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习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4-04-17 04:11冷树青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研究

汤 瑶 冷树青

(九江学院社会系统研究中心 江西九江 332000)

社会风习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汤 瑶 冷树青

(九江学院社会系统研究中心 江西九江 332000)

社会风习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颇有争议的概念。着重于风尚习气的社会风习的研究路径,应以系统方法为视角,以社会价值观为核心,积极构建风尚习气理论范式的逻辑基础。

社会风习 价值观 系统方法 意义

社会风习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颇有争议的概念,主要涵盖风俗习惯与风尚习气。笔者关于社会风习问题的探讨属于后者,即社会上流行的风尚习气。这与辞海关于社会风气的界定一致。[1]从学界关于社会风习(风尚习气)的研究状况看,不但对社会风习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较多的也是对近代以前社会风习的研究。故此,笔者认为,着重于风尚习气的社会风习的研究路径,应以社会价值观为核心,以系统方法为视角,尝试社会风习理论范式的逻辑构建。

一、社会风习研究的问题与出路

正如笔者关于社会风习的研究现状所概括的,尽管社会风习即风尚习气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研究仍很少,散落在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文化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处于各自分立的状态,很难形成对话,不同学科领域中名异实同的相关研究需要新学科视角的务实整合。

诚然,郑仓元、孙燕京和朱力等在关于社会风尚(风气)的形成机制、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做出了较多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富有启发性。李长莉、严昌洪、宋惠昌和郑大华等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探讨从理论和方法上为社会风尚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但社会风习研究的许多理论问题的探讨仍不够深入。如社会风习的界定及其与风俗习惯的关系,甚至存在风尚习气与风俗习惯的重大分歧[2],即使就风尚、风气的界定而言,也存在其属于社会意识[3]、社会行为[4]或(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表现的多种理解[5];同时,诸如社会风习与道德伦理、时代精神和社会控制的关系;以及社会风尚、风气研究史料的挖掘和整理、研究领域的拓宽与深入[6];等等,都属于社会风习理论研究中的基础工程。

因此,严格说来,社会风习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缺少成熟学术研究所必备的诸多要素:相对明晰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相对成熟的特有的研究方法,相对系统的研究内容与体系框架。而从社会风习的研究内容看,较多的是对于近代以前社会风习的研究,对具有现实性和迫切性的当代中国社会风习的系统研究尤为缺乏。如何借鉴学界的有关研究成果,积极尝试对社会风习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基础问题展开探讨,无疑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理论课题。

二、社会风习概念的基本界定

大体说来,社会风习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概念,它一般存在两方面的含义:既包括相对稳定的风俗习惯,也包括流行性的群体行为——风尚习气。因此,要给社会风习一个明确的定义,有必要首先从外延上划分其类别,理清社会风习与社会风气、社会风尚和风俗习惯等概念间的关系。笔者的研究,主要着重于的风尚习气。因此,这里所谓社会风习即指风尚习气,而风尚习气又是社会风气的简称,风尚具有褒义性,习气则带有贬义性。

社会风习具有群体性。它经过特定的生活方式和共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而逐渐形成,是对一定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具有约束力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它表现为社会意识的外化,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层面。它与个体道德养成息息相关,与道德具有类似、互补的社会功能。在道德相对体系化地发挥作用之前,社会风习担负着调控社会秩序的重任,影响社会成员,使之遵从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社会风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社会风习的兴衰、更替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激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社会风习发生演变,也印证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轨迹。当今全球化、信息革命成为社会风习演变的重要因素。同时,尽管社会风习的变化本质上源于社会存在尤其是物质生产的变化,物质生产的变化是社会风习新陈代谢的基础,是新的社会风习最终确立的前提,但却并不能否认社会风习的变化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与表征。

社会风习具有较强的扩散性。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社会风习从不知不觉的细微处起步,通过示范和效仿作用,逐渐向社会扩散,最终形成千万人的共识,即使它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要想变易它,也十分困难。无论是保持社会和谐,还是腐蚀社会肌体,社会风习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当然,社会风习一定程度上亦是可控的。通过对社会风习性质、特点和规律的自觉把握,借助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积极作用,诸如制度建设、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等都能有效实现社会风习的结构整合。

社会风习有着突出的阶级性。体现为特定社会价值观的社会风习是人们物质利益以及精神需要的反映,因而一定社会风习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必然阶级矛盾息息相关,进步阶级客观上成为新的社会风习的推动者。阶级性无疑是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风习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内在要求。

