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中的教师阻力

2014-04-17 08:38范雯芩
教育与职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阻力校企院校

范雯芩

一、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中的教师阻力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经过近二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有别于普通高校,具有自己特色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是通过校企间紧密的合作,搭建出真实的技能学习环境,有效落实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双兼顾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策略,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共赢”,缓解了企业用工短缺、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大体有三种:一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学院设置的专业与企业的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基础上,供需双方达成人才培养共识,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培养计划,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协议企业就业。二是“2+1”模式。该模式把三年的专科教育分为“2”和“1”两个阶段,即前两年在校内学习,设置以理论课教学为主,以试验、实习等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第三年在企业学习,主要进行顶岗实习,安排部分专业课程。三是“学工交替”模式。即按分段式教学的方法,交替安排全日制学习学期与全日制工作学期,将学习—实践—学习的方式,往复多次。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相关研究发现,在诸多影响人才培养改革成效的因素中,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并非是同质群体,对待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存在支持、中立、反对的不一致表现。由此,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持中立及反对态度的教师,便成为校企合作模式推进过程中的阻力。

阻力的原意是妨碍物体运动的一种作用力,泛指阻挡新兴事物发展或前进的外力。就改革而言,是指制约传统走向变革的阻碍力量。美国学者菲利浦·史克雷切蒂认为,由于部分教师对改革的不认同、不适应,导致他们在教育改革中扮演抵抗者甚至破坏者的角色。对于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这种状况,人们称之为教师阻力。谈及教师阻力,很多人持悲观或抵制论调。简单地认为,教师阻力就是教师否定和阻挠校企合作,是落后、消极、没有觉悟的表现。其实,有学者根据教师阻力的表现差异,将教师阻力分为无益阻力和有益阻力两类。无益阻力阻挡改革的实施;有益阻力虽然否定改革的某些方面,但却有利于人们对改革进行反思,可转化为动力,促进和保障改革的质量。面对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教师阻力,决不能简单地在坚决压制或任其发展的态度中任选一种加以处置,而应善于辩证分析教师阻力的积极意义,尊重教师在人才培养改革中的主体地位。迈克·富兰在《教育改革的基本认识》中指出“当我们开始把冲突、多元化和阻力看作是积极的、成功来说是绝对必不可少的因素的时候,各种突破性的进步就要产生了。”①那么在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阻力究竟在什么意义上体现出特有的积极性呢?

二、教师阻力在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积极性表征

1.人才培养中存在“政策磨损”现象。复旦大学曹沛霖教授曾指出,“制度磨损”是指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结构与功能逐步偏离原有的设计目标。为此,校企合作应遵循前瞻性、长期性的教育规律,在设置专业时,将社会适应性与企业岗位性相融合,既要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较明显的顾此失彼的局面。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在学院方面,受“订单”的约束,过度迎合企业对岗位实用性的需求,最大化地从企业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计划,忽略学生的综合知识的学习,偏重于突出企业的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岗位特征,以强化岗位技能。为了让学生早日上岗操作,大大缩短学生在岗训练的适应期。在企业方面,不舍得花费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更不愿意将一些核心技术传授给学生,而是机械地重复当下岗位技能,忽视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目标趋附于“企业需求”,背离了“学院观点”的初衷,造成政策“磨损”,造成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素质口径狭窄和单一,阻碍其进一步发展。校企合作中的政策“磨损”,直接影响了教师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催生教师阻力。

2.校企合作单位准入制存在问题。企业与学院的合作主要表现为企业为学院提供实践场地、指导人员等,企业仅获得极少量的报酬。由于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较弱,无法为企业提供技术上的帮助,有些企业怕麻烦会想方设法拒绝。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不平衡现状,为此,校企合作的准入制标准一降再降。在“2+1”模式中,为保障学生1年的顶岗学习时间和实效,学院甚至委曲求全地与一些资质水平不高的企业进行合作。这类“偶遇”的企业技术指导力量欠缺。工学过程中,企业看重短期利益,置协议于不顾,我行我素,根据生产进度和规模,随机设置课程或改变学习时间。当生产量大时,视学生为廉价劳动力,不断延长工作时间,减少学习训练时间;当生产规模萎缩时,则视学生为负担,减少上岗人数和实践时间,导致学生无所事事。许多教师认为,教书育人是诚信为先,而这类合作模式无法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在情感上觉得对不起学生。参与合作模式的教师多次就企业准入制与院方反映,但总因合作单位难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由此,“往往是那些有反抗情绪的人会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东西,他们或许看到了我们从来不曾经看到的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②从这一意义上说,教师在改革中产生的阻力就不是错误的或者毫无价值的,相反却是影响改革的积极力量。

