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 宇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身份建构的顺应性研究
封 宇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身份建构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语用学等语言分支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在语用学视角下,从语言顺应理论的方面解释身份建构过程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然而在对人物访谈类电视节目中的被访问者身份建构情况的研究,证明语言顺应理论可以恰当的阐释说话者在选择语言形式和策略中建构身份的过程。
身份;身份建构;顺应论
在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在其出演的小品《送水工》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我也是有身份人儿”。哄笑之后沉淀下来的是人们对身份的思考,身份是什么?为什么身份这么重要?怎样才能建构一个理想的身份?
(一)身份的定义。身份的主要定义有如下几种:身份与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1]身份是存在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系统的、具有区分性的、有意义的一整套规范。这样的规范蕴涵着身份是存在于个体或群体中的一种潜在的同一性特征,它是区别于其它个体或群体的因素、是区别群内与群外的指示项;[2]身份不再被当作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特有的一种属性,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范畴,而是一种特定的符号潜势。这些符号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因素,是一种资源。人们通过对这些符号资源进行特定的配置,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确立身份,身份的实质是施为性的;[3]身份指在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阐释和建构。社会身份指某人所属的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这一身份对于该成员来说在情感上和价值观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身份是话语参与者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5],具有多重性和动态性。[6]
(二)身份的重要性。人是社会动物,人们希望在社会中建构一个理想的身份,从而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并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同。可见,身份是人们渴求的一种东西,尤其是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兴奋而又使人可怕的时代”:经济更加灵活,技术更加复杂,文化更加多元,道德更加不确定,民族认同也受到更多威胁。[7]此外,通过社会身份的认同和建构,人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尊,还可以减低无常感或提高认识安全感,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找到存在的意义等。[8]
(三)身份建构。一个人的身份是如何得以体现的呢? Coupland与Nussbaum认为:我们属于某一类而不属于另一类人,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我们的经历,归因于我们参加的言语及社会互动行为。[9]就语言来说,在交际过程中,人们通过对语气结构、情态、人称、语调等的选择来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或者状态在认知上,情感上的态度,以此来在听话者心目中构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身份。[10]
早期的语用学家关注个体的语用行为,尤其是语用行为研究注意到语境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语用行为研究认为身份是行为性的结果,所谓“阴柔”与“阳刚”并非女人和男人天生具有的特质,而是按照历史、社会约定俗称的语用规约,反复实施言语行为,不断让自己和别人确认并加以强化,最终认可这种行为,从而成为具有“阴柔”或“阳刚”特质的女人和男人。[11]本文将从语言顺应理论的方向出发,尝试解释身份建构的过程。
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12]可以说,使用语言就是选择语言。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包括: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的意识程度。[13]
身份建构是建构某人所属的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的过程。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人自然建构身份的方式也不同。也就是说,选择语言时的语言形式和策略是不同的。下文是三段人物访谈节选,三位被访问者分别来自于政界、教育界、娱乐界。由于所属社会群体不同,三位被访问者想要建构的身份也不相同。通过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在选择语言过程中建构理想身份的,以及语言顺应理论是怎样阐释身份建构过程的。
(一)语料一是对教育部部长周济的访谈。主持人:我们看到这些孩子的笑容,我想大家都会为他们高兴,也想知道在笑容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为了这一天,我们国家付出了什么?
周济:实际上免除学杂费是整个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实际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保障机制,包含了第一要免除学杂费,第二,要保证教师的工资,要使得农村教师的工资能够吸引比较好的人才来当我们的老师。第三,要保证我们农村教师的安全。第四,还要保证它的学校基本的运转经费要能够得到保证。所以,还要包括孩子们一部分家庭贫困学生的书本费,还要保证有一部分贫困孩子的住宿费补助,这部分费用都要由公共财政承担下来。在这五年当中,我们的国家财政,公共财政要拿出2182个亿,来用于免除学杂费,作为公共经费的保证。再加上教师工资的保障和其它的,我刚才说的六项方面的经济财政保障,就是说每年将近有三千亿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主持人:刚才我们算的是大账,恐怕千家万户,西部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也在算他们的小账,这一年这一项举措的实行,给他们也带来了好处,您对这方面,对农户的家庭,一家一户的情景也有了解吧?
