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014-04-17 06:50古广灵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1期
关键词:应用型协同育人

古广灵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synergy)一词来自古希腊语,原意为共同工作(joint work)。1971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Hermann Haken)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并于1976年发表了《协同学导论》,系统论述了协同理论。从协同学理论和国内外协同创新的实践来看,所谓协同创新就是围绕创新的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助、互相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①高校要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校协同育人。

二、协同创新视阈下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审视

现有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如培养理念、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千人一面,培养制度的刚性和培养质量评价的个性被忽视,等等。

(一)培养理念存在偏差、缺失

教育教学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贯穿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指引人才培养活动的方向,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构成要素。②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育人理念严重弱化,大学工作重心严重倾斜,背离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③这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相矛盾,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目标偏移。

(二)培养过程单一、呆板

培养过程包括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实行的学科专业教育,培养过程注重规范,培养模式注重整齐划一,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尽管近年来不少高校对培养过程进行了改革,但没有实现根本性的突破。目前,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设置的重复率较高、趋同现象严重,且大部分学科专业调整表现出同一趋势,专业设置未能对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没有体现地方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缺乏自己的特点,存在培养目标趋同、服务面向趋同、人才规格趋同等问题。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甚明确,导致人才培养供给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实际需求之间出现失衡。在课程体系上,知识跨度不大,专业性过强,理论性有余而实践性不足;在教学内容中,注重传授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关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继承而不是创新;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往往被视为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能力,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拘囿于课本内容,没有独到见解,从而缺乏批判意识。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④

(三)管理制度刚性、整齐划一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高校实行柔性化、个性化管理,目前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⑤诸如,教学管理制度细致但刻板,制约了教学创新工作的合理开展;教学管理方法封闭、硬性,不利于创新教学的开展;教学管理重常规管理轻学术管理,不利于新思想、新思维和新观念的建立,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重视过程影响质量指标,忽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诉求,教学评价体系重数量轻质量,教师职称评价时重科研数量轻教学质量,学生评价重结果重知识轻实践轻过程、重个人成就轻合作成果;等等。这些不利于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创新研究和创新学习。

三、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树立地方高校办学新理念

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要求打破壁垒,实现跨界合作、资源共享,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大学是协同创新的主体,为此,在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要树立新的办学理念。

1.树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的理念。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入推进协同育人。通过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企业资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规格,将各种资源转化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及提高教育质量的催化剂。建设一批本科人才协同培养创新示范区,在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行业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以及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开展协同培养、联盟共建等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实行协同育人。

2.树立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质量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独立选择、自我探索和创新,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要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

3.坚持内涵发展、特色立校的办学观。坚持特色立校办学观,不盲目攀比、简单盲从,而要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丰富拓展比较优势,实施错位发展策略。以机制、体制创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抓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着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宗旨,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的关键点、热点,在办学层次、专业建设、学科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与地方产业对接,为地方培养适用、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地方高校应遵循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全面质量观,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层次、多类型需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充分调研省内外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充分听取广大教师、毕业生、用人单位和行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地方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需要,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树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理念,增设跨学科课程和课外创新学分,把创业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通过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急需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备多元知识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2.创新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按照“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的原则,分行业、分类型、分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多方联手,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评价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构建“专业+企业+项目”嵌入式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工学结合”“校企产学合作3+1”“创业创新型”以及“国际合作”等模式。同时,主动引进企业资源,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共同指导学生,激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按照“产教融合、专业对接、课程衔接”的思路,采取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职授课,联合培养学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

3.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设计。加大应用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力度,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鼓励教师研究课程,构建适宜于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鼓励教师将科研信息带进理论课堂,将科研成果引入教案、讲义,将科研项目嵌入实验教学,以科研活动带动学生的第二课堂。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进校校合作,开发体现专业领域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课程,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放共享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中心”和“课程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方位、网络化、信息化、开放式课程管理,建设一批能够反映地方产业特色的、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特色教材。

4.强化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地方高校要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着眼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业意识的教育,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全面推进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构建和完善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实验教学和自选实验课题的研究,创造性地开展科技与创新实践。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各专业学生要修读跨学科课程学分,强化文理渗透,扩展学生知识面;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方面,应设立若干创新学分。同时,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业宣讲、举办创业沙龙、模拟企业管理和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利用教学、科研、校办产业等资源,出台学校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措施,建立创业实践和孵化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品质和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5.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坚持“实践性、开放性、共享性”原则,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布局,积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政府等部门合作,探索共建、共管集专业教学、学生实训、技术研发和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综合性产学研基地,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遴选建设一批成效显著、受益面大、影响面宽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在加强内涵建设、成果共享与示范引领。

(三)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对接地方产业发展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特色发展、科学定位、整体优化、互为依托的原则,适时进行专业调整,不断优化专业的层次结构、规模结构和类型结构,使其符合学校定位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学校办学目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采取新建、优化、淘汰等措施设置专业,专业建设应坚持需求牵引、注重应用、彰显特色的原则,逐步构建适应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多学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体系,加强国家、省、校三级特色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特色专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应与服务地方产业对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广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共同申报研究课题、联合共建建立实验室、建立产学研联盟和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多种方式,共建一批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和高科技经济实体,形成多个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点研究领域为主导的科研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推进“校区、校企”联动,主动与政府、企业合作,积极参与地方重大工程建设、企业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以及各级政府决策咨询等方面工作,搭建与地方产业体系相匹配、与地方经济社会就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链条,使地方高校成为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要阵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智库。

(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1.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地方高校要积极推动开放办学,加强交流与协作,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与地方知名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行业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基地等合作开放平台,充分利用地方产业资源,构建“专业+企业+项目”嵌入式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紧紧围绕强化基础、注重素质、突出实践、促进创新、提高能力、鼓励个性、体现特色的理念,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多模式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依托高水平大学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探索校校协同育人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探索校所协同育人模式;依托学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探索校企(行业)协同育人模式;依托区域内的政府机构,探索校地(政府)协同育人模式。同时,探索创新实验班、校企联合实验班、卓越工程师班、国际化大学生交流培养等模式,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2.实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开展现代大学治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瞄准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的深度融合,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探索建立适应地方需求的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协同创新模式。理顺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创新人才管理、岗位聘任、绩效考核、激励制度、效益分成等多方面的管理制度,打破行政壁垒,合理配置资源,推动资源共享,构建创新平台,实现创新资源与要素的汇聚与协同,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模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健全的团队运行机制。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尤其是教学名师为带头人,建设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协同开发,促进开放共享,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体验式、项目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总之,在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发挥优势和特色,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研究,积极推动协同育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注释]

①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6):24-25.

②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78.

③展涛.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7):9.

④⑤方丽.协同创新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选择[J].江苏高教,2014(2):108,108.

猜你喜欢
应用型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