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三方联动“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构建

2014-04-17 07:05林燕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6期
关键词:校企基地实训

林燕

实训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养成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进行产学研的切入口。近年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政校企三方联动,构建“教学、培训、科研、服务和校企合作”五位一体的实训实习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基本观点

1.“服务型”是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为经济社会服务。2005年宁波市政府提出要“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就是强化教育的服务功能,提高教育的服务水平,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优质的学习服务,实现与经济社会的和谐联动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基地优势,为学生谋求利益、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服务,最终实现“三服务”,是基地建设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2.政校企合作是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离不开政府保障和企业支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的条件。”2008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预审标准也要求学校“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逐步建立起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教育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地方产业发展相对接,与企业合作是服务经济的重要渠道。因此,政府搭台,校企合作无疑是建立服务型实训实习基地的重要载体。

二、“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的基本结构

“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着力通过政校企三方联动,以政府支持、学校自建或校企共建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药学类高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以教师、工程师为主、实验师为辅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三师队伍”;以提高质量为根本,深化基地内涵,着力搭建“五个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培训平台、零距离就业平台、校企文化融合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五个平台的构建,将教学、培训、科研、服务及校企合作等“五个方面”有机结合,最终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学生、企业、地方。

三、“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途径

1.政校企三方联动,多形式创建实训实习基地模式。根据实训、实习及就岗就业等不同阶段的要求,兼顾校企双方利益,通过学校自筹资金建设、校企共建、政府资助建设等方式多形式创建实训实习基地。一是根据岗位设置,自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实训车间根据医药生产企业基本工艺,突出重点岗位群操作,合理布局车间岗位;检测中心根据医药生产企业的检测中心要求,建成理化测定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并结合学校的教学需要,适当放大教学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单岗位操作训练和多岗位操作流程的学习。

二是通过校企共建,补充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课堂进车间”和“车间进校园”的形式,在校内外建立实体性实训基地作为教学补充。在这里企业员工、学校老师是指导老师,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不同阶段的实训或实习。利用校内场地,分别与多家企业合作建成“实验药店”“联合实验室”,以及药品质量在线控制基地、中药炮制中心、药用植物基地等。这些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较好地弥补了我校实训平台的不足。

三是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群对应的原则,把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学校提供指导性实习计划,企业带队教师按照实习计划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实践。

四是取得政府支持,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力度。通过申报各级项目,获得各级政府的资金资助,相继建立生物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药剂生产和检测、生物制药实训基地,化学制药实训基地,生物制药实训基地等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基地的设施设备得以增加,校内的实训条件更加完善。

2.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根本,着力深化实训实习基地内涵。

一是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充分利用实训实习基地,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为“226”模式。即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两个月实训,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两个月教学实习,再通过双向洽谈,到企业进行六个月的就岗就业实习。通过三个阶段的循序渐进,学生实现初步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应职应岗能力,到最终完成就业选择三部曲。

二是点面结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面即面上普及,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的课堂内实训,分课程单元训练和专业综合实训,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完成并掌握。点即重点突出,是以提高和创新为目的,将实践操作技能与课堂外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是构筑“三师”队伍,增强基地服务功能。实践教学团队是基地对内对外服务的主要力量,也是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团队由教师、工程师和实验师组成,面对不同的学员拥有三种不同身份:面向学生是教师,面向员工是培训师,面向企业是工程师。因此,鼓励教师和实验师利用寒暑假进企业锻炼,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也真正能起到培训师和工程师的作用。此外,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校内实训兼职教师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四是文化融合,提升校企合作内涵。一方面,在校内实训基地注入企业文化元素。通过基地物质文化的展示、环境的影响,营造仿真的药品生产、经营和管理氛围,使其具有医药行业的职业性;将医药生产、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医药行业对产品质量标准及人员素质要求,结合在实训基地各项操作规程、管理规范中,使其形成特定的制度规则;逐步成为基地教师、学生以及技术人员的行为规范,使医药企业的职业性内化于实训基地刚性规则。另一方面,在实习基地,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活动,带去校园文化,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提升了校企合作的内涵,也为实现学生与员工、教学与生产“零距离”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效

1.资源共享,搭建了“五个平台”。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搭建平台。通过与大企业稳定进行订单培养、与小企业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实现校企双赢。另外,针对大部分企业没有订单培养的需要,我校以“集散式培养”方式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由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两个月的专业综合训练,形成一定的岗位操作技能,再到实习基地进行两个月的教学实习,经过学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形成初步的应职应岗能力,再通过双向洽谈会,企业和学生相互选择就业与择业。

二是实现资源共享,为师资培养和职工培训搭建平台。实训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校双师培养“536”工程得以有效实施,构建了以教师、工程师为主,实验师为辅的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对教师进行设备操作和各类精密仪器培训,提升教师操作技能,并利用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同时,我校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举办培训班,为行业企业职工培训提供有利场所。

三是提升实践能力,为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搭建平台。学校不仅与企业合作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而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项职业技能大赛,搭建展示专业技能的平台,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职业技能得到提高。有的学生在技能大赛后直接被企业录用,学生就业渠道更加宽广。

四是融合校企文化,为实现文化育人搭建平台。文化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通过基地物质文化展示、环境布置,将医药企业职业性内化于基地的刚性制度,并进一步影响基地成员的行为和思想,形成一种柔性准则;在这一柔性准则的长期熏陶过程中,逐步形成医药类特色实训基地行为文化;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理解作为一名医药人的责任和使命,成为一种类企业精神文化。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类企业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学生的行为中,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五是实现优势互补,为促进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基地设备和人力资源,为校企合作进行科研和技术服务搭建平台。学校利用基地的仪器设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2.互惠互利,实现了“三个服务”。一是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将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以及学生就岗就业实习有机结合,使学生逐步养成职业素养、具备应职应岗能力,实现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为学生合理定位实训实习岗位,服务于学生的目的。

二是基地不仅是校企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还是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实践和企业职工培训的教育平台,是校企进行产学合作的技术平台,也是校企共同搭建的文化平台,实现了以资源共享为原则,使基地成为校企双方共同阵营,服务于企业的目标。

三是利用基地优势,为行业和企业培养更多符合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利用基地师资和设备资源为企业转化新技术、新方法,推动企业的发展,使基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好地发挥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功能。

猜你喜欢
校企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