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荣
(嘉应学院 教务处,广东 梅州 514015)
中华古代传统文化极为看重人品的修养,因而不管是在儒家经典还是道家的著述中,都有关于勤政廉洁的警句。而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客家文化,则更加强调个人的道德涵养。所以在近代客家乡村精英中,很多人从小接受客家祠堂教育,熟读儒家经典,深谙其中的精粹。儒家创始人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18-19这里所说的“行大道”,对为官者来说就是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就是要求为官者要志存高远、抱负远大。“民为邦本,本固邦宁。”[2]简言之就是“民为本”,而对为官者来说就是工作上的行动指南,就是要求为官者要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要甘当人民的公仆、群众的孺子牛。“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1]116-119从字面意思看,乾元是创始天地万物亨通的起点,乾卦开始生出万物以最美最利的功能而利于天下,但却不自说所有利天下万物的功绩。但“利天下”对为官者来说,就是政绩上的最大追求,就是要求为官者要坚持克己为公、勤政廉政,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曾用“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概括个人的从政心得,认为自己坚信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一个想要成大事、想要有所成就的人,要坚持的是以民为本,即以人民的需求为根本,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解决人民所需;利天下,而非利己,真正有所成,能有所成的人必是有利于广大人民的,而非为自己的利益所追逐的人。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的是汉文化海纳百川的结果,不妨用“老子骑牛行大道,孟子轻君民为本,墨子摩顶利天下”来高度概括其文化渊源。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分支,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故若将“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作为客家先贤邓缵先廉政思想的写照,笔者认为同样精确到位。本文拟借助邓缵先留下的两部史志和三本诗文集①《续修乌苏县志》(1920年)、《叶迪纪程》(1921年)、《叶城县志》(1922年)、《毳庐诗草》(1924年)、《毳庐续吟》(1928年),得益于黄海棠、邓醒群点校之后于201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充分借鉴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从三方面予以分析和论证,探索其廉政思想应有的价值及其留给当代的启示。
邓缵先从小接受客家文化熏陶,对儒家文明主张的“行大道”深有感悟,因而在自己年过半百之后依然选择远离家乡到边疆任职。1915年7月,47 岁的邓缵先主动要求派往新疆任职,他廉洁从政,勤政为民,是民国时期援疆干部的楷模。他在事关国家分裂、国土安危之际的新疆大动乱中,仍率众守城、抵抗叛军,直至以身殉职。在新疆18年期间,他留下2 部县志、2 部诗集、1 部游记,这些作品都成为研究新疆民国史的珍贵文献;在这18年里他先后出任新疆五个县县长,兢兢业业为新疆各民族服务。他以新疆为家,以各民族为兄弟姐妹,寓博爱于民族平等之中。刚到新疆他就豪情大发,“济世英雄志,边陲路不颇”[3]89,明知一路前往西域边陲肯定千难万险,但他依然抱定济世的英雄壮志。邓缵先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因此,他在寄回紫金老家的书信里明确表示了自己的选择,“天涯风雪夜,客邸忆糟糠。道路犹多梗,归期讵暂忘。”[3]92在远赴西域戍边的路上肯定坎坷不平,所以何时能返回家乡那是不敢想的事情。客家人有“客归故里犹是客,家居四海斯为家”①梅州电视台专题节目《这里是客家》,参见网址http://www.gdmztv.com/zhuanti/zhelishikejia/2013-03-19/70423.html的传统,客家先民传承“刚健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披荆斩棘,辗转迁徙,历经饥饿、疾病、离散、死亡等苦难的威胁,磨练了坚忍不拔的意志,积淀了创新涉险的文化因子。