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性爱国问题的研究与反思*

2014-04-17 04:32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理性

戴 韶 华 段 文 忠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大学生理性爱国问题的研究与反思*

戴 韶 华 段 文 忠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对这个群体的爱国表现需要从国际环境、国家发展阶段和他们的心理、生理、思想等基本情况的互动中才能有清晰的了解。大学生不能只作为被动接受教育的一个群体,相对应的国家也要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理性和责任。

大学生;爱国问题;理性与非理性;反思

一、青年大学生的角色地位、心理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从理论上来看,“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依附于某个大的阶级而存在的,通常将学生阶层划为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因此很少把学生作为一种历史活动的主体加以研究。”[1](P.3)对于近代中国来说,当时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救亡图存。从传统的王朝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变中,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科举制度的没落、废除,新式学堂的出现,使得“学生”的身份得到社会的认可,并成为一种新的“知识阶级”区分旧的读书人。[2]尽管如此,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道德情怀和责任担当,并不惜为此舍生取义的精神并没有中断。近代以来,虽然国民尊崇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但这种传统精神仍然具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发挥了知识、信息、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优势,较早地具备了民族自觉和国家意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传播、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

在革命战争年代,学生最容易在爱国热情的鼓动下成为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把国家的忧患和人民的觉醒、动员联系起来。他们常常具有高度的民族意识,感觉敏锐,思想觉悟较高,对于国家的前途命运具有高度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秉持了中国自古以来士大夫救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最能够认识到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并且具有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勇敢的革命精神。正如郁达夫所说:青年学生是“血气方刚,没有同污恶的社会接触过,家累全无,只在向未来着眼而并不顾到左右过去。在中国社会里,只有他们能够前进、奋斗、牺牲;只有他们是纯洁、勇敢,没有其他的目的,而只在为正义呼号的团体。”[3](P.59)因此,“在社会文化变革中,青年学生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然而,青年学生毕竟只是一种身份而非一种职业。它只是人生的一个短暂阶段,是处在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边缘性群体,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它既缺乏经济基础,政治角色也难以定位。由于具有这些难以逾越的局限,青年学生运动一般难以持久。尽管他们很容易集结成军,容易造成声势,但如果不能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同情与支持,便难免只能维持‘五分钟的热度。’”[4](PP.43-44)

然而,在现实的革命历史进程中,青年学生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他们的这些弱点,但社会自身发展中的非理性如果与青年学生的弱点相结合,会发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在中国的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进程中,民众的觉悟是最重要的,在这方面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知识、眼光和责任使他们在国家命运与个人安危的关系上有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尽管有阶级地位和年龄、身份、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弱点,但学生在全社会爱国热情的发动中,使整个社会具有了生机和活力。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青年学生有很大的革命性,他们或多或少地有了资本主义的科学知识,富于政治感觉,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5](P.641)的确,马列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以及革命事业的发展,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起到了领导和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应激性”的民族主义,对外反抗外敌入侵和对内激烈的反传统构成了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也常常会形成偏激的见解和民族虚无主义,并在革命的名义下走向极端,青年学生不可能不受到这种社会特点的影响。除了年龄原因之外,如果追溯思想和社会根源的话,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惯性,或许是中国革命道路上所遇到的阻力过大,人民共和国胜利后又面临险恶的国际政治环境,使人养成了“破坏性思维”与“运动意识”。加上我们还有一种“矫枉过正,不过正就不能矫枉”的哲学,结果片面强调“不破不立”的斗争哲学。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追溯或归咎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创造者,但多多少少,我们在思想、情感深处是受到了他们的潜在影响。[6](P.115)

从文化和体制的角度来看,建国以后,由于传统的封建意识的延续与国家体制、法治的缺陷,把对祖国的忠诚变成对领袖的极端个人崇拜,加上教育中健康人格培养的不足,青年学生在政治运动中有较深的参与,并出现了极端的事件。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单凭一腔热情,并不总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政治上的幼稚和传统思想观念的缺陷在他们身上也得到了表现。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对历史的反思和传统的批判,在表达个人理想和忧国情怀的同时多少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90年代大学生与具有高涨理想主义情怀的80年代大学生不同,他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对80年代思想反思的基础上,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对于西方国家针对中国的不利言行,与百年屈辱的历史联系起来,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但也出现了偏狭的态度和行为。大学生以致更多青年人的思维、行为受制于中西关系矛盾交织下的悖论,既有盲从和反叛,又有盲目自大和自卑,民族虚无主义、自由化思潮以及激烈的反传统或反西方,这与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国家建构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和激烈的民族主义相比,有人对爱国表现出一种冷漠,也是非理性的表现。“人们往往把过激的爱国行为视为理性缺失的表现,殊不知,对祖国冷漠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非理性爱国情绪。这种冷漠主要表现为‘口头爱国主义’。”[7]

