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实习生角色,融入专任教师队伍

2014-04-17 09:12:21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习生学校教育

檀 俊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务处 广西南宁 530000)

转变实习生角色,融入专任教师队伍

檀 俊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务处 广西南宁 530000)

本文主要探讨实习生角色转换的问题,从实习生所在师范类院校的培养方案、实习前教育培训模式、实习指导教师素质的差异性、实习安排时间的长短以及实习生自身的内部动机和实习前准备工作等方面分析实习生在角色转换过程所受到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探讨实习生如何尽快转变角色,融入专任教师队伍。

实习生;专任教师;实习学校

每一个教师都经历过由师范教育下的学生角色转变为实习学校实习教师,再走上教师岗位成为真正专任教师的过程。而大多数师范教育下的实习生们缺乏教师职业实践能力,在实习学校里多以“旁观者”的角色开展工作,较难融入到教师角色中去,实习成效不高。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时仍需重新经历“实习生期”,重新适应教育教学环境,学习处理自己与学校、与前辈同行、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专业化发展进程落后。如何高效利用“实习生期”,如何实现角色转换,尽快融入专任教师队伍,不仅是师范类学校需探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影响实习生转换角色的所在师范类院校因素

(一)学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体现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具体方案,是确立学校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的主要依据。大多数师范类院校在培养方案中都提及了“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角色适应性”等,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现有教师人数的不足,高校教师素质的差异如“新手型教师”、“经验丰富但新课改理念认识不足的教师”等,使得高校在执行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力度不足、成效不明显,甚至是形式主义化。此外,课程课时量不足,大多数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时量里囊括本门课的所有理论重点,换句话说,教师授课只能精选理论中的重中之重,学习仍需依靠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方案中提及教师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但理论课的授课学时严重不足,学生应掌握的没授完,如何谈在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而且学生实践需要时间的保证和教师很强的实践能力,可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满足这些条件。此外,如果学校对学生实践重视实际的“虚化”等原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大面积普及。

(二)学校实习前的教育培训模式

我国对实习生的教育主要是采用一种线性的教育培训模式,即通过理论课程向实习生传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然后进行微格教学给予学生示范、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后进行模拟上课,然后再给予学生评价反馈,再进行练习,接着重复该过程,最后再对实习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考核,如其通过则让其去实习学校进行实习。这样的实习前教育培训模式,导致部分实习生对于如何教、教师应有的教育理念等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忽视了实习生的心理需求,只是一种对即将成为教师的塑造和训练,虽给予一定的可操作性意见但是忽略了实习生本身的个性差异。不同实习生其认知偏向不同,使得其倾向的教学方式与其他人的不同,如有的实习生倾向视觉教学,其会偏向通过表演性来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如有的实习生倾向听觉教学,其会偏向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多样的音乐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活动;如有的实习生倾向触觉,其会通过让自己的学生实地感受,在实地感受过程中让学生进入教学活动中等。这些个性化教学,虽然高校教师会在授课过程中涉及,但出于让所有实习生都有操作性强的模式的考虑,仍会重视基础的教学方式,如“上课要注意先提及重点难点,然后照本宣科一步一步讲授知识”。如果采用传统实习前培训模式,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表现会相对保守,不容易增加对实习学校教师的干扰,避免实习生与实习学校原科任教师对比严重,避免因实习生对不成熟的个性化教学把握不强而影响所教学生的学习甚至是打击自身改革教学的热情。”

(三)实习指导教师素质的差异性

实习指导教师素质存在显著差异性,这使得对实习生的指导也存在差异性。我国对于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认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高校委派实习指导教师时采取系内教师轮换制,即这次带队是张三老师,下次轮到李四老师,有时委派的是刚入职的“新手型”教师,这些教师原来在高校是教育、心理学、教学法方面的理论型精英,但是没有一线工作的经验,如果去指导同样缺乏一线工作经验的实习生,很难达到显著的实习指导效果。同时,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使得实习人数激增,一些高校是一个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几个临近学校,这使得指导难度加大,因教师精力有限使得指导效果无法保质。此外,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可能由于自身原因,不仅与实习生沟通不足,还与实习学校沟通不足,这使得其对于实习生在上课、开展班级活动等方面了解缺失,更谈不上进行指导。有时实习生与实习学校有矛盾,实习指导教师都无法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四)实习生实习时间

我国传统的教育实习时间一般为8周至10周,最多的累计也不超过12周,整个实习时间偏短,而且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10%左右。如,教育部师范司2003年1月颁布施行的《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规定,三年总学时156周,其中教学活动(含考试)106周,教育实践10周。教育实践占总学时还不到10%。某独立学院培养方案中规定,教育实习时间为九周,安排在第七学期,教育实习学分为8学分。学分和学时在教育实习这一方面是普遍偏短、偏少的。在实习时间有限情况下只能完成几堂课的教学内容、组织一两次班会活动、出版一两次黑板报等。虽然教育实践涉及的内容都已完成,但是实习生对其没有深刻认识,这样短期的体验式实习活动与长期艰巨的教师职业活动是有本质的区别。此外,部分高校安排教育实习在第八学期,学校从就业和实习相结合的角度试行教育实习培养方案,但实习生就业意向与所实习学校不符,就容易产生矛盾,使得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减弱。

