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巧智
(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杨巧智
(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受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的影响,在经济主义、科学至上、实用主义兴起的时代里,大力宣传大学的人文精神,就是对这种现状的挑战,我们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内容就是人文精神。没有了人文精神,就没有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因此,本文研究大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其实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何在?
人文精神;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就字面理解,人文精神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讲人;二是讲文化;三是讲精神,讲境界。人,是社会中的人,是可以教育塑造的人。文化,是具体的文化,历史的文化,是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精神,是一种境界、一种自觉、一种品格和一种素质,一种追求的理想目标。把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我们讲的人文精神。具体讲,就是一个人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并经过身心的实践和改造,达到了一个符合道德的境界、品格,就具有了人文精神。
今天,受升学、就业的压力、市场经济的影响,受科技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影响,大学在社会的中心和边缘地带之间徘徊,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有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危险,大学不像是一所大学,更像是一部机器、一家进行现代化生产的工厂。如果是一个进行髙效率批量生产产品的机器、工厂,大学的个性、特点就没有了,有的只是升学的纪录、就业的比例和考研的人数……大学关心的是如何更好、更快地批量生产产品(大学生),更多地得到经费的投人,更多地获得科研经费……一句话,就是更多地围绕钱去转,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大学校长的经历和痛苦都体现在了抓钱上,哪还有什么精力去认真抓一抓教育、抓一抓人文精神的建设呢?
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宣传,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大大学的人文教育投入和人文课程的管理,给大学以一定的自主权,允许大学独立地设置一些人文学科,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国学院、国学课等,就是一个好的探索、尝试。现在国内的一些大学也在尝试进行人文课程的改革,不管情况如何,开了一个好的局面。此外,实行大学教师的自由流动,保证大学教师地位的相对稳定,给大学教师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空间来进行自己的科研活动;同时,社会也要减少所谓对大学的各种评比、排名活动,减少对大学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的干扰,都是对大学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建设的支持。
还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的经费投入也应当逐年增加,减少大学校长的经费之忧。使大学教育能够拿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办法,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去宣传和弘扬我们的大学精神。
人文精神的建设体现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探索,对鼓舞人们的精神,振奋人们的士气,追求社会美好理想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的内容:以人为本、崇尚科学、追求平等、追求和谐和辩证思维。
1.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着想,群众利益无小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大学,就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关心、发展教师、学生的利益诉求。
2.崇尚科学,就是崇尚真理,就是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坚持真理,为了真理,不怕任何困难,不怕权贵,不怕鬼神,不怕误解,哥白尼、伽利略等,为坚持真理,敢于否定宗教的“地心说”、“神本位”的思想,不怕杀头、坐牢……最终将上帝赶出了人类居住的世俗政治社会,使上帝只存在于宗教社会之中。
3.追求平等,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中,人们从来就没有过平等,平等只是统治阶级的权利。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提出了平等、自由、博爱等口号,但也只是资产阶级的平等,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就从来没有享受过所谓的真正的平等的,平等成为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
在大学,我们的平等更多地体现在民主管理、学术活动、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等方面,这是办社会主义大学、办现代化大学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把大学的事情办好。
4.追求和谐,是社会主义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国家政通人和,为我们建设和谐校园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要实现永久长期的和谐发展,还需要在大学的内部、在大学的思想认识、观念创新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我认为,大学教育的和谐体现在6个方面:
(1)教书与育人和谐。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好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也就容易处理好,教书育人就和谐。
目前,在一些大学里,教书不育人,教书与育人脱节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里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方面的责任。就教师而言,不管情况怎样,都要坚守自己的职责、履行自己的使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国家的重托。要像大海里的大鱼一样,给小鱼做好示范、做好榜样。
对教师,我有三个想法:一是不想好好当教师的就坚决予以撤离,不能犹豫客气,这关系到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二是对教师要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三是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让教师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工作。
(2)管理与服务和谐。讲的是一个管理者的素质问题。我们大学的管理者有没有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如果认识到了 ,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就明白了,管理与服务就会和谐起来,学校的各种工作就会顺畅。邓小平同志讲,领导就是服务,^人民服务。何况我们的管理者呢。
(3)领导与群众和谐。讲的是领导不能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的利益, 要坚持经常深人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实现领导工作与群众的和谐,才能提高我们的领导力、执政力,人民群众才会支持、拥护我们。目前,我们一些大学领导,没有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使党群、干群的关系不是那种鱼与水的关系,而是变成了油与水,甚至是火与水的关系。这就很严重了。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领导是关键,是矛盾问题的主要方面,我们的领导必须认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力量的源泉,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主力军。
(4)规模与效益和谐。现在,我们的许多大学规模发展很大,校园也非常美丽。但规模大了,效益如何?是不是规模大了,就一定有大的效益?这都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能一概而论。规模大了,有取得效益的,也有亏损的。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就是要挖掘学校内部的潜力,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才能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5)教师与教师的和谐。有人讲,文人相轻,教师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文人相轻那是旧的传统观念和作风,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教师,决不能有那样的素质。要实现教师间的和谐,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文化、政治等修养水平,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教育我们的教师。
(6)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和睦,会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目前,影响大学生和谐的因素主要有:任性、自私、骄傲、娇惯等,我们在这些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活动,增进大学生间的联系、沟通和认可,克服大学生自身的毛病和问题,使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达到共同前进。
受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的影响,在经济主义、科学至上、实用主义兴起的时代里,大力宣传大学的人文精神,就是对这种现状的挑战,我们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内容就是人文精神。没有了人文精神,就没有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1]宋保忠,相艳.经典大学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9.
The role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Yang Qiao-zhi
(Hulunbeier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Hulunbeier Inner Mongolia, 021008, China)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economy, science and pragmatism rise times, vigorously promote university humanities spirit, is a challenge to the status quo, our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main content is the humanistic spirit. Without the humanistic spirit, there is no the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research university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is to figure out what is the humanities spirit? What is the role of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humanistic spirit; university spirit;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role
G640
A
1000-9795(2014)08-000191-02
[责任编辑:周 天]
杨巧智(1982-),女,回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呼伦贝尔学院院级项目“建设校园文化,弘扬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