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然之
优化阅读策略,凸显教育本位
■陈然之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来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或强加于他们,那简直是愚蠢的做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和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引领他们在自读、自悟、期待和反思中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地去解读文本、深入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思维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本内容的自我建构,从而超越文本、读出个性、悟出新意。有一个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花儿为什么会开呢?
生一: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
生二: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的衣服最漂亮。
生三:她伸长了耳朵,想听小朋友唱歌。
生四:老师,您说呢?
师:花儿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喜欢他,仰起脸,笑了(当老师把话说完,小朋友都笑了,那笑脸比花儿还要好看,其实,老师在课前的预设答案是:春天来,花儿就开了)。
多么独特的认知方式!充满童真童趣的阅读视角。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大胆放手、有效引导,孩子们不仅能够深入走进文本、感知文本,还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文本内容的重构。
在小学语文篇章中,对于开头、结尾等处,作者都或多或少地留有一定的“空白”。这样,不仅为孩子们个性化阅读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一个立体的空间,而且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这些“空白”,全面调动、整合自身的知识底蕴与文化积淀,大胆进行个性化的想象,进一步丰富文本资源。
在教学《桂花雨》一文第三自然段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画出描写摇花乐的有关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插图想象摇桂花的情景。让学生围绕着“桂花摇落时的情景美吗”这个问题,大胆想象。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经过一番思考,有的学生说:“桂花像春天的细雨,自由地洒落下来。”有的学生说:“桂花像秋日的落叶,飘飘悠悠地飞落下来。”有的学生说:“桂花像冬季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等等,学生们通过大胆想象,不仅填补了文本的空白,而且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语言。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意味着学生将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实现思维与思维之间的碰撞、交流,从而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高度关注这些对话过程,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富有生命气息的对话交流活动中,设身处地体验和感受文本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等,让彼此之间实现对话无拘无束、沟通畅所欲言、表达淋漓尽致。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先让学生遴选出课文中所有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加以提炼和大胆想象,鼓励学生结合人物对话情境,细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和学生们一起编排课本剧,并在班级中会演,结果学生们将文中的人物演绎地活灵活现。这样,他们不仅对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对人物的精神内涵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对文本的研究与探索之中。
语文课堂的教学时空毕竟是有限的,如果紧紧依靠课堂短短40分钟,不仅容纳不下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为教师和学生留下一种缺陷和遗憾,而且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最大需求。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拓展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将阅读教学实践化、延伸化,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布置和引领学生做“剪一剪、贴一贴”等主题作业,就是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画或文字剪摘录下来,拼贴成一幅有主题的画。
例如:在上完《船长》这课时,同学们已被哈尔威船长那种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所感动。布置学生去搜集古今中外,为了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而牺牲的英雄人物的感人画面或篇章。学生们通过上网、读报等方式去寻找,然后分组画图、拼文完成作业。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有的组合成题为“永远的白衣战士”的图配文;有的组成题为“永远的沉痛”,描述地震灾区的感人画面等等,可谓是五彩纷呈,令人受益匪浅。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培养了动手、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有效地深化了文本教学目标。
孩子是课堂的主人,只要能够从儿童角度着手,从儿童本位出发,积极为他们搭建不拘一格的阅读平台,就一定能够让语文课更加多姿多彩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