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014-04-17 09:03赵俊兰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年1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城镇化建设

赵俊兰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自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反复强调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提出我们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国情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继承

(一)继承了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的思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革命和建设都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严重的曲折和失误,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都与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有直接关系。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逾越,看不到、想不到不行,过早地逾越也不行。而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所取得的诸多成绩,都可以归功于我们在发展阶段这一根本问题上搞清了国情,统一了思想,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思想和主张。为此,邓小平指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江泽民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胡锦涛指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3]

当前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利益格局面临深度调整,经济体制迫切需要变革,人们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改变。所有这些,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认识分析这些矛盾问题及其要求,才能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才能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继承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性质及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认识我国国情的关键。我国目前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因为我们还有初级阶段的特征: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判断,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上包括双重的任务: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第二,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2012年城镇化率已超过50%。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20年可望达到60%左右,但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第三,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第四,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此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虽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根本上说,我国还没有摆脱生产力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要实现根本性改变,显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长期不懈努力奋斗。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1](P2)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十六大重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报告从八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历史和现实,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初级阶段。我国目前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这一阶段的准确定位意义重大。它是我们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也是我们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在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指出:“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3](P98)胡锦涛关于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复杂性的思想,既是对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同时也为党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继承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思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出现过种种偏差和失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认识的失误,没有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忽视了人们在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客观需求。对以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的基本路线认识,给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虽然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由于国内外敌对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有可能激化,因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但必须明确的是,阶级斗争已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此,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就是主要矛盾,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随后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具有历史性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二大把这一提法写入了党章总纲。中共十三大则进一步指出,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仍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并指出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二、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发展

(一)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胡锦涛关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思想,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不断总结和发展而来的。胡锦涛的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样的一种动态历史发展过程,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由不发达走向发达、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要遵循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上是由不同发展阶段组成的完整链条,每一个发展阶段既是完整链条的组成环节,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因此说,变与不变也是相对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却会出现阶段性变化,看不到或者忽视阶段性变化,也会犯教条主义错误。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其他方面。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使我们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都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这些都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们还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过程。

(二)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提出“新四化”建设的同步发展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表明,虽然我国的国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看我国都还没有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是胡锦涛在科学分析我们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而得来的。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城镇化不仅是引发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增长、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育创业者和新型农民的重要手段。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以产业为支撑,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的“四化”协调发展。首先,城镇化要与工业化相协调,要建立在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基础上,防止“产业空心化”。其次,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协调,通过现代化释放更多劳动力,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最后,城镇化要与信息化相协调,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获取城镇化发展红利。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建设新型的现代化。这不仅需要经济总量继续增长,更艰巨的任务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推动国际化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建设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长时期的探索。改革开放初期,1987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其核心要义就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随后在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经验,在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随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胡锦涛在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战略谋划,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中共十八大胡锦涛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实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而创造性回答了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问题,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特点,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四)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发展

胡锦涛对党的基本路线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生命线”的思想。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经受住各种风险、各种考验,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最根本的就是坚决排除各种干扰,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生命线”是保证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我们党对基本路线的探索从未停止过。邓小平曾指出:“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由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的地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做得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4](P112)江泽民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一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二要全面执行,贯彻始终。胡锦涛则进一步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这不仅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制定和执行基本路线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我们党对基本路线探索的执著。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政治基础,必须牢牢坚持,毫不动摇。中共十八大赋予党的基本路线新的时代内涵。在新形势下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站在时代高度,准确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本质特征,增强贯彻落实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要注意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客观性,增强长期坚持意识;二要注意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整体性,增强系统推进意识;三要注意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性,增强真抓实干意识;四要注意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发展性,增强创新发展意识。

胡锦涛对党的基本路线的发展还体现在他提出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思想。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首先提出的。他用最质朴平实的语言,科学回答了我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发展过程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树立什么样的作风意识”的问题。在中共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在我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再一次明确“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要求,对全党凝聚共识、扎实进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动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懈怠,推进党的事业前进不懈怠,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创新发展不懈怠。不折腾,在党的工作实践中不折腾,在开展党的各项工作中不折腾。不动摇是根本依据,不懈怠是必要条件,不折腾是必然要求,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托,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必须始终围绕这一要求,在实践中内化成为全党的品行修养,指导党在新的实践奋斗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城镇化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多元智能理论对制定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培养方案的启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
对外汉语听说一体化教学模式新探——以初级阶段听说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