周济:对,从去年执行的情况来说,西部地区,我们算了一个账,这是根据统计下来的,就是每个学生,小学生大概减轻的负担是140元,中学生,初中生减轻负担180元,如果这些孩子还享受免费教科书的话,那么他能够得到的好处是210元,小学生,初中生320元。这样一笔资金对于农民家庭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开支,所以农民对于这项政策是特别的拥护。
周济部长的回答从直观上看篇幅很长,语言准确不含糊,回答直截了当不罗嗦。可见周济部长在选择语言进行回答时,首先是顺应了交际语境中的听话者。听话者是主持人,更多的是通过电视来观看的普通电视观众,因此说话人在选择语言时照顾到了这一点,语言口语化、易懂。此外,还顺应了交际语境中的社交世界。周济部长是代表着整个国家的教育机构来汇报他们在农村教育中取得的成绩,因此他的语言很准确,小到140元,大到2182个亿都回答得很清楚。除了语境顺应外,周济部长在选择语言时还做到了结构顺应。在语言语体的选择上是简洁的口语。句子主要是以长句子为主,详尽地解释主持人提的问题,这就表现出很强的顺应意识程度,原因在于主持人所提的问题得到周济部长的重视。综上所述,周济部长在选择语言时成功地建构的身份是平易近人没有距离感、对待工作认真、耐心、细心的很值得信赖的一位领导。
(二)语料二是对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的易中天教授进行的访谈。易中天本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的一位教授,和几乎所有的教师一样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中、工作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自从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人物风云”、“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讲座后,引发广泛关注。所谓树大招风,易中天的成功招来了多方褒贬不一的评价。崇拜者对他趋之若骛;批评者对他毫不留情。
主持人:为什么你现在最火,易中天的诀窍在哪?
易中天:很简单,我就是我平时怎么说话,到了那儿我还怎么说。
主持人:为什么招致那么多非议呢?
易中天:喜欢和赞成的人越多,不喜欢和不赞成的声浪也就越高。
主持人:能不能在《百家讲坛》继续看到易老师的讲座?
易中天:由雇主说了算,雇主是谁呢?观众。
易中天教授在选择语言回答提问时选择了简洁的语体、短句子(结构顺应)。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易中天教授没有直接、正面的回答是因为在选择语言回答时受到了交际语境中心理世界的影响,因为易中天对批评者们很恼火,以致情绪有些波动。同样,在面对第三个问题时,情绪仍然受影响,所以易中天教授并没有详细地解释原因,而是选择了一句概括性很强的句子,表明没有什么可说的。易中天教授在简短的回答中,已经成功的建构起了一个身份,那就是简单、直接、睿智和个性强。
(三)语料三是对旭日阳刚组合中的王旭进行的访谈。旭日阳刚是两位流浪歌手组成的音乐组合。自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后被广泛注意。两位歌手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
主持人:那个时候比如说,我不知道在农村里面,如果你那把吉他唱歌,是受人羡慕呢?
王旭:二流子。反正比我长一辈的人都说我二流子。
主持人:这话听了挺难受的。
王旭:没有,管他干嘛呀?我弹我的。我们那边经常有三四个,四五个人来围着我。
主持人:在哪儿唱呢?
王旭:在屋里头,在马路上,抱着吉他走着唱。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瞎喊,阿里巴巴都吼。
王旭在选择语言时主要顺应了交际语境中的心理世界,任由个性放纵,对语言不过多思考。“二流子”是结构顺应及顺应的意识程度的结果。王旭建构的身份就是朴实、不做作、文化程度不高、乐观。
可见,顺应理论是可以作为解释身份建构过程的理论依据的。在选择语言形式和策略时,说话者可以通过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的意识程度来建构理想的身份。通过成功的社会身份的建构,人们可以提高自尊,找到归属感和存在的意义。因此,身份建构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1]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0-53.
[2]李茹.在语言选择中构建社会身份[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5-77.
[3]熊涛.女性身份的广告话语建构[J].长沙大学学报,2008(6):79-80.
[4]项蕴华.身份建设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9(5):188-192.
[5]Benwell, Bethan & Eliazabethstokoe. Discourse and Identity [M]. Edinburgh: EdinburghUniversity Press, 2006: 24.
[6] Ainsworth, Susan & Cynthia Hard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identity: Why bother? [J].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2004, (2): 225-259.
[7]赵中建.从教育蓝图到教育立法——美国《不让一个儿童落后发》评述[J].教育发展研究,2002(2):44-47.
[8]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7.
[9]莫莉莉.话语中的角色转变与身份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9-82.
[10]熊绍丽.言谈中说话人的自我身份体现——访谈节目中指示语的视点定位于身份构建[J].海外英语,2011(12):275-276.
[11]谷小娟,李艺.语言与身份构建:相关文献回顾[J].外语学刊,2007(6):101-108.
[12]Versc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n and New York: Arnold, 1999: 55-56.
[13]何自然,冉在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90-298.
An adaptation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Feng Y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China)
Identity construction has already become the common concerned problem for Sociolinguistics,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ragmatics and other branches. However, few articles have a particular insight into Adaptation Theory to explain the course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interviewees out of figure interview program, Adaptation Theory has been proved to be appropriate to give an account of the process in which speakers construct their identity while choosing linguistic forms and strategies.
ident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adapatation theory
H0-0
A
1000-9795(2014)06-0145-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3-11
封 宇(1980-),女,讲师,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