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在笔端行走——教育写作的真意与路径

2014-04-17 09:38张伟
教育科学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现象思想教育

●张伟

“思想造就了人的伟大”[1]119,帕斯卡尔的这一著名论断对教育尤其适用。教育是植根灵魂的活动,没有思想的支撑,一切教育活动都将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教育的尊严在于人本身,而“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1]122;没有思想的教育,既丧失了人本身,也丧失了教育的全部意义,教育写作也是如此。写作是思想的流淌,只有行走在思想长河的两岸,才能捡拾起令人心醉的教育浪花;教育写作是对教育活动或教育思想的记录、评析、论证或反思,既有对教育现象的观察,也有对教育规律的探究,更有对教育活动的反思与改进,而这一切都需要思想。

思想是存留于教师心中的想法、念头,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基本观念。洛克认为“思想是心灵的一种动作”[2]213,只有让心灵丰富并活跃起来,才能在教育行动中产生新想法,形成自己对某一教育活动的基本观念,把这些基本观念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成了教师的教育写作。

“字眼是沟通思想的必要的明显的标记”[2]416“字眼的原始的或直接的意义,就在于表示利用文字的那人心中的观念。”[2]416-417“有些人说得好而写不好。那是因为特定的场合和听众燃起他们的激情,从他们的精神里引发了缺乏这种激情时所找不到的东西。”[1]15思想需要借助文字来传递,文字要成为有效表达思想的工具,需要用激情燃起沉睡在心灵深处的思想,教育写作就是教师点燃激情,形成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思想发源于行动。“行动是思想的母亲……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懒得动手去做,哪里会有正确的思想产生……”[3]17陶行知对“行动”与“思想”的辨正,要求教师不能空谈“思想”,而应在教育行动中形成和表达思想,这样的思想才是“心灵的动作”,才能体现“教育的尊严”,形成教育人的“伟大”。因此,教育写作既要反映行动中的思想,也要描绘思想中的行动。由此看来,教师的教育写作就是让自己的教育思想在笔端行走;但是,产生教育思想的过程是有路径的,表达教育思想的方法是有技巧的,这种路径和技巧,就是抓住“定向”、“聚焦”、“追问”与“活化”四个关键。

一、定向:在具体问题中播撒思想种子

思想源于问题。从心灵深处涌动出的教育想法,往往不是从别人那儿“听来的”,而是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来的。“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走完他的教育历程,只要他在教育田野上耕耘,就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疑问诱发观念,运用这种观念解决疑问的思路与方法,就成了经验;在这些经验中探寻和总结出的规律,就成了教育思想和理论。经验、理论和思想均源于问题,因此,教育写作的第一步,就是在问题中确定写作方向,播撒思想种子。

(一)“旧现象”中的“新思考”

对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要能换一个角度或理念去审视,从中发现新问题,以此展开思考,形成想法。如校规和班规的制定与实施已习以为常,但整齐划一的学校和班级规定,能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吗?怎样才能处理好校规、班规的“大一统”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成了传统教育行为中的新问题,立足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就能在这一问题上确定写作方向,播下思想种子。

(二)“热话题”中的“冷思考”

对热度较高、众人趋捧的教育内容、教育技术和教育行为,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去“挑刺”,发现“热现象”中的新问题,以此进行冷思考。如云技术支撑下的未来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化、教育国际化的“西化”趋势、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模仿等,其热度均呈上升趋势。但是,这些眼花缭乱的改革关注到了教育的本质吗?体现了教育的终极追求了吗?存在着为改革而改革的倾向吗?如何才能避免这些倾向?这些问题能激活思考,产生新想法,为教育写作打下思想基础。

(三)“浅问题”中的“深思考”

只反映某一教育现象的问题是一种浅问题,只有找到了教育现象背后的症结性问题,才能从深层次上产生思想、解决问题。在写作中表述有价值的思想,需要从现象追溯根源,在症结处发现问题。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是一个浅问题,因为这是大家关注到的一种教育现象,进行深思考,就要探寻其根源:是管理层的“改革”作秀?是学校的“改革”攀比?是改革推进过程的“浮躁”?是教师的机械模仿?是学生的基础性缺失……从某一方面发掘下去,并以这一问题为写作方向,就在浅问题中播下了有深度的思想种子。

二、聚焦:在类型意义中彰显思想价值

类型意义,是指具有思考和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价值。教育写作既要立足具体问题确立思考方向,也要从这一问题拓展开去,分析这一问题代表了哪一类教育现象,聚焦到这一类教育现象上去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改变的思路、策略等。把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想法拓展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想,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思想价值。要在具体问题中聚焦类型意义,需要在“表现”、“联系”和“特征”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概述表现

概括叙述“具体问题”表现出来的“基本症状”,引导人们在“似曾相识”的教育现象中和作者一道,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思路和方法。“概述表现”时要注意“三感”:首先是问题感,在概述的教育现象中要隐含发现的具体问题,要明确思想的生长基础,要为问题的提出做好铺垫;其次是真实感,概述某一教育现象时要客观真实,不虚饰、不浮夸,可适当加入数据或旁证材料;第三是简约感,简单明了地叙述具体的教育现象,也可根据具体问题的陈述需要,适当增加一些细节。

