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林院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思考

2014-04-17 06:50马骏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1期
关键词:农林文明院校

马骏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生态文明要从加强制度建设的层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愈发重要和紧迫。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正从公民环境宣传教育的基础阶段逐步过渡到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的高等教育阶段,高等农业院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应结合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农林高等院校教育发展规划新的重要内容。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遵守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教育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和代际的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对自然重新审视的文明,有别于人类因生产力落后而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原始文明。人类与自然最原始、最基础的关系恰恰体现在农业上,农业的进步侧面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在吸收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树立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并把教育提升到改变整个文明方式的高度。高等农业教育一方面通过科研服务、知识创新,为农业发展注入高新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业发展体系中处于引领地位;另一方面,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人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以往以征服自然谋求生存的思维方式,注重利用自然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已经构成社会发展的必要内涵,生态文明教育更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1.切合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期,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道德明显有别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本位道德,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通过开展生态德育,青年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具备正确的认知,在处理个人、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问题上能够遵循基本的道德准则与规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促使下,生态德育既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德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2.切合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求。我国正处于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期,急需一大批掌握现代农业发展知识的创新型人才。然而,农林高校、农科专业受传统观念影响,生源总体不足,质量总体较差,存在着农业人才短缺和农科类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局面。农林高校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发展现代农业应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利益导向,而不是让农业生产者为了一味追求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而大量使用化学品。农林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人员的主阵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具备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人才,是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达到的目标。

3.切合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契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食品、环境的要求必然要求改变以往依赖工业化的生产模式。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和环境问题,一方面促使政府完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农林高等院校扮演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角色,进行农业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是农林高等院校的生命线,抓住生态农业发展的契机直接影响农林高校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只是生态文明在生产领域的一种表现和运用,农林高等院校在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研发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凭借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的力量教育青年学生树立、践行生态文明观,使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有效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反思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培养对象身上,目前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生态伦理观等生态文明素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生态知识普遍缺乏。当前,大学生对生态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生态环境意识不强。2008年,黄香就华北五所高校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对生态文明缺乏了解,观念十分淡漠。近年来,随着高校环境教育的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上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和自我判断不尽如人意。

2.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有待加强。长期以来,高校道德教育主要围绕学生要尊重他人以及要对他人、社会承担责任展开,忽略了教育学生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命体并承担责任。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在生态责任方面容易受到感性认知的影响,缺乏长远的考虑和责任意识。

3.生态自觉的行为能力不高。2011年,沈俊花对重庆市六所高校关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方面的调查表明,生态环保理念没有完全转化为自觉行为。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上,大学生较少自主联系生态保护,有选择性地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比如不重视网购产生的包装垃圾、开展集体活动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等,而对于集体公益性环保行动却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存在的问题有多方面原因,既有社会、家庭原因,又与高校教育密不可分。在高校教育环节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局限于政策宣传,不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实践教学、情景教学的管理不到位。第二,专门教授生态文明知识的师资队伍不强,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直接加剧了学科间发展不平衡。第三,生态学知识普及面不广,受专业课程限制,非农林专业的学生接受专业生态教育的机会少,涉及生态文明的内容未被单独纳入课程考核体系。第四,生态文明教育内容零散、不系统、不连贯,学生掌握程度低,实用性不强。

三、构建高等农林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效机制

农林高等院校在教学环境、学科资源、人才培养上有独特优势,构建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育路径的拓展三个层面着手。

1.目标:培育理性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针对环境教育进行了诸多创新,高等农林院校在此基础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让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意识,而且以塑造理性生态人为落脚点。建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初级目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所能达到的最直接效果是使学生了解生态知识,树立生态观念,进而在生态哲学、生态科学、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等方面系统形成生态意识。人的生态意识能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而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建构完整的生态意识将极大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理性生态人是在完整的生态意识基础上实现人对生态文明知、信、行的有机统一,将生态意识融入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把生态发展作为人们对美的一种必要共享。塑造理性生态人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扩充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使大学生从社会人、经济人发展为生态社会人,将生态文明融入人性中。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未来以理性生态人的身份参与、主导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将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终极目标。

2.内容: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体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包括生态科学知识、生态经济理论、生态伦理观念、环境法制教育等方面,涵盖大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权责意识、自身修养和社会实践等不同层面。高等农林院校教育以此为范畴,结合农林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发挥优势资源,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第一,以生态科学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意识。高等农林院校中的农林学科是生态科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是人们依靠自然发展生产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要基于人与自然的经验总结和科学认知,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确定位,保证人类活动和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以生态经济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经济思维能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纳入更多的自然环境要素,并利用利益杠杠机制自发诱导人们持续性地配置自然环境资源尤其是稀缺的生态资源,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则,让具有趋利性的人类活动沿着生态文明的框架推进,以最为现实和有效的方式实现生态文明。当下,现代农业注重运用生态技术发展生产,改变了纯粹靠生产要素僵化投入的生产方式,更多从无公害、绿色环保的出发点发展生态农业。第三,以生态伦理观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德育的关键是要让大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个人的道德意识,赋予生态道德责任,使大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纠错的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生更需要牢牢树立生态伦理观,改变纯技术理论的思维,不仅仅关注农产品的数量,而且要强化农业生产的质量,避免因技术的滥用而导致无可挽回的生态破坏。第四,环境法制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环境权责意识的重要方法。环境法制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不能为”,明确违反环境法律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违法收益,进而“不敢为”。目前,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比,农业领域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仍然存在诸多空白,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生要通过环境法制教育,形成环境权责意识,在日后参与农业生产发展时提出更多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途径:构建立体式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高等农林院校要利用农林办学资源构建立体式教育体系,通过多种途径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第一,在本科专业教学体系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本科专业教育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加大环境科学、系统工程、环保科技等有关生态科学知识的比重,并探索生态学科考核评估办法,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态科学,进而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农林院校可以利用已开设的农林专业课程如农业生态学、农业机械学、农业经济学、食品营养学等,将生态科学知识贯穿于农业各专业学科和领域,既强调内容的差异性又注重生态价值观的同一性。第二,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彰显生态文明素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侧重于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高等农林院校一般以农林科学为优势,但随着近年来高校办学的快速发展,众多农林院校还开设了众多非农专业,甚至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高校。为有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还需针对非农专业学生开设包含更多生态科学在内的选修课程如绿色农业、花卉观赏课程等,以学生的兴趣为着力点,让学生接受生态文明理念,进而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第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目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是除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以外的又一重要教学载体,不仅涉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教学过程中既离不开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也离不开对现有国情的分析。生态问题也是当前我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发展转型阶段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可以向学生讲解农业、农村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指明生态发展之路,进而加强生态文明德育。第四,以环保社团、校园社区文化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内存在许多类似环保科技、爱护小动物等公益环保类型的学生社团,发挥它们的作用,吸引更多大学生实地体验环保志愿活动,探索学生的自我教育模式,这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有效方式。另外,要从营造文化氛围的角度切入,将生态文明融入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服务中。农林院校具有天然的优势,其校园建设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通过以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也可以有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第五,积极构建网络化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我国近几年局部地区频繁发生的沿海赤潮、城市雾霾等生态事件,通过网络信息传播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构建网络化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既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又极大推动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和发展。农林院校在研发农业新技术尤其是农产品销售经营管理上,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如可溯源生态农产品、农业信息超市等。网络化的生态文明教育缩短了教与学的距离,降低了传统教育成本,促使生态文明理念更普及、运用更为广泛。

猜你喜欢
农林文明院校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对不文明说“不”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