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丹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4)
浅谈“疏离文本”现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张 丹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4)
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文学工作者投入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工作中去。然而文本作为文学作品的基础,却被越来越多的人忽视,“疏离文本”是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主要现象。本文分析文本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重点讨论了“疏离文本”现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并提出了如何有效解决“疏离文本”现象的具体措施。
疏离文本;中国现当代文学;引述混乱;文本研究
从对“自由人文艺观”的长期误读、对“赵树理小说”的引述混乱研究、对《红旗谱》的文学史评价定位偏颇、对“新世纪乡土小说”内容的反逻辑性等方面可以看出,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疏离文本”问题,做好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工作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自上世纪50年代初建立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1]。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学者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方法和新方向,在文学史建设和史料等外在领域都有所建树,但是却忽视了文学的构建基础-文学文本的研究。
首先,缺乏系统的文本规范,评价标准较为混乱。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标准一致以思想内容为主,忽视了艺术的表述,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上也只是凭借研究中的主观臆断,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且波动较大。以散文为例,以前是以冰心、朱自清等作家的华丽优雅为标准,以鲁迅先生的载道传统为正宗,而现在的语言标准由优美转为自然流畅,周作人、汪曾祺等人逐步渠道了冰心、朱自清等人的地位。其次,文学经典文本的匮乏。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现当代文学没有经典作品的出现,而是不合理的评价标准使得很多经典文本的得不到认可,即便得到了认可,地位也不稳固。比如鲁迅先生,被世人尊崇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家是因为其对革命的批判、对国民劣性的批判以及对政治的评价,却没有明确其在文学上的真正价值。
这种疏离文本的研究方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极为不利,最直接的表现是在文学研究中存在标准混乱和自说自话的现象[2]。如对张爱玲和丁玲的评价上,以前对张爱玲存在很大的政治偏见,现在却将她抬的很高,极力贬低丁玲。同时,受未建立明确的文学标准影响,疏离文本的研究方式还对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1.文学的引述和内容标注比较混乱
一方面体现在引述的错误上。在唐弢《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郭沫若先生对赵树理创作的《李家庄的变迁》说道‘我完全被那新颖、简朴的内容和手法所陶醉了,那儿有心的人物、新的意义、新的作风、新的天地、新的文化’。但是这段描述是有错误的,首先这几句话的评语不是评价《李家庄的变迁》,而是评价《李有才板话》的,是一种对引述的张冠李戴错误;其次郭沫若先生的原文评价是“朴素的内容和手法”而不是“简朴的内容和手法”,是“新的感情”而不是“新的意义”,这是一种对引述内容的随意篡改错误。
另一方面体现在内容和标注的错误上[3]。内容的错误上在上述已经论述过了,但是就郭沫若先生的评价,被很多的学者作家引用过。唐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现过的错误,几年后刘勇在其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一模一样的错误。可见,这些学者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理解原始文本的内容,只是对前人研究的照搬照抄,“疏离文本”。标注的错误主要体现在资料的出处和注释错误上,如在郭志刚专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漫谈》里,在对《论赵树理的小说》注释出处是“《文萃》1947年”而实际上是1946年。在标注错误上出现的资料出处错误、注释错误等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疏离文本”。
2.文章内容和评价描述缺乏真实性
随着社会对农村生活的关注,一些有关农村题材小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不过在这股“新世纪乡土”小说的热浪下,折射出了“疏离文本”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对故事内容和评价的虚假性描述上,很多作家所描述的故事与正常的逻辑相悖[5]。如在《佛山文艺》中有一期叫《带不走的金子》乡村小说中的两段描写,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农村的孩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糖,舍不得吃;刘艳看到装毛衫的盒子上写着鄂尔多斯,她知道是名牌,心想着也许只有盒子印着商标,衣服就没有了吧。这两段文字的描述明显是虚构的,且不说这部小说写的背景是近几年农村的生活现象,文中刘艳这个人物形象是有一定的文化的,不可能会不知道衣服有商标这回事。而且文中提到过孩子都电视看,怎么会没见过糖果?这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明显是作者“创作”出来的。同时,一些学者在对文学的评价上也逐步疏离了“文学现场”,他们的评价话语拒绝了文本,远离生活现状,完全凭空捏造,缺乏了一定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是属于伪评价。没有好的评价,就没有好的创作,没有好的创作,就没有好的文本供学者研究,就导致中国现当代文学越来越“疏离文本”。
3.文学史的评价定位脱离实际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中,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定位不准确是“疏离文本”现象的重要体现,在文学史评价与故事梗概上存在很大的误区[4]。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必选文本《红旗谱》为例,在2010年之前,《红旗谱》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翘楚,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但是在2010年夏天,一篇名为《<红旗谱>每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文章一出,给文学界带来了很大的振动,一些学者纷纷开始反思,重读《红旗谱》。果不其然,虽然没有每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那么浮夸,但是还是找出了一些问题。
如在第一部第三节中有一段描述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朱老忠在候车室看见一个在售票处窗口背身站着的人,朱老忠见这人有着长身腰、长脑瓜门儿扪着心窝说,嗬,好面熟的人。从文章可以看出很多问题,如这人是背对着朱老忠的,怎么能看得见这人的“长脑瓜门儿”,甚至还会觉得怎好“面熟”……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其实在《红旗谱》里,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但是目前的文学界,仍然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具有“史诗般”宏伟的气势,这显然是有“疏离文本”的。