(二)适度联系

从具体事件承载的具体问题拓展开去,联系相关事例,表明概述的教育事件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广泛关注的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但教育写作有篇幅限制,需要以“适度联系”的原则把握拓展度。适度联系时首先要明确问题,即根据概述出的表现,提出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就是第一步中定向的“问题”;其次是拓展范围,如概述表现时立足城市的一般学校,联系类似现象时可拓展至城市的优质学校、城郊结合部学校、农村学校等,在更大范围内或在不同类型学校中探究是否存在类似问题,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三是丰富角度,在联系类似现象时尽可能考虑不同角度,如在概述某些“未来课堂”只重云技术及其相关平台的配套运用,而忽视课堂观念变革这一现象时,可从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听课议课的教研行为、课堂管理与评价、课堂资源建设与利用等角度适度联系,增强教育现象拓展的立体感,为原因分析和问题解决的策略建构提供多个视角。

(三)概括特征

在适度联系的基础上,尽可能概括出相关教育现象的主要特征,达到教育现象的类型概括目的。概括特征时要注意四点:一是综合,不能只针对某一现象进行概括,而应综合本文联系到的多种现象来概括,概括出的特点要能涵盖本文的多种现象;二是恰当,对这一类教育现象蕴含的问题、承载的经验或理念等的概括要注意分寸,既不故意抬高或贬低,也不片面或绝对;三是具体,概括出的特征要有具体指向,既不大而空,也不含糊笼统,否则就难以让读者把握住这一类教育现象,更无法据此判断自己或他人是否具有这类问题,文章的类型意义便会因此减弱;四是简明,特征概括简明清晰,不啰嗦,不杂乱,不含混,内在逻辑线索明晰。

三、追问:在追本溯源中增强思想深度

思想深度来自于对教育现象的不断追问。一些经验性文章少了思想的韵味与深度,其重要原因是对形成的经验缺少追问,不能在追问中发掘经验背后蕴含的思想。要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需要修炼追问的功夫。

追问是对教育现象的追本溯源,面对成功经验,需要追问“是什么想法成就了这些经验”、“这些想法能提炼成怎样的教育观念”、“这些观念和经验的价值是什么”、“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吗”等;面对新理念、新思想或新的改革流派,需要追问“它们适用于什么范围”、“需要怎样的基础性条件”、“常规性的操作策略是什么”、“如何才能结合现实条件创造性运用”、“运用时要注意些什么”、“如何评估运用效果”等;面对教育问题,需要追问“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的理念和思路是什么”、“这些理念和思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运用这些理念和思路的策略是什么”、“如何评价其效果”等,这样的追问,能让教育写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教育写作中的追问,要立足前两步中的“具体问题”和“类型意义”展开。无论面对哪种情况,都可以采用“四问”策略:一是追问本文解决什么具体问题;二是追问用什么观念解决这些问题;三是追问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是什么;四是追问如何评估其效果等,然后把这些追问结果以一定形式呈现出来,就能让思想行走于笔端。

教育写作中的“四问”要紧紧围绕“三观”展开。一是追问“学生观”。本文的经验、理念或弊端把学生摆在了什么位置?是否理解和尊重了学生?是否激扬了学生生命,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生命增值?二是追问“学科观”。这种经验、理念或弊端是否逼近了学科本质,体现了学科特点?是否把握住了学科核心问题,抓住了学科素养的发展关键?三是追问“学习观”。这种经验、理念或弊端能促进怎样的学习?是否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能否在提高过程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学生观、学科观和学习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学科和学习的基本观点,围绕这“三观”追问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不断形成自己的主张,然后把这些主张用观点性的语言梳理、概括出来,并结合列举的教育现象进行阐释,就形成了本文的思想,就能增加本文的深度。

四、活化:在生动鲜活中提高思想表达力

教育是鲜活的,教育写作也不应死气沉沉。好的教育文章往往在生动鲜活的语言中陈述现象,阐释思想,以亲切、生动的文风走进读者。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树立“活化”的写作意识。陶行知先生把教育分为死的教育、不死不活的教育与活的教育,“教育儿童,第一步就要承认儿童是活的”,要“本着这世界潮流的趋向,朝着最新最活的方面做去”,[3]325-331教育写作就应发掘这些“活”的因素,做到“死教育”的“活批判”、“不死不活教育”的“活审视”、“活教育”的“活思考”,用“活教育”思想分析和批判令人僵化的死教育;用在鲜活的场景中培育具有生长力的儿童这一理念,审视和改进不死不活的温吞水式的教育;用最具改革活力的前沿视角,思考目前已具有活力的教育,才能在文章中探寻教育的活性因子,提高教育写作的鲜活度。

除发掘教育本身的活性因素外,写作中的“活化”还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思想的鲜活,文章中涌动的思想具有前沿性和引领价值,是作者在生动的实践中发自内心的呼喊,而不是长篇累牍地东拼西凑;二是案例的鲜活,文中列举的案例是目前正在发生的,案例中的细节或冲突是老师们目前感到的最大困惑;三是策略的鲜活,即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是老师们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既不是凭空的乌托邦式的构建,也不是某一理论的逻辑推演;四是语言的鲜活,即用生动、形象、流畅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陈述教育现象,表达自己观点。

在具体问题中定向文章的思想指向,在类型意义中提升文章的思想价值,在追本溯源中提高文章的思想深度,在生动鲜活中增强文章的思想活力,让有意义的教育思想在笔端流淌,“思想溜走了,我本想把它写下来;于是我现在就写,以免它从我这儿溜走。”[1]124这就是中小幼教师教育写作的真意与路径。

[1]帕斯卡尔.思想录[M].钱培鑫,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陶行知.陶行知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现象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