北方汉人南迁之后的迁居地闽粤赣交界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生存环境极其艰难。然而,正是大自然的吝啬,铸就了客家人坚忍卓绝的品行和爱乡不恋故土、勇于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在历史的风云中,客家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对民族的挚爱,显示出了强烈的爱国爱家情感。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是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流动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性文化。客家人在由中原往南迁徙,再从南方山地向海外拓展的过程中,坚守着中原文化的传统,从“中国南方山中传奇”的客家土楼,到“耕读传家”的人生道德理想,从“敬宗收族”的乡土社会,到“礼仪之邦”的风土人情,无不凸显了客家人血液中流淌着浓厚的中原文化记忆之脉。[4]客家人恪守传统,是因为他们历经漂泊迁徙,需要一种文化象征来凝聚族群的力量,正是这一系列在外人看来传统意味浓厚的民俗文化,成为了客家人识别自己与他人的文化符号,形成了客家族群的文化认同,正是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构成了客家族群的核心,形成了客家族群的自我边界。
1922年春天,邓缵先母亲病危,邓缵先不顾山高水远,盗寇猖獗,日夜兼程赶回故里。冒死归家,已知归途凶险,为什么还要再次出关?再次出关,何时再归?恐怕邓缵先心中难有答案,其家人心中更是无底。在昆仑山下,玉河之畔,远离家乡,年逾花甲的邓缵先思绪万千,在其遗留下来的诗作中,邓缵先流露了自己的心迹:“年逾五十不为老”,“经岁不闻贪吏呼”。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邓缵先眼看60 岁届满,家人为催促他早日归家,在家乡为他购置了一处寿地,以实现客家人叶落归根的夙愿。邓缵先为此修诗一封,表诉衷肠:“人生宇宙间,百龄如朝露。我年近六十,修短听诸数。即今归泉台,解脱不恋慕。我家粤峤里,青山颇清美。羁宦天一涯,遥隔万余里。家人怜我老,客游应倦矣。寻绎书中意,似促早归田。上寿难幸致,此心当益坚。去处随萍梗,得失付云烟。蚕丝吐未尽,春深蚕不眠。云水致足乐,岁暮鹤知还。生平我与我,往来因自然。迂腐读藏经,贪鄙诚可怜。”[3]24有了“行大道”的人生理想,邓缵先自然不会在意死后葬在何处,也因此卸掉了家庭的顾虑,才能在任上始终廉洁奉公。
邓缵先为什么在47 岁时还愿意选择进疆?为什么63 岁时还出任巴楚县长,而不告老还乡?邓缵先1917年即出任乌苏县知事,1932年出任巴楚县县长,15年中并没有升官进爵。邓缵先既不为情,不为钱,不为色,他究竟为什么?显然,邓缵先的戍边选择,是其立志“行大道”的人生价值观促成的结果。大道之行,则一切为了人民福祉,在当前各级干部身上呈现出来的就必定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风格。“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是对中国传统的仁政爱民思想的继承和发扬。重视依法规范约束权力,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建设,更加关注民生,“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要有“立党为公”的公心,要从“天下为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事情。邓缵先在戍边的选择上,不仅充分体现自己行大道的人生价值,还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当地民众对“行大道”之人的评价。他在卸任叶城知事时,“父老子弟壶浆饯送,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至玉河边,犹留恋涕泣”[5]11就是明证。母亲病危,邓缵先不顾一切日夜兼程赶回故里。“壬戍孟夏,故里书来谓垂暮之慈母,每思念乎游子,指随心痛。绪与肠回,乞假言旋,星驰就道。关河迢递,思凄怆以怀归。盗贼纵横,意愤悒而谁语?绕道宁夏,渡囚黄河,夹岸则高山万重,束流则曲碕千丈。独坐皮筏,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极听悲声,转辗于蝉噪辕啼之际。白日既匿苍波靡涯,身犯魍魉之途,足践无人之境。