二、影响实习生转换角色的实习生自身因素

(一)实习生的动机特点

大学校园的学习与以往学生的高中学习不同,大学学习更重视学生的自觉自主能力,强调学生自身的独立性,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更要求其独立自觉性,既在课程学习上努力刻苦,又要熟悉国家的教育动态,关注新课改的内容,熟悉中小学课程等与教师相关的工作,这样才能尽快在实习学校中由“局外人”转变为“局内人”,实习学校对其评价才会更高,更有利于实习生的实习鉴定,甚至就业。但是,大学校园生活的丰富性、班主任叮嘱的缺失、同伴动机强度不足等都直接间接影响实习生的动机,如有的实习生对实习工作抱有得过且过的动机,对于实习工作了解不足,只是为了获得学分正常毕业;有的实习生性格上属于被动型,高中时代班主任科任教师对其严加管教,使得其能顺利完成学业,但大学里缺失了类似的督促角色,自身意志力不强,对于教育实习的动机不强等。心理学家证实了中等程度的动机对于活动的激发和维持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实习生教育实习不保持着中等偏上的积极动机,实习活动成效就不高。

(二)实习生的实习准备工作

实习生的实习活动前的准备工作越充分,在正式开展工作时越顺利。任何活动都不能保证不出现特殊事件,特别是教育型的实践活动。如实习生在教育实习前对实习学校情况缺乏了解、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全程缺乏深入了解思考,进入实习学校实习容易出现环境不适应状况,容易感觉自己与实习学校格格不入、实习学校的领导不好沟通、实习学校的任课教师严肃等,加大自身对于实习的紧张压力感;如高校模拟课堂与现实的课堂是存在差异性的,实习生所想象的“学生”与真实课堂的学生特点不一致,使得其在课堂授课时,师生互动效果不理想。在教育实习前,实习生明确具体实施目标、实施步骤及实施方法,加强教师技能训练,了解与适应实习学校氛围、学习与同事及上级的沟通等,是适应工作与学习,是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必须面对的问题。部分实习生实习前准备不足,在实习学校的表现略差,指导教师对其评价不高,更容易加剧其紧张程度,使其出现了畏惧教育实习的心理状态,甚至出现转专业倾向。

三、推进实习生角色转变的策略

(一)加强实习生培养模式的转变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是推进实习生角色转变的手段之一。传统教育重视先理论学习后实践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而实习生的教育观念却是在实践过程中反思而来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不是全盘抛弃理论教学,而是从学生入学伊始,在课程学习当中融入教育实际内容,加大学生去周边中小学的见习活动,多听实习学校教师的授课与研讨活动等。这使得学生能提前做好转变教师职业角色的准备,提前做好实习教师的角色认同,关注中小学教育,关注新课改,关注自身的职业规划。好的准备是成功的关键。

(二)加大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

实习指导教师是实习指导工作一线工作者,既要协调实习生与实习学校的关系,又要对实习生的实习工作进行有效指导。高校在委派实习指导教师时应充分重视其工作的关键性,在实习前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一系列培训,使其能更好指导实习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如果不进行有效培训,实习指导教师本身素质的差异性以及对教育教学理解的不同直接影响其对实习生的指导,如有的指导教师刚走入教师的工作岗位,与实习生同是“新手型”,其对实习生的指导没有实际经验作支撑,仍然走理论讲解型,容易与实习生的实际状况脱节;如有的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实习生的心理特点把握不准,在沟通上不注重细节,容易“嘲笑”学生的表现,使得实习生对实习指导教师有强烈的抵触心理;如有的指导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内容,对于实习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支持度不高,严重打击学生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因此,加大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提升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实习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实习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

任何改变需从自身做起,实习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影响了其在教育实习的表现。对自身将来进行很好的规划,加强自身动机的培养,在实习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都是心理素质提高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反思,立足实际,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在实习生的实习过程中,有时不是授课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实习生与其学生的沟通问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小学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有限,而其学习动机与情绪紧密相关,实习生成为学生们的学习榜样或者好朋友,对于实习生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对于实习生而言,他们是“新手”,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多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及学生多是想象层面的理解。而他们可以通过与师兄师姐们的探讨,通过替代学习获取更多的教育资讯,通过反思学习加强自身的能力。

[1]张敏.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配备与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

[2]章跃一.关于我国教师教育实习课程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3]吕立杰.实习教师成长特性考察及理念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15).

Change the intern’s role, integrate into full-time teachers

Tan Jun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Shiyuan Institute, Nanning Guangxi,530000,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version of intern role, from training programs, training mode before internship, the education practice guidance teachers quality difference, placement time and its own internal motivation and practice for prepa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intern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onversion process, in view of these factors to discuss intern to change the role as soon as possible, integrate into the full-time teachers.

intern; teachers; practice School

G424.4

A

1000-9795(2014)01-0027-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3-11-25

檀 俊(1981-),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务处副科长,从事教育教学方向的研究。

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2011年项目“西部地区独立学院实习模式研究”(2011JGA147)。

猜你喜欢
实习生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
探索财富(2013年11期)2013-12-27 06: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