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的转型

2014-04-17 08:47高飞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年学分制辅导员

高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变革,高等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备受瞩目,而以学分制逐步取代学年制便是这一改革的核心内容。学分制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理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学年制,并建立了一整套与学年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体制机制。学分制的实行打破甚至颠覆了传统学年制条件下的学生工作模式。高校面对这一挑战,必须创新学生工作模式,与此同时,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方式也必须实现转型。

一、学分制的内涵及其意义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以选课制为基础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其起点。从中世纪直到18世纪上半叶,欧洲的大学如博洛尼亚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都实行学年制,以统一课程、统一顺序、统一进度、统一修业年限为标志。18世纪末,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兴学科的出现,选课制应运而生。1810年,洪堡在其创办的德国柏林大学率先实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专业、教师,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和顺序。这就是最早的选课制,也是学分制的萌芽。19世纪下半叶,美国首先实行了学分制。一般认为,学分制产生于艾略特任校长时期的美国哈佛大学,此后逐步在美国其他高校实行和完善,并逐渐为欧洲、北美、日本等国的高校所采用。目前,美国和欧洲的大多数高校均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弹性学制。所谓弹性学制,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其他情况,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修业年限,有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的学生可以延缓毕业。二是自由选课制。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包括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修业年限。三是导师制。学分制的实行使得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加大,所以必须配备必要的学业导师对学生予以学业乃至职业生涯的指导。四是学分绩点制。通过学分绩点制度,可以对学生学习的量与质进行双向监控,并作为授予学位和各种奖励的依据。五是重修制。它是指对学生不及格课程进行重修然后再补考。

实行学分制,从教育理念上,可以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学风建设上,可以真正形成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动力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实现“我的学习我做主”;就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来说,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可以倒逼学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学生需要的高质量“课程超市”;从教师队伍建设角度看,可以形成教师教育教学竞争激励机制,倒逼教师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二、学分制对传统学生工作模式的挑战

1.对学年制条件下以班级为基本管理单元这一组织模式的挑战。高校现行的学生工作运行体制机制是与学年制相适应的。这一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以班级为基本管理单元,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以班级为依托和载体。同一班级的学生为同一专业、同一年级,在修业年限、所学课程、任课教师、学习顺序和进度、上课地点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在这种体制下,虽然学生工作也千头万绪,但只要抓住班级这一载体和依托做文章,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是,在学分制条件下,由于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修业年限、自主选择学习顺序和时间,这自然就打破了班级界限、年级界限、专业界限,于是“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便成为学分制条件下的一种正常现象,导致传统的班集体出现了高度的离散性和虚化性,班级的作用严重弱化,甚至名存实亡。在这样的情况下,政治辅导员再以班级为主要载体和依托开展学生工作就完全不合时宜了,也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2.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学年制条件下,班级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行政单元,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依托。由于在学年制条件下同一班级的学生在专业、课程、学制、进度和时间等方面具有统一性,所以,依托班级可以自上而下地实行“学校抓院系,院系抓年级,年级抓班级”的层级管理,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旨在提高大学生道德品格修养的德育活动,有利于强化集体意识,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渗透核心价值观。但是,在学分制条件下,由于班级的弱化、年级的淡化、学生自由度的增加、流动性的增强,很难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和载体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学分制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更大的自由空间、更强的竞争意识,使得学生的个性更加突出,诉求更加多元化,对自身的利益也更加关心,学习也更具功利色彩。这样,传统的德育模式失去了主要途径,缺少统一的时间和空间,也自然遭到学生的抵触和排斥。

3.对大学生日常管理的挑战。在学分制条件下,虽然多数高校仍然按同一专业、同一年级进行编班,但这样组建的班级因选课制而名存实亡,很难再以班级为基本单元进行日常管理,给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一是集中开会难。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总要隔一段时间集中传达有关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信息,集中传达学校的理念和精神,集中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要求,集中对学生的学业和就业等问题进行指导。而这些都是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应有之义。但是,由于选课制导致的上课时间不一,地点不一,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将所有学生集中到一起,因此,很多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很多教育思想和主张不能及时渗透,以致影响学生工作成效。二是课堂监管难。学分制条件下,每个学生的课表是不一样的,于是就有“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现象,由于一同上课的同学是临时组合,上完课“走人”,互不认识和交流,加之班型大,上课考勤难以有效进行,于是逃课现象较为普遍。三是了解学生难。了解学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学分制条件下,由于学生自主性强,自由度大,加之选课制带来的学习多元化,客观上使得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难度加大,致使师生感情淡化,关系疏远,学生不能向老师真实地反映问题。

