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
——以延边朝鲜族历史文化为例

2014-04-17 09:12:21彭怀彬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延边朝鲜族

彭怀彬

(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浅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
——以延边朝鲜族历史文化为例

彭怀彬

(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本文主要结合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历史文化资源,就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作用、开展地方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试作探讨,以期能够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实现《纲要》课的深度教学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朝鲜族历史文化;教学

一、为什么要在《纲要》课中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一贯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吸纳,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①地方历史文化资料尤其是其中的“红色资源”内容可靠、信息鲜活,价值导向鲜明,是构建“纲要”课优质教学体系的重要基础,弥补了在“纲要”课教学中,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历史教训的总结仅仅从书本到书本的不足,对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能够起到任何其他教辅材料都难以取代的作用。使爱国主义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实现深度教学目标的要求。《纲要》课的教学功能不仅在于简单的历史知识的传授,更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悟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②揭示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使大学生提高思想理论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是让他们做到上述“两个了解”、懂得上述“四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的关键,更好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撷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补充材料,让其与教材内容相互印证,不仅会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鲜活力,还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说服力。以延边朝鲜族为例,近代以来如朝鲜义勇军司令官武亭将军、曾参加长征的革命烈士杨林、中国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曲作者郑律成、曾担任中共河北省省委书记、天津市市委书记的李铁夫、30年代上海的“电影皇帝”金焰、革命艺术家韩乐然、抗日诗人尹东柱、中共北满省书记金策、抗日英雄李红光、李东光、梁瑞凤将军等英杰辈出,为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延边大地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亦发生如三一三反日斗争、枫梧洞战斗、青山里大捷、红五月斗争、“八一”吉敦暴动和十四年抗日斗争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人物与事件,影响着东北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通过课堂讲授等多种渠道,让广大在延边求学的学生在了解全国性历史的同时,对延边朝鲜族历史亦有适当认知,可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需要

中宣部、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④但是由于《纲要》课都是统编的教材,这就决定了富有特色的内容成为成为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之所在。在“纲要”教学中,充分地挖掘和使用地方史资料,利用这一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展示、教学专题设计、教学实践的组织等环节,对于促进“纲要”课程富有特色的优质教学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地方史资料和教材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围绕着更微观的历史展开,比宏观的国史和党史更加使人容易体会和感受,保证了“纲要”课教学体系的优质高效性。与书本讲述的历史相比,地方史的资料和素材一般比较具体、直观,且易于观察,它讲述的人物和事件,距离学生比较近,它往往就是我们身边的、甚至曾经就是我们校园里的事件与人物,学生对其有强烈的了解和认知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内容有亲切感,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纲要》课中如何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1.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1)穿插式教学运用。在讲授教材具体内容时,不失时机地将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本土人物和本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穿插进去,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认同感,这是主要的方法之一。比如,当讲到“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日战争与东北朝鲜族人民进行的十四年艰苦卓绝的英勇事迹相互配合,融入到此部分内容的讲授中。(2)专题式教学运用。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相关的朝鲜族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不同的专题,系统地向学生讲授。比如,就目前延边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言,可以将其分为“迁入与开发东北”、“抵御外侮侵略”、“建设美好家园”、“开放走向世界”、“朝鲜族的中国梦”等专题,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朝鲜族人民为求得自身解放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做出的努力,有利于激励学生热爱家乡、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3)“请入”式教学运用。可以聘请当地有关朝鲜族历史文化方面专家、学者等到学校甚至进课堂讲座。这些专家或学者对朝鲜族历史和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他们的讲解会令学生更加信服,学生可以从他们所讲授的内容中,或从与他们的交流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拓宽其视野和知识面。

2.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早在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就要求“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⑤。教育部社政(2008)5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各校“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形式。”⑥2012年初,教育部、宣传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文件,再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⑦。

首先是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边地区有众多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这些遗址、纪念馆,让其观摩具体实物,使学生体会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信念和伟大人格魅力,加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从而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这些本地区的红色资源不仅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优质资源,也为“纲要”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在“纲要”课实践教学环节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是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作品。这类作品同样以其直观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理论讲解难以达到的效果。例如反映延边朝鲜族生活和民族性格的《长白山下我的家》、《妈妈的酱汤馆》等都有着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再次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历史调查。让他们从发生在身边的史实中搜集历史信息,如考察历史遗址、遗迹,访谈仍健在的历史事件亲历者,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撰写出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基本素材的、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调研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可以深刻理解教材中的重要思想与主要观点,还可大大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注释:

①彭怀彬,男,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博士,副教授。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文件。

③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07(6),20-22。

④王顺生:对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7,(3)。

⑤《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8]5号。

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⑦《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8)5号。

⑧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

Applica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eaching -- Taking Yanbian Korean history and culture as an example

Peng Huai-bin

(Marx's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Yanji Jilin,133002,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combines the Kore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Yanbian area, to discuss the role of lo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teaching of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methods and ways of developing local history teaching,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Outline" course of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realize the depth of teaching objectives.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Korean history and culture; teaching

K313.4

A

1000-9795(2014)01-0132-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1-21

彭怀彬(1971-),男,吉林德惠人,副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朝鲜族史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延边朝鲜族
《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总目录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KORE A TOWN
“图们江论坛2018”在延边大学举行
신라 -고려 시기 경물 묘사 관련한시의 어음문체론적 특성 소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4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4期)2016-06-08 13:56:09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科技视界(2016年1期)2016-03-30 13: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