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胜 张 娟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3)
新时空境遇中“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
李玉胜 张 娟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3)
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也是他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思想基础和重要保证。通过对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在积极健康的主流中同时还存在许多令人堪忧的地方,矛盾、模糊、功利、扭曲的现象不容忽视。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途径,从根本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有些高校的工作还存在不足,为适应新形势要求加强和改进迫在眉睫。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爱党、爱国,在国家大事面前,能够自觉担当、奋勇向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崇高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1]但我们在看到成绩之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有更全面、充分的了解,笔者以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的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四所大学的在校学生为对象,采用了随机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440份,每个大学110份,收回430份,回收率达到97%。从各个大学调查数据统计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主流是好的,但依然存在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不容忽视。
(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脆弱化。“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是富有理想的。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较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也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缺乏挫折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练,心理素质和耐挫能力较差,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前进中的困难认识不够,缺乏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一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理想。东大在一项调查中,关于“遇到挫折后”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4%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有阴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6.7%的人表示自己一蹶不振,只有9.8%的新生表示愿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理想信念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人们不断的努力实践,战胜一个一个的困难,从以上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由于意志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容易妥协,放弃,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脆弱化。
(二)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功利化。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也随着增加了,现在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过于注重物质利益和个人价值。当问及大学生是否具有理想的看法时,74.9%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有理想,但是都比较自私和物质化,认为没有理想占到5.8%,只有12.9%的学生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在回答毕业后打算在那里工作时,46.8%的学生选择去广州等其他经济发达的地方,37.7%的学生选择回到家乡,只有6.5%的学生选择去支援西部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以上数据反映了“90后”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功利化比较严重,价值观出现严重的偏差,人生理想信念的取向原则逐渐失去道德的约束,完全被市场经济生活原则所取代。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顾集体和他人利益,缺乏社会公德和责任感,完全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满足为终极目标。
(三)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多元化。大学生价值多元化导致理想信念多样化。从大学生整体思想观念趋势看,独立性、自主性日益增强。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伴随着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出现多元化的倾向。如在问及你的信仰是什么时,38.9%的学生选择了自由主义,19.7%的学生选择实用主义,23.6%的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当被问及理想的定位时,47.5%的学生选择了事业,17.8%的学生选择了爱情、家庭,只有13.5%的学生定位在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结合。
以上可以看出,“90后”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西方鼓吹的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错误的认识,理性定位趋于多元化和实用性,不能很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滋生了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思想。
现在的大学生跟风现象比较严重,盲目追求西方的自由民主,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比较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与种种资产阶级思想交织在一起,使部分人理想淡化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如有人认为,经济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经济上求同、政治上存异的两种水平发展不一的组织形式;有些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最终推动人类社会“趋同”进入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而是融二者之优点和长处的“趋同”社会。[2]
同时由于大学生心智还未成熟,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考能力,在西方追求经济效益,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功利化。在经济上西方国家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势和实力,资本主义的虚假繁荣造成了大学生认识上的困难,动摇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消极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他们遇到问题都会首先在网络上寻找答案,诚然通过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我们必须看到网络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首先,互联网具备的公开性、时效性和扩散性等特点,使得各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可以无障碍的传播,网络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正是利用网络难以监控的特点,把因特网作为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强有力的工具,千方百计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其次,大学阶段恰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加之网络监控不力,各种有害的、腐朽的、低俗的网络信息都向他们迎面扑来,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冲击,给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挑战。
(三)国内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期,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充满矛盾的社会中。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较大,收入差距较大,独生子女和特困生问题突出,封建迷信死灰复燃等。贪污腐化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有的思想迷茫、精神空虚。腐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党的形象和威望,对大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产生了冲击,给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树立产生了消极影响。
除此之外,一些理论课教师自身理论功底差,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积累,上课说不出马克思主义的“魄力''来,学生对这样的教师容易反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反感,不愿学,不想学,也就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了;一些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完全脱离马克思主义而大讲特讲西方现代理论,学生不能正常接收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清,更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3]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完全成长在九十年代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就使得他们形成了这个时代赋予的特征。
