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04-17 09:12:21马言闯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马克思

马言闯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 221000)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马言闯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 221000)

新型城镇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尊重城镇化规律,维护人的权益和价值诉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 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动力,已成为转型期的核心,迎来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可以创造新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目标的人本性。新型城镇化遵循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科学发展,实现城镇化发展的科学性。新型城镇化是低投入、高效益的集约型生态型城镇化。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人本思想为理论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

第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人本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的“人”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他说“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1]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和根本动力,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新型城镇化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中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战略,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

第二,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对新型城镇化的启示。马克思早就明确使用了“城市化”一词,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1]。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应当是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理想社会。城乡融合,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认为,要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必须废除私有制,并实行人口和大工业的合理分布。马克思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对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义。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是人类与自然界能够有效融入的前提,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物质变换即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以使用价值的方式来实现的。以商品为载体的社会物质变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也解决不同的需求和因缺少资源而发展受阻的问题。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对于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城镇化是自然化、社会化以及这两者的双向互动和资源合理流动的过程。城镇化需要与自然界时刻交换,不断从中汲取有用物质,城镇化才能稳固推进。人类应发展绿色生态,实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消费模式。城镇化是解决人,自然和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新型城镇化利用社会协作,推进生产力发展和提高人的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运用。也正如当代法国著名学者德里达所指出:“不去阅读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4]不容置疑,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的时代标志,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М].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М].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М].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 doctrine

Ma Yan-chuang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221000, China)

The new urbanization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we must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everything from actually, adhere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Marx doctrine, respect the law of urbanization,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nd the pursuit of value, to realize hu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arx doctrine; new urbanization; people-oriented

A81

A

1000-9795(2014)01-0006-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3-11-22

马言闯(1980-),男,安徽宿州人,从事政治哲学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城镇化城乡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湖湘论坛(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8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城镇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