3.人才培养的支持条件不足。健全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推动教师改革的重要的“风向标”,能直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离不开制度的支持。一是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合作评价机制未同步跟进。通过调查发现,该院文科专业,如日语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中,教师阻力较明显。这是因为文科专业以人或社会为研究对象,总体上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结论比较模糊,确定的东西比较少。文科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周期长、操作性差、更注重发展潜力的特点,直接导致实训内容零散,内容和检验的标准因教师不同而不同。理工科由于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无论是实验还是工艺流程都有比较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结果易于确定和检验。而评价标准却未因专业的差异有所差别,导致教师对评价的公信度质疑。二是人才交流机会不均等。校企交流有利于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各个主体在交流中可以寻找合作的可能。校企之间的人才交流仅限少数几个专业,较多专业的教师得不到培训机会。加之教师以授课为主要工作,学院规定的授课量大,绝大部分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备课、授课,对于校企交流,只能以时间较短的访谈形式进行,长期在企业实习的形式较少。此外,由于政府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宏观的政策支撑;学校与企业的利益价值取向不同,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学院能提供的鼓励政策并未健全等机制体制因素,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4.高职院校教材的滞后性。对一所高职院校而言,所涉及的专业有几十个,课程有几百门,各出版社能供高职院校使用的实用型教材十分匮乏。不少课程只能沿用普通高校的相关课程教材。普通高校的课程教材是以知识体系建构而成,而高职课程的教材注重能力体系构建,两者大相径庭。有的教材虽然已经将本科版本中的理论加以简化,添加应用内容,却又出现理论过于简化,应用内容较少的问题,导致讲解不明,达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有的专业课程教材中没有体现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水平,学生所学的很可能是企业已经淘汰的技术,对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专业而言尤其明显。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要选用近三年的教材,但即使是最新的教材,在编制、出版等方面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出版后仍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要编写符合高职课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教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在客观上也就难免形成教师阻力。

三、弱化人才培养中教师阻力的相关对策

1.正确分析与处理好教师阻力的问题。任何改革都需要人的参与,改革的理念转化为参与者的行动需要历经较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位教师对改革工程的认识至少要经历感知阶段、尝试阶段、疑虑阶段、内化阶段和认可阶段。感知阶段是由于对改革的要求、方向不了解,教师多抱着听一听、看一看的旁观者心态驻足在改革圈之外。尝试阶段是对改革的新颖部署进行试探性的体验,喜爱与矛盾交织。疑虑阶段是在尝试后,反复权衡付出代价与改革回报之间的利益比例。内化阶段是在政策催化的作用下,心态逐步由波动走向稳定,观念由模糊走向清晰。认同阶段充分体验改革中产生的自尊、自重,主动投入到事业之中,并收获到职业的幸福。改革的特点和限度决定了教师阻力的产生是正常的现象。规划得再完美的重大变革,都会在实施过程中经历曲折,但这也是暂时的现象。“新事物总是伴随着困难一起突现出来。”③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阻力的存在也是对人才培养实施质量的检测。如果完全看不到教师阻力,极有可能存在“阳奉阴违”的软性抗拒或者欠缺理性思考,盲目迎合改革的现象,使所谓“顺利改革”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效果。因此,决不能以片面的态度而定论。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造健康有序的大环境。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协调教师阻力相关的各方利益,创造健康有序的大环境。(1)协调社会、企业、学校等合作各方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企业在自主决策、自主经营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在科学研究层面上同高等院校的合作,往往不太情愿接收高职学生的生产实习和实践锻炼,担心打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政府应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协调社会、企业、学校等各方关系,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吸引企业不断参与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上来。(2)对本地区各种专业技能型人才资源的现状与需求及时地统计及进行相应的预测,为高职院校和企业提供数据咨询、政策咨询和技术咨询,以利于高职院校科学设置专业,有导向性地选择合作企业以及合作方式。(3)利用财政资助推动校企合作。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水平,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基金”,对承担校企合作任务的企业减免一定的税额或给予其他优惠政策,对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给予其政策倾斜,对合作教育的毕业生缩短见习期,并在下厂期间给予生活补贴等。切实解决教学实习和工作实践时经费严重短缺的困难和问题,为产学双方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3.以“人才”为核心,加强学校、企业的双向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范、调整专业建设;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积极探索“开放式”理论教学与“重视能力”的实践教学,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实施个性化课程,提高教育质量。解决高职院校师资的严重不足,是弱化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阻力的重要条件。拓宽师资引进渠道,大力引进企业技术人员、技术专家担任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扶持政策,加强高职院校教师与产业界的结合,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等实践基地去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实施政策引导,加强横向纵向技术发展交流,灵活安排进修人员与时间,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使其能有机会向导师学习专业技能。以人为本,切实考虑教师的承受力,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企业学习专业技能。针对专业特点规范人才培养质量检测评价标准,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

4.组织团队合作研究,以集体的力量推进改革。加强教师间的合作能打破教师间的思想、学术、情感上的壁垒,弱化个人中心主义的消极作用,产生感召力、凝聚力和传承力,形成强大的团队推力,为化解改革阻力注入鲜活的精神动力。教研组是教学基层组织,是加强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团队。高职学院要倡导合作共进、团结提升的氛围,组织校企合作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构建、教案研讨、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经验交流等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建设。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师走出孤立的生存状况,以群体的力量共同面对改革、谋划改革、实施改革,使他们由不接受、不合作、被动表现逐步转化为自觉、主动地投身于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的改革中。

辩证分析并科学处理教师阻力问题,是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一大亮点,有利于顺利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快建立与我国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专业教育主动适应行业生产经营体制,紧跟生产科技发展步伐以及满足企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所必须正视的重要细节。通过多角度分析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多渠道改善改革环境,多路径实施改革举措,定能不断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教师阻力现象。

[注释]

①②(加)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93,113.

③(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9.

猜你喜欢
阻力校企院校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零阻力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别让摩擦成为学习的阻力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阻力不小 推进当循序渐进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