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2014-04-17 08:47庞美青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人文精神人文

庞美青

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心所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因势利导地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整体素质,成为当下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以及我国高校改革政策决策者关注的课题。本文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和教育界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共同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规定中都强调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素质中又以人文素质为重点。人文素质着眼于人文方面的素质,从人文所蕴含的角度入手进行素质教育。所谓的人文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为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古以来,我国的先贤和教育家就十分重视人的人文素质,认为一个人没有好的人文素质,哪怕他的才能和知识多么完善,都势必会因之大打折扣,进而限制其后天成就。被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就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的起步点,而民国时期的大教育家、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更是直接认为教育之目的就是要使人养成健全的人格。现在很多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主张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曾说:“没有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素质教育,人类将坠入科技带来的黑暗及社会灭亡的深渊!”不过,从哪个角度入手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如何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如何保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取得应有的成绩,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笔者经过检索发现,近年来,有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文章和著作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以及由此得出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元,但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入手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则非常少。与从其他角度研究相比较,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入手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优点和价值如下:一是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时代在不断进步,一些新的影响人才素质的元素,如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竞争化等开始出现,并在社会中日益突出其重大影响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摆脱传统社会意义上的人文素质教育,而指向市场经济以及新的人才需求模式和竞争模式等,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文化发展,我国社会已经初步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的社会阶段,传统只重视传授空洞的、说教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已经落伍,我国现阶段所需要的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不再是纯粹理想化的完美之人,而是能够适应发展需要的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素质的人才,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国民经济、市场需要、职业要求相连显得尤为迫切。三是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不能将之与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割裂开来,而应该着眼于其整个人生历程,作为培养大学生评价自我、规划自我、定位自我能力的主要手段,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服务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人生规划,将之与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相连,在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同时,最终实现个人事业的提升与个人自我建构的完善。可见,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意义重大。

二、基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受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知识发展专业化的影响,近些年,我国大学生整体人文素质呈现弱化趋势,形势不容乐观,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效地在大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必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并明确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高的人文修养、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高人文素质的大学生。”可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必将成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益补充。人文素质教育必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德行高尚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普遍意义上所讲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一般包含三大方面内容:一是人文知识的丰富储备,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具备政治法律知识、历史社会知识、文学艺术知识、哲学宗教知识、伦理道德知识等;人文知识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第一层次内容。二是人文方法的灵活运用。人文知识的背后是其内在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文方法具有普遍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能够指导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有关人生、社会问题时找到合理、恰当的解决途径,能否依照相应的人文方法思考和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处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二层次。三是人文精神的深层内化。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背后所凝练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由此而积淀出来的精神品格,如民族精神、文化精神、时代精神等属于这一层次,是人文素质的最为深层的内容属性,也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最根本目标指向。

由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直接关乎其未来的职业选择、就业途径以及由此而来的事业发展与规划,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实现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职业规划相关的人文知识与技术的学习。除了普通人文知识的储备外,基于职业规划的出发点,大学生应围绕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相关的与专业关系紧密的人文知识,如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需要的法律知识、社交知识、语言知识等,以及基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历史知识、伦理道德知识、职业规范知识和礼仪知识等,要做到既要精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要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的人文知识,使自己在未来的人才竞争市场上占有优势。二是与职业规划相关的人文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人文知识背后的人文方法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大学生除了掌握与职业相关联的人文知识外,更要学会掌握并熟练运用其中的人文方法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和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要学会用其中的人文方法分析自己的短期职业规划、中期职业规划和长期职业规划,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于短期职业规划来说,要善于运用人文方法分析自己不久即将面临的就业市场、人才竞争以及初入工作岗位所要设定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等;对于中期职业规划而言,要善于运用人文方法来分析自己所从事行业的种种特征与发展空间,能够合理规划自己中期的发展定位和理想目标,运用相应的人文方法处理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困难和挫折,使自己的发展不至于偏离目标;对于长期职业规划而言,要善于运用人文方法将职业规划、事业规划和自己的个人理想、社会奉献充分结合,既要使职业和事业不至于偏废,又要在发展职业和事业的同时,最终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与职业规划相关的人文精神与涵养的积累。人文素质的培养说到底就是大学生个人内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职业规划的角度看,相关人文精神的积累在内容上包括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良好的职业操守、良好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以及在此基础而孕育出来的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的远见和战略把握能力,有些大学生还应借此形成自己在本行业的领袖魅力与魄力。

三、基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第一,高校领导者要转变教育观念,落实“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培养战略。在传统观念中,教育者常常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培养。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工作来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有统计资料表明,从大学生长期发展来看,真正能够在本专业领域一展拳脚、取得成功的都是那些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具备相关人文素质的学生。因此,各高校决策者在制定培养规划时,必须改变“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观念,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断提升学生的气质、人格和修养。

第二,如果说高校决策者改变观念是指挥棒的话,那么,课程调整、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校园文化则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做法。一是调整课程设置。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原有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专业化,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间交叉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人文学科课程的设置,加强文理、文工(医、农)等课程的相互渗透,制定相应的机制,保证与专业相关联的人文学科课程所占比例适当。二是改进教学模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发展是教学改革的中心内容,要将职业发展的人文教育贯穿到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中。在授课方式上,既要坚持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同时可以采取实践课、专题讲座、师生互动座谈以及借助网络、媒体等手段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三是丰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浓厚的学风和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会使深处于其中的莘莘学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升,进而内化其身。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重视并加大力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者和受益者,应该积极参与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活动。如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参与相关的社会活动,了解其所要从事行业的文化特性,并在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充电,进而为自己将来能够顺利进入该行业和职业做好相应的准备。学校也可以通过引企业文化进校园、校企合作、邀请学生职业发展方面颇具代表性的企业来学校传授该行业的文化和精神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并在实践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第四,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要培养一批具备人文修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多读书,研究社会,与时俱进,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思想深度、文化水平和人生经验要高于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品位,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人文精神人文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