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华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常德,415000)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材的多重功能。首先,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材承载了语文教育听、说、读、写的实用功能。其次,语文的人文性又决定了语文教材的德育功能、审美功能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语文教材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还具有传承知识的功能。语文教材承载的知识范围很广,文学、哲学、地理、经济、科技、民俗无所不包,其中历史知识就是很重要的一块。
历史是什么?历史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解读。笔者以为,历史是人类过去所发生的事实,构成历史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第一是事实,第二是人类过去所发生的,真实性和时代性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历史的真实性,意味着历史不是虚构的,不是凭想象出来的。像“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这些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是凭想象创造出来的,不是事实,不具有真实性,所以不是历史。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历史还必须具有时代性,历史的时代性决定了历史必须是“过去”,而不是“现在”,更不是“未来”。如“圆明园的毁灭”“飞夺泸定桥”,这些不仅是事实,而且都是在过去发生的,所以都是历史。
历史是由一系列历史事实组成的,把历史事实用文字记载下来,就成为历史知识。每一个史实的构成要素都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中的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包括政治事件、经济事件、科技事件、军事事件等。如《蔡伦造纸》承载的历史事件属于科技事件,《千里跃进大别山》承载的历史事件属于军事事件,《张骞与丝绸之路》承载的历史事件属于经济事件。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语文教材所传承的历史知识范畴。
首先,语文教材中很多历史方面的课文,课文的作者本身就是历史人物,他们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如《鸿门宴》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张衡传》的作者范晔,《苏武传》的作者班固,《淝水之战》的作者司马光,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又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作者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1949—197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其次,很多课文描写了在古今中外的历史进程中做出过重大贡献、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从帝王将相到外交使者,从国际友人到民族英雄,从古代农民起义领袖到现代驰骋战场的将军,数不胜数。如为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的詹天佑、邓稼先,为坚持科学真理而献身的哥白尼,等等。
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描述的事件都承载着大量的历史知识。如《飞夺泸定桥》描述的内容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中央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长达两年(1934—1936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历史背景是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在英国租借香港新界99年的期限届满之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先后占领除苏联以外的一系列欧洲国家,并大肆屠杀犹太人和占领区人民。
自古文史是一家,文学与历史关系非常密切,文中有史,史中有文,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是历史的实录,作品反映的内容就是具体的历史事件。如《口袋阵》记录的是明朝戚继光领导戚家军抗倭的英勇事迹;《开国大典》再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的盛况;《勾践灭吴》反映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一段历史,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称臣归附,十年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准备之后,一举灭掉吴国。
虽然语文教材不同于历史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但“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就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汲取精神的养料,还可以“鉴古识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材在传承历史知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历代史学家和政治家都认为了解历史知识是为了以古鉴今。司马迁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意在通过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以供借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行失”,旨在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认识现实、展望未来,这就是传承历史知识“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作用。
语文教材传承历史知识“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作用比历史教材更加明显,历史教材对史实的介绍语言平淡、内容枯燥、缺乏生气,而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经过文学作品的形象阐述,能够生动鲜明地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可以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带来深刻的思想认识。语文教材承载的每一段历史都是一面镜子。以陈胜、吴广反秦起义为镜,就知道了统治者的残暴和对人民的无限制的搜刮必然会导致反抗,导致自身走向灭亡;以唐太宗为镜,就会明白统治者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以史为戒、以民为本,国家就能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不忘历史,就是为了鉴往知来,更好地书写今天和明天的历史。
语文教材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材承载历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历史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历史精神。
一是在客观分析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树立实事求是的历史观。以史为镜,鉴往知来,要求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必须是真实的,而语文教材并不完全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承载历史知识。如《圆明园的毁灭》,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是在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英法联军为了销毁他们掠夺的罪证,放火焚毁了圆明园,事件的责任完全在英国和法国。但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就此事而论,英、法两国的纵火行为无疑是强盗行径,但是也应该反思:为什么他们就能长驱直入中国的首都为所欲为?于是引导学生分析“导致圆明园毁灭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让学生在客观地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辩证的历史观。
二是在学习杰出历史的过程中,培养中国传统的历史精神。首先是务实求真的历史精神得到培养。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许多取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在众多的历史著作中,杰出的代表当推《史记》和《资治通鉴》,二者并称为我国史学成就的“双璧”。“二司马”著史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非常注重史料的考证,力求史料的真实、可靠,他们所体现的就是这种务实求真的历史精神。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史记》《资治通鉴》的文章,如《将相和》《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陈涉世家》《淝水之战》等,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文学素养,而且增长了智慧,更重要的是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历史精神的浸润,这让务实求真的历史精神得以传承。
三是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得到培养。司马迁著《史记》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为了考查历史成败、兴衰的规律。《史记》不仅为历代提供了经验教训,而且开创了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司马光书写《资治通鉴》便传承了这种理性精神,“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全书绝大部分篇幅记述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以帮助统治者吸取经验教训,巩固统治,“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用意相当明显。
四是评价历史人物的褒贬精神得到培养。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时,表现出鲜明的褒贬倾向,“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不仅秉承了《春秋》褒贬精神,对历史人物和事件都寓有褒贬,而且还有自己的特点:一是评价历史人物没有避讳,即使评价本朝的皇帝都如此,如在《史记·酷吏列传》中揭露武帝信用酷吏残害人民;二是不论出身,肯定历史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如《陈涉世家》对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司马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可以看出,《史记》评价历史人物,以人类社会进步为标准,即凡是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就褒,否则就贬。语文教材中节选自《史记》的其他文章,如《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等,都体现了《史记》的这种褒贬精神。所以,语文教材通过承载《史记》的历史知识,便能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褒善贬恶精神。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有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舍身而取义”的民族气节,“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有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的思想;还有道家“清心寡欲”“无为”的思想……这些思想几千年来都熠熠生辉,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类的文化靠历史得以保存,民族的传统靠历史而得以传承,语文教材就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中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屈原虽遭放逐,仍眷顾楚国,岳飞一生征战,精忠报国,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体现的都是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狼牙山五壮士展现了“舍生取义”的民族骨气;强项令董宣、清官包拯,表现的是不畏强权的浩然正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奉献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孔子在困穷之时编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孙膑受膑刑后编著了《孙膑兵法》,司马迁受宫刑后隐忍苟活成就《史记》,他们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文化、传统美德,通过语文教材承载的历史知识得到弘扬。
[1] 班固.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4] 赵守仁,叶青,陈崇钫.中国现代史新编:下[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0.
[5]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8]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 司马迁.报任安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第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