由于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的不同,社会风习还表现为一定的时空特性,包括阶段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等。

因此,李长莉在2012年9月九江学院社会风习研究研讨会上,立足社会风习的一般特点,并总结学界已有成果,给社会风习的内涵提出了较为客观的界定,认为社会风习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中,伴随社会转型或结构变化流行的,具有一定群众性、时代性,并与一定的道德、思想、伦理和价值观念变化相关的风尚习气。

三、社会风习研究的一般原则

社会风习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其核心在于价值观。因此,立足社会系统方法,以价值观为抓手,视社会风习为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结构中文化子系统的构成要素,把社会风习与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理论体系联系起来,深入把握社会风习的层次结构、形成和演变,揭示社会风习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无疑是社会风习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

(一)立足社会价值观

社会风习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的存在是无形的,似乎不可捉摸,又无处不在。社会风习的形成和演变有多方面的因由,包括社会价值取向、社会道德观念、社会舆论、社会心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涉及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社会评价、社会沟通与互动、社会选择和社会影响等等,而且与社会政治潮流、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文化氛围等都存在密切的关系。

社会风习的核心是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的结构与特征在社会风习中有着清晰地印迹。每一种社会风习无不迎合、反映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将社会风习的核心界定为价值观,并将社会风习作为考察社会价值观的标本,是对社会风习研究理论创新的尝试。社会风习内在逻辑的揭示,有助于拓展社会风习的研究视角、深化社会风习的研究内容,探究社会风习变迁的内在机制。社会价值观作为调节个人、群体利益关系的规则,存在于每个时代,并具有一定的结构、特质。因此,以社会价值观作为切入点,研究特定时代的社会风习,有助于找出社会风习的结构、特质以及内在有机联系。

并不是每种社会风习都符合其所处时代的社会伦理观。而一个社会价值观、伦理观之间的关系,最突出、集中表现则是社会风习。一个社会的伦理是一种应然的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而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则是实然的状态,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显著性。一般说来,社会伦理与价值观一直存在着矛盾、差别。如果再认真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社会伦理的精神气质与价值观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就社会伦理与价值观之间的契合、张力,多数是可以通过社会风习来发现的。社会风习是观察伦理、价值观两者以及两者关系的契合点。以社会风习为考察对象,从中透视社会伦理观与价值观的关系,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研究社会风习,可以找到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通过探究社会风习隐含的伦理与价值观,我们能够就一个时代社会风习的结构、特质予以清楚地把握。

在揭示了社会风习的实质后,人们便可以对社会风习的外延进行“取舍”。那些具有鲜明社会价值观的社会风习将走入人们的视野,而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会风习则被淡化处理。只有明晰了社会风习的内涵和外延,关于社会风习的研究才会清晰、鲜明,避免泛泛而谈弊端的同时,对社会风习内涵、外延的界定也能为其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7]。学界的研究多将社会风习作为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体,缺乏对社会风习内在结构、关系的探究,将社会风习作为考察社会伦理观、价值观的“抓手”,从社会价值观作为切入点,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社会风习研究的“松散”状态,避免“大拼盘”的弊端,有助于人们找出社会风习的结构、特质以及内在有机联系。同时,大家还可以借鉴西方社会学中的失范理论,将社会风习的研究在理论层次上做一定的提升。

(二)社会系统学的方法视角

明代社会风习研究的开拓者傅衣凌关于明清“奢靡”风习的研究范式富有启发性。傅衣凌从商品经济的变化中揭示明代中后期“俗尚奢靡”风习形成的根源,无疑是社会系统学方法的较早运用。社会系统学方法即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深刻揭示当代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嬗变。

早在20世纪50年代,傅衣凌已经论及“俗尚奢靡”问题。他认为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城镇已出现“新的萌芽”或“近代性质的萌芽”,不仅工商业者地位提高,而且新旧之间的矛盾斗争加剧,这种“城市中社会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到了城市风气的转变,即由淳朴转为奢靡,这“正是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映到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其中明代人陆揖的“崇奢黜俭”主张,就是其典型的代表。至20世纪80年代,在他的《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一书中多次讨论社会风气,他指出,“象这种社会风气从俭而奢的记载,封建上下秩序的颠倒,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十五、六世纪以后南北各地所普遍存在的”。即承认资本主义的萌芽所导致的“社会风气的变化,出现一股活泼、开朗、新鲜的时代气息”。[8]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风习变化的研究亦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学者们较好地把握了社会风习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内在联系。如李长莉指出,晚清的开放通商引起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崇尚洋货、从商热、金钱至上等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的改变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制度的崩坏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为维新运动的发生作了必要的铺垫[9]。

