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经济
——在理性中回归主流

2014-04-17 05:01:32
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情人节理性消费

节日经济
——在理性中回归主流

大学生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和尝试心理,对于节日的变化和引进能够很快地接受,为西方节日在大学校园的兴起奠定了受众基础。新年元旦、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是大学生经常庆祝和比较关注的节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具有依赖性的经济条件,有着超前的消费观念和滞后的消费实力。每遇节日,大学生的消费往往呈现出井喷的势头,节日经济成为高校大学生离不开的一个话题。

消费方式多样

大学校园的开放性和现代社会信息的高度流通所共同推动的是不同节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得流行节日没有一家独大,恰是万紫千红;同时,大学生各类活动繁多,部分学生学习工作压力大和时间紧张也使得节日放假成为影响流行节日的一个因素;此外,诸多与节日经济相联系的各类商家利用节日促销等多种方式发展节日经济,在客观上发挥了推动部分节日的动力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各种交通设施日趋完善,现阶段在校大学生节假日消费方式趋于多样化。除了生活、学习费用之外,交际消费、娱乐消费、恋爱消费、手机电话消费、健身消费、旅游消费、美容化妆消费等,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高质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注重情感投资

《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同学会在节假日安排情感方面的消费,这主要集中在:为男(女)朋友购买礼物、请客吃饭、为父母买礼物等方面。可以说,大学生的爱情、友情、亲情,遇到节日来临一个也少不了。

现在大学生对情人节的热衷度几乎超过了春节,并且大学生的过节费已经超过500元,成为情人节消费的生力军。送花、买巧克力、送礼物也是情人们表达情感的一个方式。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小徐选择在情人节这天请女友大吃一顿,180元两份的情侣套餐外加11朵玫瑰花,总共花了将近300元。据了解,在北京,情人节当天每支玫瑰花的价格最低的也要10元,而据鲜花店老板讲,一次性订购几十支甚至上百支的大学生大有人在。“情人节过得浪不浪漫买没买礼物,成了讨女友欢心的重要契机,搞气氛是需要经济基础的。”有学生抱怨说,恋爱成本太高了。

理性消费是主流

多数大一学生是第一次长期远离父母,第一次自己拥有支配各种费用的权利,开始独立生活,他们自主消费经验少,往往不会理财。有些大学生自尊心、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消费目的不明确,再加上盲目追求潮流和时尚,以及商家有意无意的引导,使得大学生强烈的消费欲望和前卫的消费观念同脆弱的承受能力不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攀比消费、浪费消费、随机消费、冲动消费便是其中的表现。

当然,讲求实际、理性消费才是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进行的一项“大学生节日消费情况问卷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重要节日进行消费”“偶尔进行节日消费”远远超过“奉节必过”和“从不过节”的人数;对于“大学生每学期用于节日消费的金额”,300元以下的占绝大多数;对于“如何看待节日消费”,56%的学生认为,这是个人爱好,因为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开始为亲情、友情和爱情买单,情感消费成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增温剂。

本刊点评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节日消费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可以帮助学生愉悦心情、增加感情。可以说,节日经济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的娱乐交往提供了许多新的途径。然而,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毕竟主要是靠父母资助的。大学生应秉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建立讲求实际的理性消费观。

猜你喜欢
情人节理性消费
每天都是情人节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小康(2021年1期)2021-01-13 04:56:24
40年消费流变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0
小小情人节
父母必读(2016年2期)2016-11-08 02:54:48
新消费ABC
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 03:42:21
情人节的悠长假期
都市丽人(2015年2期)2015-03-20 13:32:25
情人节的礼物
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24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汽车科技(2014年6期)2014-03-11 17: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