此外,在对《红旗谱》的故事梗概进行研究时,同样发现了很多“疏离文本”的现象。如在聂远伟的《新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有一段关于《红旗谱》的故事梗概描述,讲到冯兰池派人强奸朱老巩的女儿,杀害朱老巩的儿子,使得朱老巩儿子虎子仓皇而逃。但是这段研究是脱离了文本的,文本中只提到了冯兰池将虎子绑起来,并没有杀害的意思。可见,在现当代的文学研究中,很多学者片面的强加了自己的观点,疏离了文本。
4.错误理解“自由人文艺观”
“自由人文艺观”本身是尊重学者或作家在研究的文章中表达自己情感,自由发挥的,但是近年来,很多学者却打着自由人的旗号,宣扬个人主义,批判无产阶级。如胡秋原专著的《钱杏邨理论之清算与民族文学理论之批评》中充分流露了个人情绪,以清算钱杏邨理论的名义,大肆批判无产阶级文学革命运动,文章的内容充斥着“民族主义文艺”。
同时,后来的一些学者对“自由人文艺观”认识和理解不够合理,以胡秋原的《钱杏邨理论之清算与民族文学理论之批评》和《阿狗文艺论》为例,虽然这两篇文章体现了“自由人”主义,但是却被后来的一些学者抛弃。苏汶在创作《文艺自由论辩集》时,只是节选了这两本书的部分内容,文中民主主义文艺的内容就被果断抛弃了。这不仅使得“自由人文艺观”被学者、作家长期误读,还让后来的研究者缺乏完整的文本进行研究,造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疏离文本”现象。
1.建立规范的评价标准,确立经典文学
没有经典文学的确立,就很难在文学研究中深入文本。而没有确立经典文学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文学独立评判标准的缺失,一些政治、文化研究和标准逐步侵占了文学的阵营,使得文学作品丧失了其独特的评价标准和思想意蕴[6]。以鲁迅先生为例,他在《故乡》、《孔乙己》等作品上形象的表达了在时代的交替之际知识分子的悲哀和迷惘,有很强的孤独气息,对人性的表达都是超越具体时空的,在文学的表现艺术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可见,不管是对一个文学作品,还是对一个作家,都要真正理解其文学价值,才能确立文学经典。有了丰富的文学经典,才能给文学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文本,才能解决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疏离文本”的现象。
2.树立现代先进研究意识,创立新的研究方法
方法的创新是文本研究不断深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研究人员必须改变以往将视野和方法停留在文章的语言风格、结构、表达方式和中心思想等简单的研究上,而要结合现代先进的意识,对文本的艺术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真正有效的文学研究工作者,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学创作思想观念,具备新的话语和理论,具体而言就是要将中国传统的文学批判方法和西方文学深处的批判手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文本研究工作,才能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疏离文本”的现象。
3.实现文本细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有效融合
文本细读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逐渐消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学工作者对其的遗忘,甚至否认。如一些学科毕业生在做文本细读方面的学术论文时,往往会被扣上选题内容过小的弊端而被否决,一些学术期刊上也很难看见专业文本细读类的文章。而文本细读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文本规范和经典文本的确立,因此,加强文本细读研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研究比重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脱离文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和当代整体研究的匮乏。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本身发展历史就不长,如果将现代和当代文学隔离研究的话,就更不可能发挥文本的作用了。其实从现代到当代,文体的变化、语言的演绎都有很多可以参照的经验,将现当代的文学研究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研究,不仅能解决文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逐步脱离问题,还能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工作的有效发展。
总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疏离文本”现象,主要体现在“自由人文艺观”的长期误读、“赵树理小说”的引述混乱研究、《红旗谱》的文学史评价定位偏颇、“新世纪乡土小说”内容的反逻辑性等方面上。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文学研究工作者必须创立新的视野和研究方法,建立文学的独立标准,确立经典文学,整体研究文本细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而更好的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持续发展。
[1]王燕子.文学现场的文本研究:开放性的文学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10,26(11):17-18.
[2]李艳丰.赵树理文学接受史话语变迁的文化学考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11):25-26.
[3]黄佳.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9):29-30.
[4]王彬彬.《红旗谱》:每一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十七年文学”艺术分析之一[J].当代作家评论,2010,30(03):11-12.
[5]刘斌.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9(04):20-21.
[6]戴定华.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从文本细读入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12):17-18.
Discuss the phenomenon of “alienation text” in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Zhang Dan
(Liao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Modern Service, Shenyang Liaoning, 110164, China)
Contemporary literary studies, a growing number of literary workers in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work. As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text, however, ignor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alienation" text is the main phenomenon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the text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ocuses on the phenomenon of "alienation text" in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alienation text" phenomenon of specific measures.
alienation tex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quote from chaos; text research
I206
A
1000-9795(2014)08-000080-02
[责任编辑:鲍 雨]
张 丹(1980-),女,辽宁大连人,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语文教研室,讲师,硕士,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