孙燕京的《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对中国近代社会风尚的研究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她深入分析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变化对社会风尚变化的影响,强调社会风尚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社会心理、价值取向、政治和文化生活。她明确把社会风尚纳入社会意识范畴,即作为社会意识的底层结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来加以讨论,并将其高层意识即社会思潮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一种对于晚清社会的从风尚到观念再到思想体系的比较系统考察,有助于通过风尚趋新来展示观念和思潮的变迁过程,有益于加深人们对于晚清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的认识[10]。

正是由于学界的积极探索,有关研究进一步认为,应以社会系统学思想为指导,用社会系统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社会风习的演变,总结其特征,着眼于社会整体系统、结构特性,分析社会系统对社会风习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社会风习演变与社会系统发展的整个过程。对社会风习的研究,涉及社会学、系统学、文化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领域,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课题,要把社会风习与文化传统、价值观、社会心理、群体影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联系起来,用系统思维和复杂性思维进行分析。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系统工程对社会风习的作用,探讨社会风习演变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研究和谐社会形成的机制,为社会良性运行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不仅需要从部分、局部的角度把握各个分支领域的问题,而且要从相互关联的整体层面进行系统把握,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立体性和协调性[11]。

社会风习涉及面很广,多表现为社会现象、习俗,并且是在动态变化之中,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分为许多层次,各个要素和环节交错缠绕,息息相关,相互为用,相互影响,综合发挥作用。因此,社会风习是一个复杂系统,包含多种要素,具有复杂的结构,涉及多学科领域,需要从宽广的视野,进行纵向的历史分析和横向的结构分析。社会风习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特性、文化习性、心理反映等,具体体现为关于社会体制、社会规范、社会生活、社会影响的观念和行为。社会风习既有传统的因素,也吸纳了现代的内容;既有本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风习观对于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在全球化时代,还应关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更应该关注现实社会风气时尚的研究,区分社会风习的善与恶,提倡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风尚。社会风习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的存在是无形的,似乎不可捉摸,又无处不在。

社会风习的形成和演变有多方面的因由,包括社会价值取向、社会道德观念、社会舆论、社会礼仪、社会心理和人际关系等诸方面,涉及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社会规则、社会评价、社会沟通与互动、社会选择和社会影响等,而且与社会政治潮流、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文化氛围等都有密切关系。社会价值取向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价值倾向,引导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社会风习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社会风习既有积极的、良好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丑陋的一面,需要具体的分析和对待。社会风习的影响既深且广,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无不受到它的制约。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良善社会风习建设。

社会风习与社会秩序、社会选择、社会改革、社会控制、社会技术、社会设计等相互关联。在全球化浪潮之中,既要看到民风民习的变易的快捷,也要注意传统风习不会在一朝一夕消亡,它经常会变化形式重新回到生活之中。大家要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在世界文化殿堂中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不应该盲目媚俗,或冷眼旁观,而是应该珍重自己的文化财富,积极地创建新的文化传承机制,使具有人性且有感情的传统文化转变为新的文化资源。对于那些确是不合时宜甚至阻碍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必然因势改易。对于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虽然对一些人来说是利益或趣味的所在,也无需姑息。一些服务于人性正当需要,促进人性发展与完善的社会风习,具有恒久的价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习,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视社会基层自治能力和意识的引导和管理,重视个体公民的公共精神和组织技能培养,重视公共道德的确立和社会公共环境的健康。总之,导向、示范、约束和惩戒构成社会风习建设中的基本原则。

四、社会风习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社会风习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缺少成熟学术研究领域所必备的诸多要素:相对明晰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相对成熟的独有的研究方法,相对系统的研究内容与体系框架;而从社会风习的研究内容看,较多的是对于近代以前社会风习的研究,对日益突出的当代中国社会风习失范性的系统研究尤为缺乏。

笔者认为,通过对社会风习理论现状的梳理和钩沉,加强对流行性的群体行为及其社会基础的典型研究;对上下双向、自发与倡导、舆论与政策、示范、暗示、模仿、认同和传播社会风习形成机制的研究;对物质性、行为性和思想性等社会风习类别的研究;对社会风习的结构与功能,如层次性与广泛性,以及社会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研究;对社会风习的兴衰更替与社会意识以及社会结构转型关系的研究;对如何促进良善社会风习建设、形成的研究;特别是对社会风习内涵与外延的明确界定、对社会风习研究原则和方法的积极探索,确立以道德风貌、价值偏好和行为方式三位一体的研究框架,将国内现实、国外环境、时代潮流和历史积淀等宏观因素,大众教育水平、大众传媒方式、国家、市场与社会关系及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等中观因素,规范接受、权威认同、从众选择和社会影响等微观因素纳入研究视野;等等,无疑将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社会风习思想的研究视域,丰富社会风习的基础理论,促进社会风习理论的发展。