遂使边心忉?”冒死归家,已知归途凶险,却选择再次出关,因为邓缵先心中立定要“行大道”,就必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民为本”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与“君”相对。“以民为本”,如果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民为重,君为轻”。《周礼·天官冢宰》记载: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6]85就是说,考察大小官吏的治绩,应包括善、能、敬、正、法、辨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都特别强调一个“廉”字,并体现了廉政的优先原则。廉政是对从政者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它要求为官从政者应该具备正直、公道、清白、不贪等基本的道德品质。
儒家的“慎独”“学思”“存心养性”等修身方法[7]对邓缵先的影响非常大,邓缵先曾以《吏》为题赋诗:“千古清廉海忠介,高风人颂玉壶冰。”熟读历史的他知道,为官清廉才能千古流芳,玉壶冰清才有后人树碑立传。在昆仑山下,玉河之畔,远离家乡,年逾花甲的邓缵先曾作诗:“人生修短皆有数,忧喜机缘难预虑。人何世能鸾鹤栖,世何人能金石固。侈心欲觅长生诀,服食多为药物误。年逾五十不为老,比邻结昏媾枌榆。薄田三亩宅一区,溴粮无储乐有余。借问荒碛胡为乐?经岁不闻贪吏呼。”坚持以民为本,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才能从精神源头上杜绝官员的腐败观念。对于仕途,邓缵先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当友人罢任心情低落时,邓缵先赠诗劝导,“弥年簪组束,解任意安舒。厚禄原无愧,荣恩况未疏。从容良夜酒,慰藉故人书。得失寻常事,枌榆有里闾。”[3]94邓缵先在代理乌苏县知事任上,曾写诗寄给老师蓝湘眉,以“夙荷师承须洁己,冰渊心迹一尘无”[8]108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告诫自己要廉洁。
1920年,邓缵先出任叶城县知事,当时有坎巨提边民越界种植,与边民发生水源争执,邓缵先奉命到边境视察。由叶城进入喀喇昆仑山的道路十分险要,有人以天寒路险为由,劝告知事邓缵先不要轻身前往边卡。邓缵先正义凛然地答曰:“危险者境也,处境者心也,常存此处处有危机之心,则恐惧修省,自可转危为安;常存此时时有险象之心,则思患豫防自能履险如夷。况该处并非人迹所不能到者,何虑焉。”有人说前官员从未到过边卡,邓再答曰:“此卡既为中国土地,主权所在,任得任听坎人越界偷种。此次我为实地查勘而来,不能半途而止也。”邓缵先作为一个政治家,应系国计民生于胸间,对民族生存的空间当仁不让,寸土必争。从邓缵先的胸怀中,不仅可品读出父母官的权限,更可品读出父母官的责任。“疆界如何?曰:玉山资保障,星峡固边陲。险阻如何?曰:保邦非特险,谋国不忘危。边防如何?曰:竟误鸿沟割,须防虎视耽。善后何策?曰:羊亡牢可补,牛壮牧应求。”[5]85邓缵先细致的记录,为日后国家的领土争端提供了铁的事实,这的确需要利天下的前瞻性。疆界巩固,边防安危,排除险阻,善后有策,这正是邓缵先“利天下”精神的具体体现。
民为本就是要求为官者要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邓缵先勤政爱民且善文工诗,观察记写了不少有关当地的风土人情,其中一则云:乌苏“县户民大半朴愚,一家数口能耕者不过一二,自是受吃烟之害,缠民耐苦性质较优于汉人,自是不吃烟之效,如有荒地可垦,不仿安插缠民……可将缠回分别安插,不必全行安插汉人,以至地多人少,日久又致荒芜。”邓缵先曾赋《乌苏县斋书事》诗:“县门遥对雪山斜,近郭田畴数十家。深碛泉肥宜绿芋,边城人瘦比黄花。村连稗稏牛羊健,俗勤耕畲鼓笛譁。佳士不来春欲去,聊驱蹇马问桑麻。”那时的乌苏还是一片待垦的荒地,人烟稀少,房屋数十家,县衙可遥望巍峨的天山。天山脚下,流泉沃土,牛肥羊健,鼓笛相和。春耕时节,邓缵先骑着毛驴,到乡间察看桑麻,督导农事。这些小事在内地似乎不足挂齿,但在环境生态险恶的边疆,则非普通官吏所能持之以恒的事情。
从现实看,民为本就是要求为官者要心系百姓,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之实事,帮助老百姓实实在在抓好生产、搞好生活,切实改善民生。治疆重在治民,治民必先治吏。吏治清廉,社会自安;反之亦然,吏治朽坏,社会自乱。[9]邓缵先喜与琴书作伴,虔诚书本,敬畏文章,秉笔著书,寒暑不辍其中很多诗句就表达了他淡泊明志的作风,“好游寄踪千仞山,嗜饮失德杯盘间。习弈阵图空白战,苦吟雪月凋朱颜。凝滞物情皆有累,从容讽咏平生志。明知小技陋雕虫,陡觉清词悲执骥。富贵难期春梦消,神仙妻处秋风高。”[8]117很显然,邓缵先从小深受客家文化的熏陶,懂得以民为本、志在安民与富民的治边策略,最终是要以利天下为其治边方略。
