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意识的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性课程建设

2014-04-17 06:50李明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1期
关键词: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

李明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博士生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世界眼光和人类视角深入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分析当代世界的发展态势及其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严峻挑战,精要而系统地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重大问题的积极回应和理论主张,帮助同学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分析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从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世界眼光,拓展战略思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自2011年进行首次试验性开设,迄今经过3轮课程教学实践并结合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形成“调研形成核心问题、专题教学研究问题、对话讨论解决问题”的课程运行模式,构建基于问题意识的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研究性课程。

一、组织课程调研,立足博士生思想实际,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实际,凝练重大核心问题,这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点和起始点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①博士生在高等教育中学历层次最高,他们具有比较稳定的理论认识和思维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基础,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发现博士生关注的重大问题,是提高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前提和关键。2013年秋季学期伊始,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团队对2013级916名博士生进行了课程开始前博士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35份,回收率91%。调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攻读博士学位的目的比较明确,对博士阶段的要求比较高,对今后的个人发展普遍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个人化比较明显,思想比较活跃,但理论认识水平、政治观点等有较大差异。对于攻读博士学位的目的,选择“个人理想”的占54.4%,居首位;其次是“自己喜欢从事研究”,占50.9%;第三为“找到更好工作”,占40.4%。对自己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大多集中在“完成研究课题,取得相应成果,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和“顺利毕业,实现自身价值,做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工作”两个方面,分别为42.4%和22.9%。84.3%的博士表示对将来找到满意工作“有信心”;希望自己能够“到高校做教师”的占40.5%;“继续进行自己的课题研究,在科学上做出成绩”的占36.9%;“进入研究机构”的占35.4%。

第二,博士生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高度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希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调查显示,40.7%的博士生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41.1%关注现实民生问题涉及通货膨胀、房价调控、教育公平、医疗改革、社会保障等;22.6%关注“三农”问题;16.6%关注环境问题。

第三,博士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较高的热情和需求,对课程内容的现实问题针对性和理论分析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也有较高的要求。调查显示,课程开始前,同学们就对“中国马克思与当代”课程充满希望与期待。39.6%的博士生希望课程“与国际国内时政热点相结合”,40.1%的同学希望“增强课程实践性和启发性”“结合国内外时政讲授新思想、新观点”;11.4%的同学希望“授课形式多样化,增加视频、师生互动、讨论等环节”。

第四,博士生对重大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学习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关键问题在于怎样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相关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科学分析,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对重大问题的认识,拓展自己的理论视野,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理论水平。41.9%的同学认为这门课程中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8.9%的同学认为是“当代发展问题”。48.3%的同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走下去”;41.4%的同学认为“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

概括而言,博士生关注的重大问题集中在六个方面:为什么要用中国马克思主义来观察和分析当代中国和世界?如何看待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问题?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如何分析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思潮?怎样看待“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

二、把重大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专题式理论分析和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专题式教学,这是课程教学模式的着重点和关键点

以调查中得出的重大问题为出发点,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理论分析,寻求科学解决问题的现实答案,既是课程教学的目的,也是同学们的理论需要,将同学们关注的思想实际问题和当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形成课程教学专题,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专题理论研究,从而拓展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探讨科学解决重大问题的道路和途径,是基于问题意识的课程教学模式建构的核心和重点。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博士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与课程教材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导论:博士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如何观察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当代发展问题”“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当代社会思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等专题设置,形成教学专题及其内容结构、教学重点和问题难点,从而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以此为基点,在教学过程中完善课程专题教学,在教学团队深入研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每位专题授课教师负责本专题的内容设计,结合教学大纲进行专题内容的深入研究,撰写与专题内容高度一致的专题研究报告,并凝练和设计教学方案,制作专题教学课件。

博士研究生已经在大学和硕士阶段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方法,他们理论思维和问题意识强,对重大问题思考的探索性、研究性、前沿性也更强。只有采取对重大问题在“问题的历史考察、当前的研究现状、科学的解决思路”三个层面上“深入、展开、讲活、透彻”的专题研究式教学,才能既满足博士生的理论需求又满足课程发展的要求,才能引导博士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开放性讨论和发散性思考,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紧密围绕现实重大问题,通过对话讨论,深化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和科学认识,这是课程教学模式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对话理论认为“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②对话的目的在于“真正地、流畅地对真理进行交流”。③将对话理论引入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教学,就是在问题意识导向下,围绕思想政治理论的重大问题,课堂师生真正实现精神相遇沟通、价值意义生成的教学过程。

从博士生思想状况调查可以看出,同学们既对现实重大问题高度关切,又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和老师、同学及相关专家进行平等讨论互动交流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仅仅是接受一个对这些问题既定的、预设的、唯一的答案。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就是基于对话的一种教育原则,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达致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作为课堂教学环节,其基本方式包括专题教师专题讲授、课堂同学撰写专题论文、组织小组专题研究、课堂小组汇报讨论、安排专家专题报告、完成课程研究论文。

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对话教学,既要坚持师生平等讨论,真诚对话交流,又要坚持政治性、学术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坚持政治性,就是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分析和回答,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正面回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澄清是非。与学术性和实践探索性相结合是注重对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学理阐释,注重把握学术前沿问题,厘清中国解决当代世界和国内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政策依据,全面分析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从而帮助博士生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扩大知识视野,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思考问题的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增强课程吸引力和针对性。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④通过课程教学活动探讨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重大问题,从而提高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的政治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在课程开始之时教师就应要求同学们提出按照课程研究问题的方式选择一个重大问题作为研究论文选题,随着课程的展开进行课题研究并同步进行论文写作,在研究写作过程中参与课堂对话讨论,将自己的学术观点与专题教师交流探讨,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特别提倡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研究现实重大问题,体现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强调遵守学术规范,科学全面地分析当代中国的重大实践问题。

问卷调查显示,同学们对专题式教学的认可度为90.2%,对总体教学安排的认可度为88.5%,对教学实效性的认可度为82.9%。教学实践说明,通过“提高课程问题意识,调研形成重大课题,教学团队专题授课,共同研究开阔视野,师生对话讨论交流,理论提升实效增强”的教学环节,构建基于问题意识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专题式对话教学模式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改革和创新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途径。

[注释]

①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②③(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20.

④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

猜你喜欢
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