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萍 张鑫 杨静
“公德”是道德体系中的基础层次,是与“私德”相对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它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公德是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稳定和谐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
重视大学生的公德教育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出于应对世界竞争的需要,都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公德礼仪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他们既是文明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又是社会文明的创造群体。大学生是青年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在社会公德方面应表现出较高的文明素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事实上大学生公德状况却不容乐观。在2010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的存在。这不仅反映了一个诚信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
世界各国的社会公德内容在具体文字表述上虽然不同,但是基本内容都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行为上主要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及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等。在各国文明进程发展中,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1.文明礼貌方面。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每个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自身的气质与素养。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堪忧。在公共场所,常常出现大学生衣冠不整、不扶老不携幼、不同情弱势群体、不尊重女性、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吸烟、大声喧哗等现象。黑河学院的大学生到俄罗斯进行交流活动之前都要接受培训,避免其到国外发生此类事情。
2.遵纪守法方面。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条件。我国大学生不守法、不守纪、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闯红灯、论文和作业抄袭、助学贷款不还等现象司空见惯。
3.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方面。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我们经常在公共场所及校园内,看到大学生打碎路灯、破坏坐椅、踩踏花草、毁坏文物,大学生中也存在看见水龙头开着不管、虐待动物等现象。
1.受传统伦理思想中重私德轻公德的不良影响。中国伦理文化形成了一整套注重个人德性修养和发展的私德伦理体系,主流学派儒学以“人性本善”作为伦理思考的出发点,认为个人德性的根据只在自身,孟子著名的“心性说”对此作了充分的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德性乃“我固有之”,非“外铄”也。而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思想的核心也是“独善其身”。当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仍受“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影响。心中无公共生活,缺乏社会公德也就不足为奇了。
2.受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下宗法制度的影响。回顾我国历史,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及宗法制度造成的“臣民”思想根深蒂固,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基本模式。在城市经济出现之前,农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道德关系局限于家庭、家族、朋友之间。虽然也有个人与国家的道德关系,但在中国世代相袭的宗法传统下,国家就像放大了的家庭,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就如同家庭成员与家长的关系,这种“熟人社会”的公德意识,就带有家庭私人性的特点,道德强调的是个人德性,人们在观念上是忽略社会公德的。
3.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增强了大家的时间和效益观念。但是另一方面,也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有些人心目中,金钱就是一切,为了金钱,什么道德法律都可以抛置脑后。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人们再也无法互相信任,而只能互相猜忌和设防。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大学生也正处在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敏感时期,思想比较活跃,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不加引导,不使其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其很可能形成对他人、对社会漠不关心的冷漠心理,造成自身道德品格上的缺陷。
4.当今社会公德教育也存在一定缺陷。首先,学校教育体制的弱化。学校教育的层次性和深刻性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都有德育课程,按常理来说每个人都应有深厚的道德知识底蕴,每个人的道德修养都应当很高,其实不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应试教育体制,从重视小学、初中、高中的升学率到重视大学的就业率,使得学校教育实践中形成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德育,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家庭公德教育的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大多数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家长认为子女学习成绩好最重要,节假日忙于应付各种辅导班,所有一切时间都是在为考试成绩而战,就连一些子女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父母也是全部包办,这就造就了他们普遍具有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感情脆弱、自控能力不强、自理能力差等特点,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容易发生逃课、考试作弊、打架、酗酒、赌博等现象,而且交往能力差,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心理。在思想品德和精神品格方面,父母对子女教育很少,更何况有些父母自身为人处世的做法就是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这又如何能将遵守社会公德的观念传递给自己的儿女呢?
5.我国公民道德法律化程度偏低。目前,我国《民法通则》中虽然有“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社会公德”的法律条文规定,但缺乏实施细则,司法操作有难度。当现有的社会公德只能依靠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遵守时,道德的规劝作用就显得力不从心。
1.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某一历史时期共同崇尚的价值趋向,是一个民族谋求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当代大学生公德的缺失,与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党的十八大用24个字分3个层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才能产生凝聚力。”
2.转变观念,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新方法。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高校要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在学校教育中,高校必须改变重专业轻德育、重技能轻道德的办学理念,切实将“育人为本,德育优先”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大师资投入,打造一批言行合一、真正能为人师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要真心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摒弃道德说教、强迫执行和强迫灌输等反理性的教学方法。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灌输与渗透相结合,达到立德树人。加大与大学生群体沟通交流的力度,抓住他们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引导。改变过去那种树立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的“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榜样的做法,要善于发挥身边英雄模范的典型示范作用,让大学生们认识到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用得到的。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为了更好地强化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我们可以在学校建立相应的制度,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和最后的综合素质测评关联在一起,并且建立相应的社会公德监督工作组,对于学校中发生的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引导教育,使大学生逐步改变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对于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予以鼓励、表扬。鼓励多建立一些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大学生社团,通过学校的报刊、广播、网络等传媒以及一些宣传活动和文艺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便更好地在大学生中间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和激励作用等等,最终使社会公德教育对每个人都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矫正大学生不良社会公德行为已成为社会发展与人自身发展的共同需求,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者齐抓共管的作用,使这三者形成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合力,以期使大学生公德状况有显著改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的公德建设。实践证明,只有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相互理解、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接纳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保护生存环境,保持生态文明;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