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军 王建 葛立杰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2010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根据“卓越计划”实施目标,各参与高校需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使培养的人才适应未来工业界的需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局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工程职业道德等素质的重要任务。实施“卓越计划”,制定学校培养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革新,不可避免地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纳入到统筹范围之内。但是,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无论是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从实践教学的落实以及企业培养等方面,都无法适应或没有准备好适应“卓越计划”培养的要求,考虑到这些因素,为了更好地配合“卓越计划”的实施,我们站在全局高度,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出发,超越“专业教育”的狭窄视野,在“素质教育”框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并实施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是以“卓越计划”为背景,为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有效性,从整体和系统角度出发,在重置课程体系(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分散到1~5学期上)的基础上,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个联动的培养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交叉衔接,以完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任务,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素质和能力基础。其中,在课堂教学阶段,鼓励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方式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素质;同时,督促教师做实实践教学和企业培养阶段的培养任务。通过三个课堂的有序展开,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永续培养目标。
“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个课堂的培养是依次并交叉逐步展开的,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的重置、研究型课堂教学的展开、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企业阶段的素质培养等。
1.课程体系的重置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是落实“卓越计划”各项改革和创新的前提和基本点。课程体系改革牵涉面广,是一项需要涉及所有教师广泛参与才能完成的系统而细致的工作,因为要打破传统思维和原有课程体系,不仅会受到来自教师的抵触,还会受到原有政策、法规的约束,改革难度和阻力较大。自2009年以来,我校教务处克服阻力对传统专业课程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和重构。实行弹性学分制,构建了分阶段实施的“3+X”课程体系。学生前3年实行两学期制,所学课程分为文化素质教育群课、基础教育群课、专业平台群课、专题选修课群四大课群,总学时控制在2400学时内,此外还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及军训、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各类课群占总学时的比例大致为:文化素质课群占到5%左右,基础教育课群占到55%左右,专业平台课群占到30%左右,专题选修课群占10%左右。并且,教务处联合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社科院)对院里所涉及的文化素质课群、思想理论教育课群等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重构,由原来的1~2学期开设变革为1~5学期开设,课程体系的重置改革兼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永续性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2.研究型课堂教学的展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我校社科院在所承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通识教育课程中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方式的改革。从2007年开始,我们首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中开始试点,提出并实践了“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研究型教学方法,实践效果较好,之后,学院在所有开设的课程中进行推广。“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依据“问题解决”的思维规律,创设问题情景,要求学生建立研究小组,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及生生、师生互动等方式,达成师生、生生间辩难、研讨、探究结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规律,在授课的各个环节中以问题为基轴、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同时,对学生的成绩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形成性评价方式给定学生的成绩。通过进行研究型教学方式的改革,我们发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素质和能力,交流、协调、合作的意识和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通识教育中研究型教学的开展与专业教育相互配合,取得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3.课外实践的有效实施。理论教育与文化认同归之根本乃为实践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判断理论正确与否,也才能真正达到去伪存真、自觉认同与接收。长期以来,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学习,社科院配合校团委、学生处组织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先进人物给学生介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成果,畅谈工作、人生的体会或与师生开展直接交流和研讨;结合专业实习到实践教学基地直接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调研工作;结合暑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创建和指导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并开展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调研河北”“挑战杯”等国家和省级创新实践活动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13年起,我校社科院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纳入学生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一年级暑假进行,时间为两周,计2学分。为避免实践教学流于空泛,社科院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纳入到社科院课程管理系统当中,由主管教学副院长和各部主任统一领导并负责落实,同时,我们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方式。另外,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学校每年在社科院教师批改调研报告的基础上,按1~1.5%的比例评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生优秀社会调研报告”,推荐到学校申报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并将好的调研报告整理成文集出版。丰富多彩并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及合作等诸多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为今后进入企业实习积累了经验。
4.企业阶段的素质培养。实施“卓越计划”,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校企联合培养学生,要求企业深度参与对学生的培养,包括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编写专业教材等,通过双方共同努力着力培养学生具备高超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质。自2003年以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大的系统改革,逐步形成了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企业需求的“3+1”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是指学生入学前三年基本完成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1”是指在第四年进入企业,结合工程人才培养特点,“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在企业实习阶段,为保证学生培养质量,首先,可以建立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和学校带班导师),企业导师除了培养学生工程知识和能力外,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养成良好的工程素质。有的企业还建立了师徒制,要求优秀员工与学生结成师徒对子,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并定期进行“优秀师徒”的评选。学校带班导师(专业教师担任)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动态,和辅导员一起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其次,根据学生实习的单位、岗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5~10人一组),设立专职小组长,要求学生不定期召开小组会,及时进行心得交流,并建立小组长定期汇报制度。另外,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及导师共同评选出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员,邀请优秀学员回校与在校大学生们进行恳谈、交流。同时,还适当组织在校大学生去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上述措施获得了企业和学生的认可,极大提高了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年来,我们的学生屡次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第三课堂)是三个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环环相扣,将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实做好,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第一,关注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企业培养”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改革作为实施“卓越计划”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配合高校根据国家未来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具备思想理论素质、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工程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改革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的大系统,根据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顺序,将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第三课堂)看成是三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动态、可控的子系统。其间,要求教师必须做实三个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最优效果。这种改革可以丰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第三,实现了教学相长。三课堂联动培养机制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和敬业精神,还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好的职业素养,更要有学习掌握先进专业知识的热情和能力。通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发掘学生潜能,在与学生进行的密切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