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 岩 李 刚
(1.江苏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江苏徐州 221116;2.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可见,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引导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创业初期会面临缺乏职业训练和社会阅历、难以准确考察项目的市场适应能力、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认识不足等诸多困境,而大学生创业之初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资金缺乏[1]。目前大学生创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家庭资助、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及政府资助等。由于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政府资助的限制条件多,办理程序复杂,一般的大学生创业者很难获得资助[2][3]。而多数大学生创业者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家庭资助的力度也有限。可见,创业初期资金不足是大学生创业者遇到的最大困难。因此,高校成立创业基金,使大学生更容易地申请到启动资金,能够助推大学生在创业成功之路上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当前,政府设立的创业基金有相应的财政支持,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的资金也十分充裕。相比之下,高校创业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资金额度也相对较小。
高校创业基金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高校自筹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专项资金;二是校友会或校友个人无偿捐赠的资金;三是企业或社会机构无偿捐赠的资金;四是基金资助项目的回收经费等;五是基金的存款收益等其他合法收入。
高校创业基金的五个主要来源中,存款收益的前提是基金有较大的规模,按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也是相对较少的;基金资助的项目能够创业成功,并且有稳定收益的企业也有限,能回收的经费额度也不会很大。所以,高校创业基金运营初期主要依靠高校自筹的专项基金,校友们捐赠的资金以及企业或社会机构捐赠的资金。其中,校友会或校友个人无偿捐赠的资金通常是高校创业基金的最初资金来源,在此基础上拓展基金的筹集渠道,形成较大的基金规模,是高校创业基金持续良好运营的基础。
高校创业基金大多来源于学校专项基金或校友捐赠等,由于筹资渠道少,一般基金规模较小。这就要求基金资助对象应该是那些额度较小、风险较小的创业项目。这对大多数选择普通生产服务项目的小微企业作为创业对象的大学生,具有很好的帮扶作用。
高校创业基金从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对小微企业的资助。高校的创业基金申请门槛低,使创业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申请到资助资金。
保值增值是基金良好运行的基础,高校创业基金也不例外。高校创业基金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保值增值:高校每年筹集一定数额的资金注入创业基金;寻求新的捐赠资金注入创业基金;扶持、投资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企业,获得增值性的回报。
高校通过自筹资金和接受校友、企业的无偿捐赠获得最初的资金,成立高校创业基金。高校创业基金管理机构对大学生提出的创业项目进行新颖性、合法性、前瞻性、发展潜力、盈利能力、风险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确定资助项目,投入创业基金。被资助学生创办企业后如果经营不善,则联系企业经营专家提供企业公关、市场开发、产品或服务推广、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改善不良的经营局面,如果仍然没有起色,则企业倒闭,学校投入的创业资金作坏账处理;如果发展良好,学校创业基金管理部门则帮助创业学生联系大型企业进行项目参股及产学研联合,联系风险投资机构进行风险投资,联系银行为该企业提供贷款,为其扩大经营规模提供资金保障。大学生自主创办的企业在运营良好阶段,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返还学校资助的创业基金,并在能力范围之内向高校捐助创业基金,成为高校创业基金后续资金的来源之一。学校持续投入的自筹资金、外部后续捐赠的资金是高校创业基金持续发展的另外两个重要资金来源渠道。
高校创业基金因资金额度有限,必须对申请资助的创业企业进行分类,应重点支持普通生产服务创业项目。