可以说,当今大学生身上既有古代士人的忧国济世的传统,又有近代以来革命传统对民族国家命运的高度关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又因为自身的身份、地位、年龄、经验、学识等原因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态度和行为,甚至是极端的行为。这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又有国家、时代的原因。在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家、社会又面临新的大变局的形势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发挥大学生的社会引导作用,促进和推动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也需要对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环境。这对大学生自身的人生定位和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考验,大学生应该站在更高远的角度,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来规划自身的人生理想和人生道路,做到方向、责任和利益的统一。

二、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

社会的发展与人类自身都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爱国主义最主要的表现,也是最能推动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进步的,首要的就是爱国的情感和精神,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爱国还需要对大局、整体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洞察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情感能够在正确、合理的方向上前进。作为大学生,其自身的社会角色和自身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发挥积极的社会影响的同时,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当前对他们来说,在爱国问题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体现,但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不能仅仅来自灌输,实践证明这样的教育效果并不受欢迎,更主要的是通过大学生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和基本的社会逻辑的感知来认识。在没有直接的外部威胁的条件下,人们的爱国热情体现在基本的道德操守和对社会规则的遵守,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当前,处于社会转型中的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既有对外国的欺辱的刺激而产生的直接的民族主义感情的反映,同时还有对政府工作、传统积弊的批评,特别是社会不公、腐败现象以及高调的理论宣传与现实的差距等方面的不满。改变现状、赶超发达国家的愿望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从历史看,这两者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当前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要增强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和信心,继续深化改革;否则,就会在对党和政府、社会主义道路、祖国这几个方面的认识上出现偏差。

近年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对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对国家的忠诚的强调,这是增强党的合法性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针对青年大学生这个群体,因为现实中他们在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青年爱国主义的理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缺乏充分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仅从情感角度来把握爱国主义,因此有42.8%的大学生出现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爱国主义只是一种民族情感的长期积淀,与社会主义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不少学生对于爱国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游离于经验认识和理性认识相融合的界面上,还停留在情感化体验或前理性体验上,……直观的成分比理性的成分所占的比重更大,还谈不上价值体系化体验。”这说明“要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与理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朴素的感情升华为理想、信念的高度,才能使爱国主义植根在深厚的思想土壤之中,才能结出硕果。”[8]

只有建立在理想、信仰基础上的爱国才能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应该是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国家认同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一种认同,当前来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基于传统文化、历史经验以及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上的一种理性选择。作为大学生只有认识到这种背景,才能把个人对祖国的感情与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认识结合起来,才有更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9]

2. 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发展阶段的关系

对于国家的认识,首要的是对国情的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在国内国外的政治变化,使得当时我们对国情教育和近现代史教育进行了特别的强调。之所以加强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最主要的要认识到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在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既要看到我们的差距,同时又要保持自信心和自尊心,过分自卑心态下的民族虚无主义与过分自傲心态下的自我中心主义都是非理性的表现,因此,国家逐步强大的过程也是逐步培养成熟的国民心态的过程。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条件下,对于西方某些人和某些国家的批评、阻挠,对于中国与某些国家有时产生的矛盾、摩擦乃至冲突,作出激烈反应固然说明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难能可贵,但要认清国家的长远利益,克服敏感和报复心态,爱国情感的表达要讲究策略,否则会陷入他国设立的“陷阱”中去。因此,爱国要服从于国家的总体战略。我国当前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的关键阶段。所以,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要从自己当前的学习和具体事情开始做起,这样才是最现实的爱国举动。同时更重要的是从“百年耻辱”的受害者心态和弱者心态中逐步走出来,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体制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因为一个人只有在个人与国家、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中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时,只有在把爱国主义变为一种对自身与祖国利益关系的自觉而理性的认识和为祖国而奋斗的奉献精神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才有可能有稳定的、自觉的、理性的爱国行为。”[10]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发展阶段上的共时性因素与历史性因素,并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对国家的政策与个人的爱国激情有更理性的认识。