1.个性张扬,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给予他们优越的物质生活,物质与精神的相对充实也给他们带来了自信的资本。“90后”大学生在各方面都彰显个人特色,喜欢新颖,表现与众不同。[4]
2.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功利主义色彩浓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同时又是独生子女,部分大学生形成自我为中心,集体归属感不强,相对缺乏团队精神,过分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较少顾及集体利益。
3.思维活跃,具有求新求异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面广、信息含量大,促使他们视野开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由于过分依赖网络,长期沉浸在网络世界,接触的信息层次不齐,所以思想比较混乱。
高校以新的时空境遇为基础,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从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方式方法等方面积极回应挑战,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理论灌输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思想不会无缘无故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只有通过科学的教育才能在人的大脑中扎根下来。灌输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紧贴实际,优化两课教学方法,有效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和不可消除的矛盾,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注重显性的、灌输的教育手段,还要积极地使用隐性的、渗透的教育方法。“渗透”教育就是一门隐性课程,是一种感染教育法。是通过大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受教育者不自觉和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比如通过一系列文学、电影、电视、音乐等文艺作品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一种全社会崇尚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氛围,深情打动大学生,让他们敞开心扉去接受马克思主义;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出共鸣,以开展班会、演讲、民主生活会等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利用寒暑假组织社会实践,组织科技下乡和文化下乡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生规划的教育,具体的理想信念填充到大学生发展规划的每一个阶段。
(二)现实生活与虚拟时空相结合。“知识都在网络上,思想都在博客上,朋友都在QQ上,情感都在短信上”是当代大学生新媒体时代的典型生活写照。但是互联网上的内容参差不齐,包罗万象,存在许多低俗、反动的信息,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当务之急就是采取有力措施清除“网上垃圾”,坚决杜绝黄、赌、毒、暴力、反动思想等内容在网上泛滥,净化网络环境。一方面加强立法,规范网络运营,打击低俗之风,用法律武器维护网络的安全,另一方面就是网络技术上,加大对低俗和不良信息的过滤能力,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
网络给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方法和途径。现在的大学生离不开网络,对网络有种亲切感,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这一新特点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和空间,积极有效利用好网络这一新平台,促使理想信念教育收到新的成效。网络可以传输文字、数据、声像等,所以在教学形式上要尽可能地辅以各种声像资料,使之既有可读性、可看性,又有教育性和感染性。[5]
(三)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相结合。社会的发展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理想信念教育应该要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求。进入新时期,理想信念的内容要结合经济发展过程中自我发展的需求,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当然这里所说的适应大学生的需求,绝非意味着我们要简单的迎合某些个人需求,更不是满足某些人的低级乃至庸俗的需求。[6]大学生的需求必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范畴内,是合法、合理的需要,因此,在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在正确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于国家、社会利益相一致的利益观。
个人理想就是自我需要、自我实现的表达,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美德”,“自我实现”的意识,让人自豪地在自己与一般动物之间划下了一道异质的界限,从而使人性呈现出一种高贵。[7]我们可以注意到以往的理想信念教育过分强调最高理想,甚至轻视个人理想。实质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马斯洛认为,人在某种需求得到相对满足时,这种需求就失去对于行动的动力作用;这时另一种新的或者更高的需求就产生,于是人们又继续采取新的行为来满足新的需求,因此,只有当个人理想得到实现时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激情去追寻更高的需求,去实现更高的社会理想,同时社会理想的有效实现也为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的实现创造条件。在正视利益差异和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通过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8]
(四)情感引导机制和环境协调机制相结合。情感引导机制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的教育和引导,引起受教育者在心理上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以此达到引导他们对理想信念内容的理解和认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不仅是单向的将内容灌输到大学生的脑海中,这样不但收不到效果,还会让大学生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马克思曾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9]情感引导机制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党的信任。要培养大学生对祖国、人民的情感,要利用抗震救灾中的光辉事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教育大学生,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我党的信心。只有大学生内心充满爱和希望,才会自觉的进行理想信念内化。
环境机制是指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家庭、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化创造良好的理想信念内化环境,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1]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9-7-7.
[2]陈君生.中国加入WTО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理论探讨,2001(5).
[3]陈君生,周玉明.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
[4]梁丽颖.“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1).
[5]陈洪玲.论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J].辽宁警专学报,2008(11):52.
[6]邱吉.理想信念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教学与研究,2007(2).
[7]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25.
[8]韩震.关于改善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New Horizon Circumstances "90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Li Yu-sheng, Zhang Jua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Jiangsu, 210003, China)
The lofty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llege students a firm spiritual pillar and source of strength, but also they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success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hrough the Nanjing sect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90s" students in a positive and healthy ideals and beliefs of the mainstream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many places worrying, contradictory, vague, utilitarian, distortions can not be ignored. Carefully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actively explore way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methods, fundamentally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1000-9795(2014)03-0056-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1-17
李玉胜(1970-),男,江苏盐城人,副教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2012年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重点项目(编号XC2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