在中国古代先贤中,“墨子好学而博”[10],认为人的最高境界是“摩顶放踵以利天下”[11],并且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对他这种士志于道的精神十分赞扬,“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12]。
廉政建设的社会基础要求利民、富民的“治民”政策。客家传统义利观从政治管理的角度出发,强调国家的管理必须以利民、富民为前提。这种观点认为民为邦本,有民才有国家;民安则国安,民富则国富。勤政为民的理论前提是“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民为邦本就是要重民、爱民,同时要富民、教民。邓缵先曾在诗文中反复表明自己的治边理念,“抚绥民族屯田策,安集边陲教稼功”。[3]103在民为邦本思想前提指导下,要求为政者发挥官德修养,以实际的行政能力来施政,把前述思想变为现实,同时保证行政的效率。勤政为民的重要保障是廉洁奉公,廉洁奉公为勤政为民提供道德前提和重要保障。[13]要想勤政为民,首先要有一心为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操,才能胸怀天下、勤勉为政,不为一己私利所动摇。邓缵先是一位把整个生命献给了新疆边塞的客家人,一位为维护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的戍边义士,一位终身以正直、廉洁持身、外圆内方的政府官员,一位笔耕不缀、苦心编修的方志学者,一位把一生的激情、壮志与诗心融汇于上千诗文中的诗人。[14]18他以他的功业,他的一生,他整个的生命,证实了利天下的人生志向。邓缵先以“治国安邦平天下”为己任,最终用自身的鲜血染红了万里边陲。邓缵先用“半生多感慨,一死竟从容。浩气霄冲鹤,英魂剑化龙”[15]的豪放诗句,表达了个人无悔于毕生治理边疆的选择。邓缵先清明廉政、爱民如子,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领土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邓缵先是内地援疆干部的典范,邓缵先的事迹对于稳固边疆、治理边疆、繁荣边疆都有示范意义。[14]18在邓缵先扎根边疆的18年中,他和各族百姓亲密无间,每当他调任其他县市,全城百姓十里相送,含泪告别。他经常不辞辛劳地骑马巡边,并写作了一本《戍边日记》。在1962年中印边境之争时,这本《巡边日记》成为重要的史料依据。
邓缵先所著的《调查八扎达拉卡边界屯务暨沿途情形日记》,在1962年中印边境谈判中,外交部专家以其巡边报告作为两国领土之争的重要依据。国家领土是民族的生存空间。领土不能做交易,花钱也买不来。40 多年后,邓缵先保境安民的作用彰显出来,诚可谓“以文载史、以史保土”。[14]326利天下就是要求为官者要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办实事上,就是要规划好一座城市、发展好一个产业、建好一个新村。就是要求为官者不得官商勾结、争当裸官,不得坐吃山空、不求进取,不得劳民伤财、为己谋私。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经常深入基层,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倾听群众呼声,增强服务意识。谦虚谨慎、勤勤恳恳、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的关心和温暖。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多做深入的调查,倾听基层呼声,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把握难点,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要实现民族复兴,首先要扫除因私害公的风气,建设为公忘私的精神;其次要铲除敷衍、应付和虚伪的风气,建设忠于所事、忠于职责的精神;第三,要铲除互相推诿、互相责难的风气,养成任劳、任怨、任咎的精神;第四,要铲除冷淡的心理,养成狂热的风气;第五,要铲除个人自由的风气,养成严守纪律的精神;第六,要铲除卑鄙贪污的恶习,树立尚名节、重廉耻的风气。[16]正如后人给予戍边客家先贤邓缵先的评价那样,“树伟业,一介书生;胸怀天下,仕子心;念民生之多艰,肝脑涂地。事亲躬,启民智;边疆富,乐道安贫,白屋民居证清廉”。