3. 民族感情的激发与民族悲情的关系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情感的切入是认知的前提,从血缘、语言、乡土、道德、历史等方面进行教育,但情感的激发还需要凝聚到共同的方向、目标上来,形成一定的理性信念,并通过体制进行合理的表达,否则如果被人利用就可能成为破坏性力量。大学生具有敏锐的社会感知,掌握一定的知识,感情丰富,但是真正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还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组织的支持。因此,他们的民族主义情感,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何组织、引导这种情感使其沿着与国家整体利益需要的目标和方向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爱国的认知和情感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关键的一个因素。在文化上理性地看待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应该表现出一定的自信,但过分夸大自身文化的影响不利于看清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时常表现出一种自大的心态。现实中,中国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常常表现出理智上接受西方,情感上面向传统这一矛盾,同时,在文化上需要谦卑而与爱国运动中的自信、抗争也存在一定的悖论。[11](PP.248-249)当前,大学生中也存在这样的困惑。

在历史教育中最能体现对国家的感情和认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历史记忆的选择和历史记忆的政治理解。对于历史教育,一方面通过强化历史记忆不忘民族耻辱,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奋进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增加民族仇恨和报复心理;另一方面对于历史问题还要进行理性的反思和分析。因此,从历史教育来看,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增加思维的自主性,这非常有利于减少民族主义情绪,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很重要。[12](P.161)相反,那种以爱国的名义占领道德制高点,似乎具有任意行为的道德优势,是很可怕的行为。大学生对于爱国常常有强烈的感情,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另一面,他们经常在网络上、或走上街头表达他们激烈的情绪。这使得他们常把理性的言论和政策看成是爱国的对立面,是软弱的行为,满足于口头的强硬和情绪的发泄。比如在中国与日本、美国的关系上大学生们常常有激烈的对立情绪,有时显得非常敏感,只要涉及到日本的事件,会利用网络进行无限的放大,瞬间激起民众激烈的情绪,而对那些理性的声音,进行大加抨击和声讨。“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是我们的财富,但与悠久历史同步的是过多的是非和恩怨,若不能以高度的智慧来处理这种历史恩怨,则国家的发展将会陷入迷途。”[13]

因此,以爱国主义凝聚人心,以理性和法律规范行动,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4. 爱国主义情绪的表达与民主、法治的关系

在爱国主义言行中,“有不少人并非是出于内心对民族的一种深厚的情感而产生的行为,而只是在无涉自己具体利益的情况下的一种情绪表达和宣泄。”[14]我们经常提及的五四爱国运动,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行为、激烈的反传统甚至全盘西化的言行在当时就有争论,在当今的背景下更应反思这种暴力、偏激的言论和行动。革命的思维和行为在解放后一直延续,发展到极端就出现了1968年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激烈行为。而在民主与法治有了更大发展的今天,竟然又出现了借所谓的爱国行为而砸自己同胞的车甚至致人死亡的惨剧。当年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这样理性的思考应该成为今天效法的榜样。另外,我们也要认识到西方国家的抗议活动的法治背景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与我们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别。

现实中,我们有时会看到,即使个人的理性偏好或行动加在一起有时反而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果,更何况我们很多人的出发点就有点非理性。网络中这种表现尤其突出。“网民往往倾向于选择并认同与已有的价值判断相一致、用本民族语言呈现的信息——民族情结会在这种无限重复的过程中得到加深。”[15](P.67)网络中个人情绪的发泄与责任的缺失,使得民族主义的激烈情绪向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90年代以来国内出现的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一方面源自国外与中国的矛盾、摩擦、对抗,另一方面也有对社会不公等现象的表达。因此,我们需要一定的合法的表达个人情绪的体制和机制,更重要的是通过民主、法治的途径来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对政府的认同。

三、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的引导与发展

对于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进行积极的引导和保护,可以通过课堂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来进行,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转变思维方式,从敌我完全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转变到团结与斗争相结合的方式上来,转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和目标上来。历史观上要从革命与反革命、“善善恶恶”的简单的道德判断和政治结论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出两极化的思维方式。现实中有人用无法进行理性讨论的简单粗暴的批判方式,动辄用爱国与卖国的区分来评价某人的言行,这样的观念和言论缺乏理性、法治、宽容的公民精神。这方面的改进需要建立在社会文明进步基础上,需要人们的思想、心态以及意识形态的协调。现实中的一些探索可以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启示,如中日韩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德国、法国、波兰共同编写教科书的例子以及当前中国国际理解教育的推行让我们看到人类在对历史记忆和敌对各方在获取共识方面的进步。[16]

