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芬
全人教育是在整合“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两种教育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既重视人的价值,也重视社会价值。①全人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人物为美国的隆·米勒(Ron Miller),20世纪末被港台高校广为运用,2000年以后,全人教育这个概念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开始出现,主要研究介绍全人教育思想,并阐述全人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1996年,台湾李亦园对全人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全面、明确的阐释,认为全人教育应包含贯通性、整全性和多元多样,充分地反映了全人教育的联系、整体、多样的观念。所谓的贯通性,意近“联系”,主张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人与自己国家的历史、与全人类的历史相互联系,这种联系的根本目的,就是把人的位置找出来,为每一个人找出自己的定位;所谓的整全性,即各知识领域的整合,意近全人教育所谓的培养“整体的人”;所谓多元多样,即充分认识人类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性,人类必须以包容和尊重的心态来看待这种多元与多样。②全人教育的基本主张主要有以下观点③:全人教育注重教育在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中的作用;全人教育强调联系、关系的作用,主张师生关系应是开放、平等、有活力的;全人教育关注开阔的人生视野,强调教育是成长,是发现,是参与;全人教育主张批判性思考,发现和创造。
我国港台高校,以各种方式明确提出以“全人教育”为办学宗旨。如台湾中原大学以“育自由思考、重责任伦理、秉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包括三方面内涵: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其次是传授知识的教育;第三就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全人教育目的在于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激发潜能开发。在此理念指导下,中原大学在教学、研究、辅导、行政与服务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人教育是一种调整各种关系的教育思潮,这些关系包括人自身各方面发展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全人教育理念有助于全面理解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更新辅导员的教育理念,改进辅导员的工作途径和方法,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促进辅导员自身成长。
教育部2006年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24号)第三条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④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各地纷纷采取各项措施。如广西设立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标准职业规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就业指导工作规范、安全教育工作规范、日常管理工作规范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对辅导员职责的误解,如“万能的辅导员”,与学生相关的一切事宜都应该辅导员去做,致使辅导员忙于日常事务,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全人教育关于人的整体、联系、多样发展的观念,有助于全面理解、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应围绕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重新予以明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落实好学生资助工作、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运用全人教育理念强化辅导员的服务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辅导员工作而言,重点是要在思想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变管理为服务,培养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全人教育开展较早的港台高校在这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如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工作以“联络、协调、服务”为宗旨,“为学生提供周详的服务及设施,以帮助学生成长,发挥其潜能及提高其学习能力”⑤。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尊重青年主体地位,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充分照顾青年特点、发挥青年优势。只有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广大青年才能焕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中国青年运动才能始终保持勃勃的生机活力。⑥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开展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实践活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员的角色要实现由裁判向导演转变,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方式要实现由单向沟通向双向沟通转变⑦。
辅导员要转变角色,要克服传统思想教育“一言堂”的方式,要善于扮演导演角色,引导学生走上“舞台”,进行“表演”,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尝试如何塑造自己,要尊重学生的观点、爱好、习惯,真诚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自身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发展和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事务活动,使学生的领导才能、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使他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要以学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为学生创造个性鲜明、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工作是引导、服务,不用管理一词。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学生全面发展概念化,过分强调标准化、统一性,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学校往往以不出事作为评价学生工作的标准,造成了学生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力求管住学生而不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忽视了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性。辅导员应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中,帮助学生提升抗挫能力,发挥自身积极力量、构建积极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积极和谐全面发展。
2.运用全人教育理念改善辅导员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全人教育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讨论从哲学层面延伸至操作层面,有助于明确学生工作的思路——从哪些角度增长学生的学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群、美、事、情全面发展⑧。
第一,为学生提供学业支持和辅导。学业指导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学生工作部门可与教师合作,在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交际能力、自信心和合作能力,开展专题学习项目研究,将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右江民族医学院于2002年开始推出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不仅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考研等各方面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还深入学生中,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消除思想困惑,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自身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感召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巩固基础、引领科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小组,参与创新研究。
第二,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在学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二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主要由心理辅导员组成。主要负责所在院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大学生个别心理辅导、心理普查、心理危机干预等;同时积极配合一级开展相关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团体心理训练活动、5.25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辅导员要将教育、服务与心理疏导相结合,耐心聆听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积极探索解决办法,鼓励学生通过各项活动,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及服务。辅导员要在就业指导部门的领导下,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辅导与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如辅导员在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应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就业训练项目团队,指导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完成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另外,辅导员可通过组织职业测评、模拟应聘、岗前培训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
第四,为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辅导员在按规范做好各项学生资助经费发放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将资助活动加以深化,将社会爱心变为学生成才的动力,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恪守诚信,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自强自立精神。
第五,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辅导员要加强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风气。注重学生参与学校事务,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领导之间的互动,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
3.运用全人教育理念促进辅导员自身成长。作为一种调整各种关系的教育思潮,全人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唤醒人对联系的认识;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应首先认识到种种联系,做真实的自我。面对学生,辅导员首先应保持自己的真实性,以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去影响学生。在全人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上,约翰·米勒认为,全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只有两个:真实(authenticity)和关怀(caring)。教师如果是真实的,就必定是关怀学生的,因为如果辅导员能够认识到他与学生的联系,就必然会关注和关怀学生。关怀是一种最真实的存在,教师关怀学生,就会不加选择地和每个学生在一起,学会与学生共处,直接参与学生生活。关怀可以使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融洽相处的学习社区。⑨辅导员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教育,并从中得到职业的自豪感、幸福感、快乐感和成就感。辅导员工作不是自我牺牲,而是生活享受;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激情创造;不是维持生计的手段,而是对学生的真实关怀。在真实(authen⁃ticity)和关怀(caring)的基础上,辅导员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培养自身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对职业理想充满希望、宠辱不惊、百折不挠;对工作拥有阳光的心态、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对学生富有无私广博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辅导员应更好地运用联系理论,建立自身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政策支持、领导支持、专业支持、家庭支持和学生支持,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建立良性师生互动师生关系,促进双方共同相长。
[注释]
①②③⑨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171,447,128.
④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www.edu.cn/20060801/3202145.shtml,2006-08-01.
⑤张黎力,成中梅.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工作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7(3):39;
⑥胡锦涛.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5/04/c_111891744.htm ,2012-05-05.
⑦刘桂芬.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0(7):79.
⑧胡卫东.浅谈香港地区高校“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