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择业意向与就业问题

2014-04-17 07:28:00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张 贺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女大学生择业意向与就业问题

张 贺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女大学生就业难凸显,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成为高校研究的焦点。以东北地区高校女大学生为例,针对90后女大学生的新特点,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和访谈法,从个别到一般,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归纳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观念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化的“双向选择”,到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年来不断攀升,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上一年增加28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而占人数比例49%的女大生,就业的机会更是远远低于男生。相对而言,女大学生就业难、择业周期长、就业环境差等问题尤为严峻,成为当前社会及学者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90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女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做好就业准备对策。

一、研究内容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课题,涉及经济、社会、教育、家庭、伦理以及女性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指找不到工作,还指与同班或同届男生相比,女生择业时间较长、工作单位较差。结合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角度出发,就新时期女大学生择业观念与就业准备、就业结果等与男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从女大学生自身意愿来研究就业难问题,探析高校女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二、研究对象

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接近1/4的女大学生所在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方式、访谈方式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84份,总回收率为96.8%。在回收的问卷中剔除明显不合理及多处未答问卷19份,有效问卷465份,有效率96.07%。有效问卷中男大学生184份,女大学生281份。接受问卷调查学生中以大三、大四年级为主,其中三年级占40.86%,四年级占59.14%。问卷兼顾学生专业、年级分布,围绕就业问题不断修正就业的影响因素。

三、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分析

(一)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准备上整体表现出不充分

女大学生大部分就业心理准备仍然不足,调查中,要做好自觉适应社会思想准备的占23%,带有焦虑情绪的10%,信心不足的5%,过分自我肯定的6%,盲目从众心理的41%,犹豫不决的15%。在找工作中个人素质的良好与否起关键作用,26%女大学生有一定社会活动能力,10%较强的适应能力,30%有端正态度和责任心,40%有一定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二)女大学生倾向于谋求事业单位等稳定的职业岗位

在就业单位的倾向调查中,35%大学生选择学校或科研院所,20%大学生选择了银行等国有企业,16%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公务员,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选择的比例高出15%。有了稳定性才有安全感。所以,部分大学毕业生放弃了一次次机遇,而到一些所谓保险性强的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愿冒险。

(三)女大学生求职动机看中社会地位高的岗位

社会地位高职业容易受人尊重,谋求社会地位高的工作岗位几乎是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动机。在对心中最理想的职业调查中,希望从事会计工作的占18%,希望在银行工作的占18%,做教师的占8%,当老板的占7%,做白领的占21%,当公务员的占29%,自主创业的占2%,做自由职业者的占2%。

(四)女大学生择业意愿首选经济发达城市、生源地、基层就业岗位

地域意愿调查显示,在你希望就业城市中,北京9%,上海13%,南京3%,天津2%,深圳6%,大连11%,哈尔滨19%,长春3%,沈阳4%,大庆21%,黑龙江省内其他城市9%。按照被调查者家庭地域对比,选择离家近的女大学生占67%。有16%的女大学生表达了如果就业质量不高,愿去小城市的基层岗位就业、积累基层经验。

(五)女大学生的对就业待遇、专业对口的期望体现出平常心态

工资期望调查中,期待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资为1000-2000元的占7%,2000-3000元的占54%,3000元以上的占30%,没有具体要求9%。对于专业对口调查中,在意专业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是29%,不在意专业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占44%,认为随便的是27%。

四、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分析

我国强调男女平等就业,许多用人单位对已招收男女大学生也是平等支付工资,但在录用和晋升时却有性别歧视现象。调查表明,近80%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职过程遭遇过性别歧视,有近40% 女大学生有过多次因性别被拒绝经历。同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80%,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仅59.3%,而男大学生却达81.6%。在受调查未能落实单位的学生中,近7成是女大学生。调查还发现,女大学生就业质量低,女大学生工资水平要低于男生12.4%。

2.自身心理因素分析

由于女性自身局限性,个人前途与就业成为女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因素,而且压力随着年级增高有增加趋势。许多人希望谋求理想职业,又担心被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择业失误造成终身遗憾。在求职中有的对自身评价偏低,有的却夸大优势。高目标不能满足时产生失望。求职不愿担责任,缺乏独立意识,依赖父母、老师、学校。同学间比职业待遇好、收入高,导致就业期望值也越高。看到认为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好工作,易嫉妒而不考虑自身、社会、职业发展及就业机遇的因素。

3.高校及家庭因素分析

高校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脱节;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不到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存在根本影响。某些女大学生的就业观或者说是读书价值观未能与时俱进。传统就业观念的主要特点是单位本位、身份本位,即只有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单位,才认为是就业。不稳定的、临时性的、没有单位依托的工作,很难被看作是就业。

五、发挥高校教育在女大学生就业中积极作用

(一)发挥心理辅导作用

女大学生学习自我心理调适,打破求稳想法,增强竞争意识。克服自己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最大程度挖掘自己优势。学会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才能,学会平静地与人交谈,接近陌生人如何握手寒暄,如何进行开场白,如何使谈话继续和终止等技巧。不要计较别人议论,应聘中暗示自己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使自己放松。采用合理情绪宣泄和放松方法减轻焦虑。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对于生活在其中的青年女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文化修养、人格灵魂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文化建设,加强对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制度,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为毕业生服务,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女大学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实习观摩活动的组织,从丰富经验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励自我不断发现自己能力,提高自信。

(三)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素质

发挥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作用,毕业生要意识到自己即将走向社会,明确究竟可以干那行可以干什么。在决定求职目标之前,认真分析与所求职业是否适合,订立职业目标。主动考虑职业目标及现有的机会,通过参加过的课外活动和工作得到的经验,拟定求职渠道和策略。初步拟定可能的求职目标,考虑每个发展方向可能带来的结果,再对比自我评估得到的结论,看哪项工作最适合自己。要充分假期或实习期,走入社会了解职业,根据就业目标,详细掌握相关行业基本情况。努力锻炼自己的多种能力,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修养。

[1]张洁.女大学生择业意向与择业教育[J].高校辅导员,2013.12.

[2]柳晴,朱蓉蓉.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分析[J].考试周刊,2012.20.

[3]金窗爱,金喜在.女性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2.01.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ntention and the employment problem

Zhang H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China)

As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China rising year by yea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ffect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for example, in view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fter 90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using a questionnair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 from individual to general, the study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 inductive effects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employment concept

G64

A

1000-9795(2014)08-000216-02

[责任编辑:周 天]

张 贺(1981-),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53xs318。东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专项研究基金项目。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我爱的职业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