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探索。
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小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多彩生动的画面不仅能吸引他们学习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而且能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使之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时,笔者就利用儿童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引出课题:“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了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这一天,孙悟空、猪八戒同妖怪一阵激烈的较量后,感到有点饿了,于是拿出一些干粮来吃。”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分4个桃子、2个苹果、1个饼,直观让学生感受平均分,这样有声有色的动画制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吸引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强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学习注重效率,过去以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为主的学习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学习节奏。以前,课堂上同学们练习不了几道题,而如今信息技术的配合使课堂的训练题量加大了,训练形式也多样化了,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运用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 多媒体课件减少了数学学习的抽象性、复杂性,它把抽象的数学公式、复杂的几何图形外显为生动的直观形象,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平移和旋转》一课中,传统的教学很难充分教学,然而通过多媒体就能很容易实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既方便又很直观,帮助很多同学减轻了学习上的难度。
运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视野 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可以满足学习上的需求。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而网络教育是超越时空,超越民族、信仰、文化的信息共享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在网上可能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得很多的信息。
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内容的深浅,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学生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而信息技术教学则不同,如用交互式多媒体集成软件(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随着电子白板技术在课堂上的引入,为学生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将师生的互动进一步升级,生成性内容在白板教学下更能体现师生的及时互动。
比如,现代家庭几乎都遇到过装修问题,但小学生们却很少参与这项“家庭大事”。通过信息技术显示房间的立体结构图,显示房间的长、宽以及高度(忽略门窗所占面积)要刷立邦漆多少平方米?每平方米工钱10元,应付多少工钱?每大桶立邦漆350元,能刷60平方米,刷完整个居室立邦漆大约要花多少元?共付多少元装修款?这样一系列的练习,既使学生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也能与家长一起参与这项“家庭大事”,从而加强了家庭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信息技术的注入帮助学生从空间上考虑问题,计算时就不会出现遗漏。像这样,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生活中引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就会学得主动,从而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
又如,在小学数学《统计》的教学“例1:小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可以事先拍下路口交通状况的一段录像,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让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快感,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对数学学习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数学教学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和能力,才能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