[5]99邓缵先作为文职官员,能在边疆地区亲历亲为,重视边疆地区民族的生计,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义利之辨,就是如何处理道义与利益之间的关系。邓缵先家乡的大夫祠门楹上有幅对联:“祖德孙谋垂世世,国恩家庆自年年”,正好折射出邓缵先“利天下”的思想动力,而这也正是当前我们研究和学习邓缵先廉政思想的价值所在。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客家族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华侨和通过科举获取功名的乡村精英更为突出。从人口流动的视角分析这两大类人群,可以回溯到客家传统文化的根基,从而寻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邓缵先做官的目的是“经岁不闻贪吏呼”,要的是后人记住他一生清廉的形象。邓缵先虽然没有给后裔留下丰富的物质财富,甚至连家乡的故居也已破烂不堪,但其可贵的精神却被后人广为传颂。我们从邓缵先身上读到的廉政治边思想,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精神的发扬光大,与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脉相承的。社会的长治久安,需要清正廉洁的官吏,邓缵先从自己做起,舍小家为大家,以百姓疾苦福祉为重,却以家中父母妻儿为轻,如此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完全可用“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来评价。邓缵先毕生追求公平正义、政治清明、民众幸福。“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集中抒发了邓缵先以民为本、以天下为己任,不辱使命的政治情怀。“行大道”是“民为本、利天下”的逻辑起点,既蕴涵了邓缵先对未来的严肃思考,又体现出了个人的坚毅、睿智、博大而又切实的个人担当。“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传达出了他对做人做事的深邃思考,对勤政为民的执著追求。今天,我们研究邓缵先,就是要让邓缵先的廉政思想在干部心中成为一座丰碑。不言而喻,邓缵先戍边为国行大道、廉洁勤政民为本、铸剑为犁利天下的边政思想,是其留给当代的宝贵精神遗产,具有很高的价值,完全可以作为当前各级干部落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实用参照物,为当前政府公职人员纠正奢华浪费之风提供一门利器。
[1]彭林.《周礼》主题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李学勤.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5.
[3]邓缵先.毳庐续吟[M].黄海棠,邓醒群,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张恩庭.宁化祠堂大观[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12:8-9.
[5]邓缵先.叶迪纪程[M].黄海棠,邓醒群,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5.
[7]王新山,梅倩.儒家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4):51-56.
[8]邓缵先.毳庐诗草三编[M].黄海棠,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崔保新.新疆一九一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
[10]王世舜.庄子注译[M].济南:齐鲁书社,1998:28-29.
[11]吴毓江,孙启治.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135-138.
[12]李学勤.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9-92.
[13]刘志勇.论中国古代廉政思想[J].黑龙江史志,2008(3):12.
[14]崔保新.沉默的胡杨——邓缵先戍边纪事:1915-193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邓缵先.毳庐诗草[M].黄海棠,邓醒群,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4.
[16]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