二是在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上要还原历史真相,从而能够对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性和变化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是用道德判断、政治判断来代替历史事实、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对于历史的认识,不是简单地用政治结论来代替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性进行分析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引导。杨奎松关于孙中山爱国问题的论述说明了要从历史人物的处境去考虑。孙中山对民族国家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如果从今天的爱国主义的理解来认识的话,也会存在一定的误解,因此,对于他们的表现,作为后人和研究者应该从“同情”或“理解”的心态去体认。[17](P.9)郑大华在关于理性爱国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所谓理性的民族主义,即从实际情况出发,理性地思考和处理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不偏不倚,避免情绪化、非理性化的行为和言论,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8]通过这些事例和分析,可以看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固然可敬,但理性成熟的爱国才是对国家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认识。这种认识的主体不但是个人、群体也包括国家,而且国家起着主导作用。通过这些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事实和现实问题不是简单通过爱国热情就能理解和解决的,历史和现实往往是多种因素交错在一起的,以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核心,这才是衡量爱国与否的标准。

三是培养学生健全与健康的人格,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空间和渠道去实践自己的梦想和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不单单是通过学习成绩来作为考核学生的唯一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个性的成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培养学生作为公民的理性精神和健康人格,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封建制度所造成的陈旧“国民性”改变具有推动作用。只有自主、独立、人格健全的公民才是国家强大的社会基础。

四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升华。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与西方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相契合,形成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康、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形成“自信民族主义”[19]。“自信的民族主义”就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只有当这种爱国主义融入到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中,才能真正形成民族自信和民族凝聚力。“作为价值取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10]这需要继承和发挥传统的民族精神并使之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把爱国主义作为最重要的起点,同时在国家综合实力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全面完善各项事业,使得爱国思想建立在坚强的经济基础之上。

总之,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前景,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爱国主义的历史性和时代性要求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无论从方式方法到理念都要有一个调整。多元化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全球化的影响,国内改革的深化,这些都要求国家首先从自身做起,调整自身的理念和角色,增加自身的吸引力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社会文明的自觉性,尤其是把国家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更广大的人群,使得个人能够在自身的成长发展中体会到国家的进步,这是无声的但也是最有效果的爱国主义教育,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在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把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理念和价值传输到大学生身上。

[1]沈汉,黄凤祝.反叛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2]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J].开放时代,1999(4).

[3] 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7卷)[C].上海:上海北新书局,1933.

[4] 王奇生.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杨雄.激情与理性——青年知识分子与激进主义思潮[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7] 王顺洪,王文菊.关于理性爱国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8] 陈春萍,乐斌辉.当前大学生国家观调查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3(2).

[9] 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06-05(1).

[10] 朱桂莲.关于全球视域中爱国主义教育本质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3).

[11] 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J].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12] Zheng Wang.NeverForgetNationalHumiliation:HistoricalMemoryinChinesePoliticsandForeignRelation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13] 章秀英.加强对狭隘爱国情感的理性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4(9).

[14] 萧功秦.走向成熟:当代中国改革的回顾与展望[N].北京青年报,1993-05-13(3).

[15] 赵瑞琦.网络爱国主义:源流、利弊与策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16] 刘斌.百年宿敌修成共同历史[N].南方周末,2014-01-09(A5).

[17] 杨奎松.孙中山爱国不爱国?——兼评李吉奎《孙中山与日本》与俞新焞《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研究》[A].开卷有疑[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8] 郑大华.理性民族主义之一例:九一八事变后的天津《大公报》[J].浙江学刊,2009(4).

[19] 沈大伟.中国应构建“自信的民族主义”[N].参考消息,2008-05-08(8).

(责任编辑 光 翟)

] 浙江省社科联2013年度研究课题“理性爱国研究——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项目编号:2013B002)。

2014-09-02

戴韶华,男,山东聊城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段文忠,男,甘肃镇原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讲师。

G641

A

1671-1696(2014)12-0005-06

* [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理性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爱国主义教育
理性的回归
爱国主义教育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