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指令性报道背后的媒体角逐*

2014-04-17 03:38李耀华
关键词:规定动作受众信息

李耀华

(连云港日报社 经济部,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新闻从业者接受所在媒体指令,采访指定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通常被称为新闻采访中的“规定动作”。一般而言,这类新闻基本都是“命题作文”,记者只需前往实地采访,详细了解并认真核实相关新闻事实,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媒体交差。但是,当前多元化的媒体格局,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市场的细分,挤占了传统媒体原有的生存空间,新形势下的媒体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加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如果媒体从业人员不能主动出击,仍然忙于完成对“一人一事”交差式的常规报道,显然已不能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此前在“马航”事件的新闻大战中,国际上众多媒体同台角逐,西方强势媒体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新闻资源展开重磅报道,值得国内新闻从业者反思。

挖掘指令性报道背后的新闻矿藏,可以推动记者深入观察事物,从而实现新闻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报道,将更多新闻信息奉献给受众,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媒体竞争力。

一、日常指令性采访中蕴含较大的信息量,交差式报道无助于媒体开发新闻矿藏

指令性报道既是传统媒体记者的常规工作,也是传统媒体区别于其它媒体特别是自媒体人的特色所在。通常情况下,在接到相应指令并前往采访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时,其信息量经常是远非指令或有关单位提供的新闻通稿中预定的内容。

在具体采访过程中,一个负责任的记者应当放下架子,广泛了解新闻事实,才能在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获得预定指令及新闻通稿以外的更多信息,这无疑是一笔额外的新闻矿藏,如何开发这个矿藏显然尤为重要。在媒体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中,对其背后的新闻资源充分挖掘,往往更能显示媒体及从业者的软实力。这就要求媒体采取灵活措施,让“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互为补充,从而向受众奉献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具体新闻实践中,不少记者都曾接到指定报道指令,如参加某次会议或与其他媒体一道采访同一典型人物或同一突发事件,一些经验丰富的记者往往既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命题作文”,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报道内容,同时,还能在新闻角度的选取上抢得先机。如果该指定报道份量足够大,媒体派出一个报道团队参与报道也未尝不可,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掘事件或新闻人物背后更多的新闻资源,并由此广泛拓展新闻报道面。

对于新闻资源相对较少的地方媒体而言,从指令性报道中发掘其背后的新闻资源尤其重要。笔者曾接到所在媒体指令,要求采访连云港海滨大道这一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通过深入现场采访,笔者不仅完成了规定新闻报道任务,还意外发现安徽籍张姓建设者携母转战工地13年的新闻事实,并于其后认真采访当事人,这篇歌颂人间真情的长篇通讯还登上了报纸头版头条,不能不说这是对指令性报道的一次成功拓展。新闻报道中,对那些受众普遍关注的信息,就是要像这样突破“一人一事”的固有模式,就是要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记者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求证事实和挖掘细节上,由此揭示事件或问题的发展趋势,并发现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如果一名记者仅仅满足于指定采访内容,满足于对新闻通稿的添加或修改,完全可以向所在媒体交差,但最多只能拿出普通新闻稿“填填版面”,拿不出任何出彩或有一定份量的新闻作品来。因此,习惯于常规“交差式”的思维,往往有可能漏掉其他有更有价值的新闻,甚至是独家新闻,更不可能在众多媒体的同台角逐中获胜。

众多媒体记者面对相同的主题,要想拿出能够出彩的报道,还应想方设法选取不同的视角。角度不同,往往报道效果就有天壤之别,而要想追求与众不同的角度,不付出一定的努力是不行的。因为角度与新闻性的结合最为紧密,一般情况下,新闻角度独到则新闻性强,容易受到受众追捧;反之,如果角度很平常,其新闻性自然就变弱,往往很难吸引受众眼球。当前,有的媒体从业人员过分依赖电话、互联网等新手段,或静坐办公桌前等待新闻报料;另有一些新闻工作者忙于赶场,忘记了深入采访或“规定动作”以外的新闻拓展。事实上,这两种作法都让媒体从业者距离新闻事实渐行渐远。如此以来,往往不能发现新闻背后的其他重磅信息,很难做到开发潜力巨大的新闻矿藏,容易在新闻资源的角逐中变得更加被动。当然,这并不是说新技术、新方法不能使用,只是不能过分依赖这些技术和方法,更不能因此而抛弃扎实的采访实践。

二、记者在工作及生活中扮演特殊社会角色,发掘指定报道背后的资源,提高媒体投入与产出比

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Joe Pulitzer)曾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句话阐明了记者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广大受众想要知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了解新闻背后更多的信息,记者的参与不可或缺。一个训练有素的记者,就是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度,及时发现新闻,才能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如果接到采访任务,仅限于完成指定稿件而消极交差,显然是记者没有真正进入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表现。