对于申报创业基金的普通生产服务创业项目,要优先考虑具有创新性、合作性和可复制性的项目。在市场竞争中,大学生创业多选择引入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的项目。这类创新性相对较低的项目,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也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企业在注册成立、产品服务开发、目标市场开拓、日常管理运营等方面都要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因此,将团队合作作为一项指标,能够引导创业学生加强团队协作。任何企业都要发展壮大,大学生自主创办的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快速成长的路径是连锁加盟,申报创业基金的项目如果在选址、管理、产品开发和推广方面具有可复制性,那么这样的项目一旦成功,将能够以成熟的模式快速发展壮大,可以通过吸纳本校学生加盟、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同类项目的创业。
高校创业基金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理想,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着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因而,通过评估的创业项目,即使没有自筹资金,也应获得全额资助。高校创业基金对创业企业资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无息借款方式。高校创业基金先期为企业提供70%左右的资助资金,使企业能够维持基本运转,经过一定时期(三个月左右)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再将剩余额度转入创业企业账户。资助资金的使用期限以3-4年为宜;(2)银行贷款贴息方式。对于成功度过创业艰难期的大学生创业企业,通过担保获得贷款、高校创业基金贴息的方式,为其争取更多的外部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3)股份制方式。将创业企业分为若干股份,其中创业者以人力资本入股,高校创业基金以资本金入股,根据高校创业基金的宗旨,其入股比例以不超过50%为宜。
高校创业基金是为创业学生在创业初期提供的使用资金,当企业进入稳定发展期后,高校创业基金管理机构可以邀请专家协助企业细分市场,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为创业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应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估,并根据其结果适时退出。一般而言,运营良好的创业企业在2-3年左右可以实现盈利,为了其现金流更加稳定,可将期限放宽到4年期。
依据进入方式的不同,高校创业基金退出方式也有三种:(1)无息借款退出。以每次创业资金注入时间为起点,第四年要求企业按时将资助金额汇入高校创业基金账户,对于有实际困难的创业企业,可以由受资助的学生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实行分期返还;(2)银行贷款贴息退出。根据与银行的协议,到期停止贴息,确实需要继续贴息的企业,由受资助的学生提出申请,经高校创业基金管理机构批准后,可适当延长贴息时间,但延长时间不超过5年;(3)股份制方式的退出。创业企业可以回购高校创业基金持有的股份,也可以由双方同意的第三方购买,使得高校创业基金成功退出。对于有前景的创业企业,双方有意愿继续合作的,高校创业基金可选择继续持股不退出。
高校创业基金资助的创业企业不能做到全部健康发展,其中多数企业有经营失败以致倒闭的可能,会出现资助资金无法收回的现象。因此高校创业基金成立初期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注入,才能保持其规模,从而有助于持续资助有创业需求的学生,调动其创业热情。
高校创业基金的后续投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高校每年自筹固定经费注入。高校创业基金帮助本校学生创业、带动其他学生就业,能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因此高校是高校创业基金的受益方之一,有义务维持创业基金的发展、壮大。高校可以通过创业基金预算的形式每年注入一定资金,作为高校创业基金创立初期的稳定收入;(2)引导校友等捐资。高校可以通过校友会,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动员校友捐资;也可以和社会机构、用人单位合作,通过冠名、优先专场招聘的形式吸引他们捐资高校创业基金;(3)创业成功企业的捐助。创业成功发展良好的企业,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归还创业基金,并进行有能力的分期捐资,充实高校创业基金。
高校创业基金是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具有资助额度有限、进入门槛低、保值增值性三个特点。其运营模型涉及基金成立、资助项目选择、资助项目发展以及基金的后续资金来源等多个方面,是个全过程的开放系统。
创新性、合作性和可复制性是高校创业基金申报评估要着重考虑的三个因素。创业基金进入创业企业可以通过无息借款方式、银行贷款贴息方式、股份制方式等三种方式;根据创业企业的成长状况以及进入方式合理确定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高校每年自筹固定经费注入,引导校友等捐资,创业成功企业的捐助是高校创业基金后续资金的主要来源,可以保障高校创业基金持续、健康发展。
[1]陈浩凯、徐平嘉:《印度和美国的创业教育模式对比与中国的创业教育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9期。
[2]李玉娟、魏占宏:《大学生创业公益基金的可持续性研究》,《经济论坛》,2010年第10期。
[3]陈成文、孙淇庭:《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