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军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文化是人本质的现实表现和存在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若遵循了文化的本质与规律,就抓住了教育的初衷与根据;若思想政治教育是“无视人”“排斥人”的,这个作用在本质上就被认为是“去文化”,无法促进人本质的全面自由发展,从根本上违背了高校德育的目标和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间是一种双向建构、辩证统一关系。
1.教育的源泉和结果是文化,同样教育的过程也是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实践活动之一,而文化本身就蕴含着教育,文化与教育有本质联系。文化作为人的本质活动和生命存在方式,决定着教育;教育作为规范和引导人的行为、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生存技能的活动,既是文化的产物和结果,又是文化本身的基本构成要素。文化发展进步的一般模式、运行机制、总体特点以及文化系统所特有的独特行为方式、活动规律和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必然会对教育系统产生根本性的深层次影响。同时,教育反作用于文化:对作为主体的人实施某种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对象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形成符合一定要求、反映一定文化传承特征的社会行动。教育的实施过程和实际效果对社会的文化建构、积淀和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正负效应。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文化的传承与互动。从对文化的广阔视野考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的传承,是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文化互动过程。文化离不开教育的传承和创造,具体表现为“接受文化—创造文化—再接受文化—再创造文化”循环往复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是文化成果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具体表现为“继承—创造—再继承—再创造”的理论逻辑过程。
3.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文化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就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人类精神的再造机制上,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根据人类社会不断发展需要而提出前瞻性的理论诉求,培养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要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自由不是一个终级性的目标,而是一个不断创造和超越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恰恰就体现了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独特特性,即超越性和创造性。
随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教育重心也在发生变化。根据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态势与一定历史阶段文化导向的关系可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
1.“政治导向”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高校通过明确德育目标、系统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强化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等措施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宣扬无产阶级新思想、革除剥削阶级旧观念;十年动乱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极端政治化倾向最为典型。政治导向的文化背景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表现即意识形态化。
2.“经济导向”的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兴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浸染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高校德育从极端政治化倾向中摆脱出来,在固守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开始向经济建设倾斜。政治、经济因素一方面使高校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意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工具化倾向,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宗旨在现实需求之下渐行渐远。
3.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国际化、网络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与政治、经济一样,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环境,其地位在三者之间凸显出来。一方面,体现为高校德育的界域突破,1995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年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正式推出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具有独特而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兴起,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破冰式地进入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广阔空间。高校德育内容、形式均有扩展,学校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学生德育的导向坚持政治方向、人格塑造和道德法律观念培养相统一,使高校德育的课程体系得以完整建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大力推崇并繁荣。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发展变化与社会文化的跃迁密切相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单面化倾向。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均被定位于“服务”上面。改革开放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意识形态化,其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必然不能和整体社会政治环境脱离,还要反映执政者的意志与政治需求。改革开放后,在政治功能基础上又增添了为经济服务的属性与功能。这从教育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把握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局来看是必需的。但若被动迎合政治或经济需要,其所表现出的独立性便无从谈起。从表象看,其教育的工具化结果,尾随于政治、经济形势,造成了它的变动不居;从根本看,难以保全自己的文化操守,从而变成一个没有文化性的文化事物,进而与人的本质生成和发展的目标渐行渐远。
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三者相互交织。文化要素渗透在经济、政治要素之中,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三重属性环境,而非简单意义上的三种环境。从我国高校德育现实来看,文化环境并未得到足够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融入社会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具有内在同质性及同构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要素的相互遮蔽导致教育的单面化倾向。因此,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回到政治、经济、文化三者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有可能实现。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去文化”特征。通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的“政治化导向”向“经济化导向”的转移,我们发现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去文化”特征,即三种脱离(脱离现实的社会文化基础、脱离现实的人性基础、脱离现实的人的需要)造成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去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动模式,它以行政和教育的双重权威来促使大学生被动接受被设定为真理的思想政治及文化,根本未从他们的现实需要和自我意识出发,使其难以将这些价值理想融入自身价值体系之中。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视人的本质内涵,远离人的生活世界,缺乏现实观照,割断理想产生的现实基础必将使教育走向异化。
“去文化”的本质是脱离人的现实生活、无视人的生命存在,由此失去人的精神的文化,等于截断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无法以文化主体示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从文化主体示人,就不会用它特有的文化机制来进行教育,其悖论在于泯灭了传授思想道德的文化活动中自身应具有的文化特征。
从现实社会文化背景入手,探索适应于当前状况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成为当务之急。
1.回归生活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归宿和目标也是以人为本。纵观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之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凸显乏力及不适应,根本原因在于对作为教育对象主体的人缺乏充分的理解和针对性。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对自我的尊严、权利、价值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遵循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了解和熟悉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尊重和承认他们的身心差异和个性特点,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规律性,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维护和满足其合法权益和正当需求。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远离自然、真实的社会生活,消解了思想道德的实践基础。因此,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还原思想道德的实践基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前提。
2.以先进文化育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先进文化、精神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以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前提的,教育只有坚持先进文化,才能正确处理教育中大众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以及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坚持教育的方向性,不会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失语的情况下束手无策,不会在大众文化冲击下迷失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了先进文化,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最高主旨,就是回归了真实生活世界,遵循了教育应有的文化本性。
3.建构多层次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正视大众文化的作用及影响,把握价值观的多元化特征,势必要求我们本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用多元化方法塑造和引导价值观念的形成。大学生的价值建构应当是多层次结构,是社会多元化发展、人类进步的标志。价值观教育的多层次原则明确由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从四个方面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一是“核心”,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重点”,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基础”,即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目标”,即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分层次要求和层层递进的思想也明确要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熟练掌握多层次原则,才能既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性,又充分保证它的普遍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