重赋予高校更大的自治汉,同时注重市场对大学改革的介入,因此,改革主要围绕限制政府对大学的控制与扩大大学的自治和市场的影响力同时进行着,现在我国大学的自治权正不断放大,高等教育市场化也初见成效。同时也应该注意大学的自治权不能无限扩大,高等教育也不能完全市场化,因此也应该注意对自治权与市场化的控制。总之,通过不间断地对各方权力控制与反控制,进而实现最终的动态平衡。

2.认清改革的标准。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无论今天还是过去,高等教育的改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改革都有不同的起因,也有不同的目标。当前,中国经济在结构转型的冲击下,高等教育无法置身事外,改革是必经之路,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所起的作用。坚守大学的理性本质上是大学要遵循高等教育内部的发展规律。因此,在顺应经济结构转型与坚守大学理性之间的平衡归根结底是高等教育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统一性的问题。在改革进程中,改革是否积极和正确,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符合高等教育内部的规律,从这一角度而言,顺应与坚守之间的平衡并不是对称性的平衡,而是以坚守为中心、顺应为边缘的动态性的有重点的平衡。如果仅为顺应经济改革而失去了高等教育本身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理性,这种改革最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得不偿失。改革进程中要经常停下脚步反思改革是否偏离这一标准,并及时做出调整。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改革走在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上[3]。

[1]张华星.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新疆: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2.

[2]李春娟.《大学》之道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4):126.

[3]叶立群 .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53.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变革理性
变革开始了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声屏世界(2015年5期)2015-02-28 15:19:47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创新IT 赋能变革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1
理性的回归
汽车科技(2014年6期)2014-03-11 17:45:28
产业结构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9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