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2014-04-17 05:47鞠久燕
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习作生活活动

■鞠久燕

捕捉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鞠久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捕捉习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那么,教师该如何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引领学生捕捉鲜活、灵动的习作素材呢?

从生活中汲取素材

儿童文学家杨红樱认为:“要想写好作文就得热爱生活,写作文比较困难是所有孩子都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只有感受生活、感恩生活才能写出好文章。每件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是文章的内容。”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学生唯有学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才能从生活中汲取习作素材。教师应引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观察学校、社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时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捕捉习作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习作时便会“文思如泉”“倾泻而下”。如《卖烤山芋的老奶奶》《老外卖气球》取材于社会生活;《替补也能出彩》《跑道》《在家长会上的演说》《请投我一票》《黄蓓佳为我签名》取材于校园生活;《我家也过愚人节》《比厨艺》《抢遥控器风波》《“UFO”大战》《魂飞陷阱》取材于家庭生活等。

师生共同生活的环境是校园,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是习作的素材,指导学生从观察校园生活开始,大家熟悉的人、事、景容易触动孩子的心灵,引起共鸣:原来我们的身边有着如此丰富的素材。学生在相互影响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汲取素材。比喻学生描写道:“‘现在开始小测验!’老师宣布。‘哗啦啦’‘沙沙沙’‘咚咚咚’整理课桌的,拿作业本的,文具盒掉地上的……不一会儿,便静悄悄了,只听见隔壁教室的喧闹声。时间一秒一秒地流失,教室里的气氛也越来越凝重。做得顺利的同学早早地交了上去,只剩下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他们朝东家‘串串门’:这个怎么写啊?又向西家‘取取经’:那个怎么算啊……”一次课堂小测验被这位学生描写得淋漓尽致,孩子们的紧张真真切切映入眼帘。

另有一位同学对体育课是这样描写的:“刚经过一场激烈的短跑比赛,随之而来的便是刺激的惩罚——输者背赢者。这一轮,我们输了,要背别人。刚才我还在王号杰的背上,乐得我潇洒无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现在,轮到我背他了,还不到10米远,王号杰便急忙跳到地上:‘想勒死我呀!’我一听乐了,不让我背,我偏要背,见这势头,他撒腿就跑,我穷追不舍,一路追着跑着就到了终点……”体育课上的这一幕,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童真童趣。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汲取习作素材,丰富习作素材。

从大自然中索取素材

大自然是个储藏习作素材的“百宝囊”。大自然中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青山绿水、四季美景、日月星辰为学生获取习作素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师应鼓励学生时时刻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悟,去发现。因为大自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富有魅力的乐园,学生会充满激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对大自然进行赞美。学生的习作语言自然会伴随着情感的升华迅速融通。

比如,一位学生以《河岸月色》为题,描绘了一幅夏夜河岸的美丽景色。全文自始至终充满了美感,真可谓“声色俱全”。《虹》是一篇夏日雨虹的赞歌。写雨前的景,雨的“协奏曲”,雨后的“虹”,无不倾注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写雨,与写作者自己“特殊偏爱”的缘相融合;写虹,具体地描绘出了虹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虹的魅力永驻人们的心田,写得活泼动人。作者将自己的感受与写景紧紧融合在一起,使人们同样能享受到描绘景物的美与活力。正因为作者拥抱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了习作素材,才写出了如此鲜活、灵动、个性飞扬的习作来。

在活动中发现素材

小学生活泼好动,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可以策划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写,写出自己所做、所见、所感。活动可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活动使学生的习作变得精彩纷呈。引导学生读唐诗,做好积累,主题可由学生自己定,如写景诗、咏物诗、爱国诗、儿童情趣诗等。接着组织开展唐诗吟诵会,形式生动活泼,可以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吟诵;也可以小组合作,根据诗的内容意境进行“现场版”配乐朗诵,使得韵律合一,既增添诗的意味,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对诗的直观感觉;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用唐诗来表达,提供诗的首字让选手抢答等。

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其它各种趣味盎然的活动:春游、秋游、感悟亲情、播种绿色、探寻飞天之路、唱响童年歌谣、劳动最光荣等,教师尽可能多地拓展活动的内容,创新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感悟、积累。学生会将自己的肺腑之言诉诸笔端,用饱含深情的笔“我手写我心”,捧出的是一腔真诚,迸发的是心灵碰撞的智慧火花。

比如,一小学生在《挑战漂流》中,详细地描写了亲身经历的一次难忘的漂流活动的全过程。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条理清楚地叙述了作者参与漂流活动的五个阶段:开始漂流、平稳前行、初遇险境、脱离漩涡、到达岸边。其中,第四、第五段写得较为详细,突出了作者忽惊忽喜、变化不定的内心活动,展现了漂流的惊险、刺激、富于挑战性的特点,因为亲身经历,所以全文描写细腻、纯真。

为了能让学生准确捕捉习作素材,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与话语空间,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创新活动形式,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积累习作素材,塑造习作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色彩,充盈生命的温暖,唤醒沉睡的潜能,放飞理想,真正让学生的习作异彩纷呈。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生活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