4.对政治辅导员的能力和素质的挑战。学分制与学年制不仅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深层次意义上,更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学年制适应计划经济,注重整齐划一,是一种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分制适应市场经济,注重按需施教、因材施教,是一种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作为学生人生导师的政治辅导员,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针对学分制带来的一系列挑战,积极应对,迎难而上,深入研究,勇于实践,摸索规律,实现转型。努力探索并建立学分制条件下的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三、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的转型

1.在工作理念上,实现从以管理者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型。在学年制条件下,学生管理强调军队式的整齐划一,政治辅导员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管理的核心是要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教育和命令,服从学校的规章和制度,很少考虑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种管理本质上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而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学分制的实行赋予了学生更大的选择权、自主权和自由度,学生可以理直气壮地按兴趣、个性选择课程、教师、学习进度,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和学校的主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辅导员必须彻底实现观念转型,变以管理者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外在的、简单的硬性约束为内在的、柔性的人性关怀,变把学生当作管理对象为把学生当作服务的对象,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一切工作都要从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一切制度都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在工作内容上,实现学生工作从训导型向咨询、服务、指导型转型。在学分制条件下,政治辅导员做学生工作要以服务和指导为主,但并不意味着不要教育、不要管理,只是说,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单向的、简单的、硬性的、忽视学生个性和合理需求的教育和管理,在服务学生中渗透管理,在指导学生中融入教育,将教育与指导、管理与服务融为一体,共同统一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之中。著名德育专家田建国先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而不是“教”,是引导而不是去左右,是影响而不是去支配,是感染而不是去教训,是解放而不是去控制。这确实说出了教育的真谛。所谓学生服务与指导,就是真正确立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就业提供优质服务,解决学生的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的权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满足学生合理的多样化的需求。对学生的服务指导应是全方位的,包括学生入学指导与服务、思想道德引导与服务、学业指导与服务、身心健康指导与服务、日常生活指导与服务、贫困生资助指导与服务、学生素质拓展指导与服务、学生权益指导与服务、生涯规划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与服务、后续发展指导与服务等。在服务与指导中,既要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通过政治辅导员无处不在的关注、无微不至的关怀、无时不有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3.在工作阵地和载体上,实现从以教室为主阵地向以公寓社区为主阵地转型。在传统学年制条件下,由于课程的恒定、班级的稳定、教室的固定,政治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主要以教室为载体和阵地,虽然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政治辅导员也经常深入公寓社区了解情况、开展评比检查,但教育、管理、指导等活动还是以教室为主要阵地。而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形态、组织形态、生活形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班级是半流动的,社团是全流动的,网络是虚拟的,只有学生公寓才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在学分制条件下,如果再以教室为主阵地、以班级为主要建制、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学生工作,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政治辅导员必须把做学生工作的主要阵地由教室转到公寓社区,建立起以公寓为主阵地的学生工作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让学生工作覆盖固定阵地,渗透流动群体,占领虚拟空间,一句话,让政治辅导员的学生工作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随着学分制的深化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完善,高校学生公寓正逐渐成为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公寓社区的教育功能愈加凸显。

4.在工作面向上,实现从以面向班级群体为主向以面向个体或小群体为主转型。学年制条件下,学生的组织形态和学习形态是整齐划一的,在学生工作中,更强调共性、统一性和普遍性,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发展,政治辅导员更多的是面向班集体,以集中教育、集体开会、统一要求的方式开展学生工作,虽然也针对个别学生做思想工作,但不是主要方式。在学分制条件下,由于学生选择的多样化,那种面向群体集中教育的方式变得非常困难。政治辅导员必须将工作方式由面向群体为主转到以面向个体为主上来。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和学业规划进行指导、辅导、引导和疏导。政治辅导员要以公寓为主阵地,深入学生当中,及时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交往、人际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疏导、指导和引导。特别是对所谓“问题学生”,如学习困难、人际紧张、心理障碍、逃课“挂科”、网瘾严重等学生,要深入调查摸底,分别不同情况,给予更多的关注、关怀和关心,进行个别交流、个别对话、个别疏导。面向学生个体和小群体势必增大辅导员工作量,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与学生交流、沟通与对话,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5.在工作机制上,实现从以外在约束和强制命令为主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转型。学分制条件下,随着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自由度的增大,对学生以“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核心的自律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绝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我行我素、放任自流,更不意味着可以不要教育、不要管理、不要纪律,而是把强制约束性的学生工作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模式。政治辅导员不是对涉及学生成才成长的方方面面都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在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中培养其主体精神和独立人格、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一定意义上说,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应有之义,也是学分制的应有之义。

综上所述,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政治辅导员必须深刻认识学分制的內涵及其对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重要意义,更新理念,努力从工作理念、工作阵地、工作面向、工作机制、工作方式等方面实现转型,从而构建适应学分制教学制度的政治辅导员工作新机制和新模式。

猜你喜欢
学年学分制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