从社会结构现代转型的角度深入考察当代中国社会风习的失范性,将社会风习视为文化结构的要素,探讨社会风习如何影响文化结构并进一步制约政治经济结构,既有利于科学把握当代中国社会风习演变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也有益于进一步揭示社会风习演变与经济政治变革的内在联系,通过社会风习的研究还将有益于拓宽社会转型理论的研究视野,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理论的丰富发展。

通过回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风习建设方面的伟大实践,以中国共产党曾经执政的“三区”——苏区、边区和解放区为中心,分析根据地文化模式与革命阶级社会风习形成的内在逻辑。同时,深入考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风习演变的双重影响,比较国外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风习演变的特点规律,总结当代中国社会风习失范的经验教训,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当代中国社会风习变迁的内在机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规律性认识。

(二)实践意义

21世纪的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建设“美丽中国”,铸就“中国梦”,必须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善风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必然政治清明、社会公正和风气良善。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警示腐败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风习的失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表现为群体性社会行为的社会风习的影响既深且广,往往产生从众、依从和服从行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无不受到它的制约。当代中国社会风习研究无疑是对社会风习现状的直面与正视。一方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现代中国社会风习的深刻变化,表现为人的主体意识、竞争精神和讲究实效等价值观念的日益增强;另一方面,责任、诚信和他人等意识匮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风习在“爬坡”和“滑坡”中艰难前行,呈现出转型期社会迷茫、焦虑、戏谑与失衡的负面心态。我们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同时,又不得不面临着“责任缺失”、“价值失范”和“权力寻租”等诸多尴尬与诘难。尽管主流意识形态依然是具有稳定性的价值系统,但由于转型社会多元化的无序与失控,社会现实的客观反差,新旧交替中的价值混乱、价值冲突与价值真空,潜规则盛行,社会正能量的导引作用弱化,信任危机凸显,公民内心的认同有所丧失,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日益面临严峻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社会风习变迁研究以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党风与社会风气的思想为指导,概括建党以来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实现良善社会风习上的新认识,总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端正党风、改变社会风气、引领社会风尚和建构良善社会风习的实践经验,积极回应“道德滑坡”、“挑战伦理底线”和“世风日下”等社会焦点问题,有益于缓和社会焦虑、戏谑与失衡等负面心态。特别是把良善社会风习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良善社会风习建设的原则、路径、政策和举措,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我国社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统一。

同时,在全球化时代,应关注外来社会风习的冲击和影响,既要善于传承优秀传统,又要能够借鉴创新,区分社会风习的善与恶,提倡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风习,深刻把握社会风习与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社会风习研究将注重社会风习产生和发展的导向、示范、约束和惩戒,避免传统的政治化、简单化和理想化的做法,从社会角色的权责、社会行为规范的角度进行社会化的整体教育,推进前馈式的社会管理,才能保证社会风习向良性运行的状态迈进。良善社会风习建设惟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深化改革,不断创造良善社会风习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风习的自我发展,方能实现转型社会社会风习的新陈代谢。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1911.

[2]冷树青,汤瑶.社会风习研究现状综述[J].九江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4):63.

[3]吴家清,杨元宏.“社会风气”应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89(6):19.

[4]范小方.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初期社会风尚的演变[J].中共党史研究, 2008(3):12.

[5]段志强,李江涛.论社会风气[J].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 1985(1):87.

[6]盛美真,李维昌.近20年来中国近代社会风尚研究述评[J].思想战线, 2010(3):127.

[7]董向慧,汤瑶.“伦理视域”下的明代社会风习研究探析[J].九江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4):35.

[8]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

[9]李长莉.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J].社会学研究, 1993(6):1.

[10]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318.

[11]林坚,冷树青.社会系统工程研究视角下的社会风习形成与演变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4):31.

(责任编辑闳玉)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3年第一批招标项目“社会结构转型与良善风习建设研究”(编号JD1361)的阶段性成果。

2014-06-05

汤瑶(1987—),女,九江学院社会系统学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I 022

A

1673-4580(2014)03-0054-(06)

猜你喜欢
价值观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的价值观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