记者的社会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基本职责是发现新闻,捕捉信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让公众知情,向公众传播有用的新闻信息。记者对难得的独家新闻应有执著的追求,众多媒体同台竞争,独家新闻几乎成为不可能,但新颖的角度、与众不同的细节以及新闻背后的其他事实则值得我们去挖掘。众多记者参加一次地方慈善座谈会,如果仅仅是到现场拿拿材料,再参考相关资料,一番复制、粘贴与添改过后,一篇常规会议稿子即可在短时间内出炉,这样做符合媒体要求,可谓既省事又无可指责。但《扬子晚报》一名记者在认真听取座谈会上每个人的发言后,不仅结识了很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士,还获得了会议以外的很多鲜活的新闻事实,此后,他不仅拿出了常规简短会议报道,还进行深入采访,交出了两篇时效性强、新闻价值高的消息,并拿出了一篇观点新颖的深度报道和一篇见解独特新闻评论,从而将更多的信息传达给了受众,让更多的市民对慈善事业有了深入而直观的了解。

在我国,记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及喉舌,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承者与载体。而作为社会的一员,记者的社会角色也就反映出其在社会大系统中所附着的作为社会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因此,在接到所在媒体指令性任务时,记者不仅要将常规新闻信息传达给受众,还要将其他媒体从业人员没有发现的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奉献给受众,从而满足受众的需求,打造所在媒体的全新形象。一个成熟的新闻从业者拓展规定动作报道面,就是要善于从受众处搜集信息,并有意识地引导受众。记者扮演特殊社会角色,不仅要向受众传达信息,还要倾听广大群众的意见,反映人们的意愿,要力图通过分析、研究事实等来引导受众。这就要求记者对所报道事件要高度把握,既理解其实质,参透其中蕴含的道理,让受众不只是简单地接受新闻信息,还能得到思考性的结论。按照普利策的说法,记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应扮演的社会角色,失去了角色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失职。发掘指定报道背后的新闻资源,往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记者采访与产出之比,向受众奉献更多的新闻信息。

三、“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均具魅力,努力与同行展开角逐,方能真正赢得受众青睐

不过,“规定动作”只是对于所在媒体来说的,对于普通受众而言,不论是“规定”的还是“自选”的,只要传达信息量大且有较高的新闻价值,都会得到受众的欢迎。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好两个“动作”是殊途同归,都是扩大媒体影响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思维方式的变化可以让“规定动作”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从而增强报道的可读性。深入挖掘“规定动作”背后的新闻矿藏,应利用发散思维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掘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报道题材,采取更加灵活的写作方式,同样可以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自觉挖掘新闻背后的东西,还可以对事物进行辨证思考,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在2008年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可乐男孩”、“最牛校舍”和“哺乳女警”等的报道就很独特。如果接到报道指令后,记者仅仅是听取新闻发布会内容,不深入现场采访,不挖掘新闻事实背后的东西,往往很难发现类似新闻价值高、贴近性强的鲜活新闻。汶川地震报道中,记者选择如此独特的视角,既大胆又新颖,也让受众感到新闻的真实可信,引起广泛的共鸣。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2014年3月初以来的“马航”事件“同题新闻”报道中,国内某些媒体暴露出自己在专业媒体素养以及职业操守上的软肋,其中的教训就是有媒体记者喜欢蹲守新闻发布会或只作表面文章,而没有很好地拓展事件背后厚实的新闻矿藏。

上述案例中,发散思维的应用成为相关媒体的角逐利器。发散思维可以推动记者多层次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促使新闻报道具备深刻的内涵。新形势下,由于生活方式的丰富多彩和思想的多元化,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苛刻,单一的动态性消息或普通常规报道已难以满足受众的需要,因为人们不但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想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更想预知该事件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例如,对于一次大型会议的报道,通常情况下,受众对于会议议程类常规报道往往会熟视无睹,但对会议花絮或与会议有关的其他民生类重要新闻更感兴趣,这正体现了发掘指定报道背后新闻资源的必要性,也反映出媒体从业者的基本功。由此可见,对于指定的典型新闻人物、事件或现象的报道,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报道,才能向受众传达更多的新闻信息。深入挖掘指令性报道背后的新闻矿藏,往往更能拿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这应成为新形势下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常规做法。

总之,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对于指令性报道要出新意、出个性,就要不断创新,这既关系到国家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传播效果,又关系到媒体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而在创新指令性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从业者要始终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要在追求鲜活性、贴近性的过程中,把握好分寸,并选取好适当的角度,将更多的新闻信息奉献给受众,让指令性报道更加出彩,更易于为受众所接受,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1] 吴献举.发散思维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J].青年记者,2006(14):45-46.

[2] 魏永刚.规定动作的创新路径[J].新闻战线,2006(3):12-14.

[3] 孙国红.探索地方党报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J].今传媒,2013(10):120-121.

[4] 侯永忠,赵霞.记者的角色冲突与社会责任[J].新闻传媒,2005(11):26-28.

猜你喜欢
规定动作受众信息
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规定动作的发展与评价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订阅信息
省级一把手赴港招商有哪些“规定动作”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高校章程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
展会信息
“规定动作”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