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做文本的知音

2014-04-17 04:24■白
教育 2014年21期
关键词:季羡林德国笔者

■白 璐

20 11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与文本对话,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显得尤为重要。于永正老师认为,要想真正的上好语文课,必须要学会解读文本,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能在课堂上有灵气。那么,如何深入地解读文本,挖掘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探索与思考。

通读文本,整体感知

对一个事物的认知,首先是了解“是什么”,然后才是“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这是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同样,对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也是如此。如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这首诗,孤立地看诗中的每一句话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诗句语言浅白如话、通俗易懂,似乎不值得推敲、琢磨。但整体联系起来看,再结合配图展开想象,使人不由得为诗中那两个无忧无虑的小渔童充满幼稚的行为,以及从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而叫好。感悟着两个小渔童的天真、聪颖之余,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作者杨万里亲眼见到这一幕后哑然失笑、欣然提笔的情景。有了这样的整体感知,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就可以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当时的情景,设计两个渔童的对话或者与作者的对话等,还可以把这首小诗改编成课本剧在班上表演,这样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当堂训练学生想象和表达,而且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体会童真童趣,感受作者巧妙视角和选材。

因此教师在阅读作品时,要加强整体阅读,领会文本的“内涵”,切不可局限于作品的局部和细节,寻章摘句,停留在每一词、每一句的意义。

精读文本,品析精妙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这就是精读。我们教材中的文章,大多都是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值得我们品析推敲。《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中讲,文本的精妙之处“可能是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是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都离不开不朽的文字”。

如在进行《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前,通过反复阅读,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深深地震撼着大家。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也都是以志愿军的口吻,先恳求,再追忆往事,最后反问抒情,用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发现了文本的这些“精妙”之处,笔者结合学情细化学习目标。依据学习目标,教学中抓住“亲人”作为切入点,以读代讲,引导学生体会情感交流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发现文段表达上的共同点,分析这样表达的好处。最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以大娘、小金花或大嫂的口吻描写送别的场面。

通过这样的实践,笔者感受到教师在精读文本时,要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文本的“精华”,加之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思愈妙,愈思愈精。

研读文本,多元引领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等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同。小学生虽然受到年龄、阅历、知识储备、社会经验等限制,但是依然要尊重他们对文学作品独特的感悟。那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研读,不仅自己能够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而且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合理预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针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设计季羡林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为了更多地了解文本中德国的风光风俗,笔者上网搜集了大量关于德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为了了解季羡林与德国的渊源,笔者还拜读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结合这些资料,笔者对德国“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以及十年的留德生活对季羡林一生的影响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于是课前,笔者鼓励学生通过搜集季羡林和德国的资料来理解文本内容。课堂上,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和中心之后,笔者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提出,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仿佛又回到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中,‘思乡的梦’季羡林究竟思念的是中国还是德国呢?”问题一出,学生们思考片刻之后,有人结合课文内容认为季羡林思念的是中国,因为四五十年后季羡林重返德国,仿佛又回到了留学生时代,牵挂着自己的祖国和亲人;还有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认为季羡林思念的是德国,因为在季羡林在《留德十年》中的多次提到自己已经把德国当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四五十年后故地重游,才知道自己的思念有多么强烈。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又有一名学生将这两种观点进行整合理解,认为都是有道理的,中国也好德国也好,都是季羡林心中的牵挂。

不过,作为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时应该有辩证思维,首先保证达到基本解读,然后才考虑多元解读,甚至有时要纠正那些牵强、错误的解读,处理好“多元”与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在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凭借教育智慧规范多元,聚合多元,提升多元,让文本的“余音”在学生心中荡漾。

猜你喜欢
季羡林德国笔者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我的书斋
听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咪咪(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