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解析与比较

2014-04-17 01:53
教育观察 2014年17期
关键词:苏教版科学教材

丁 玲

(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江苏泰州,225321)

自20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随着世界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改革。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国在2001年和2002年陆续出版了八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本文以构建理论为指导,对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进行了全面的结构解析。

一、从历史角度分析小学科学教材的特点及发展

我国的小学科学教材从最初的《自然》逐步发展为《科学》,这段历程有五十多年。在这段发展历程中,我国的小学科学教材共编著了八版,每一版教材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始终强调的是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关注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从最初的重视科学知识的实用性转换到注重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以及科学实验活动的重要性,走过了重知识、轻实验的过程到全面的否定,再到最后的回归传统和借鉴创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二、从版本角度分析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和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共出版发行了八套不同的版本,每一个版本的教材都独具特色,下面以几个不同版本为代表来探究一下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及特点。

(一)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和特点

苏教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主要从学生们原有认知结构基础出发,通过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结构设计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们创造出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苏教版的教材中设置了更多的画面,这些画面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教材更贴近生活实际,进而加强学生们对于科学技术的了解,培养学生们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探究的精神,全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苏教版的教材编写都是以新课程理念作为基础的,国内外很多优秀的教材以及先进的理论都是苏教版教材编纂过程中的基础背景。全套教材具有大教材观的概念,而且教材吸纳了法国“动手做”的模式,在单元中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辅助资料和辅助工具。同时它采取的是大单元的构成,每一册书都大致由五到六个大的单元构成,突出了科学的探究性,将学生们作为课堂的主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很多人文精神,对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二)湘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及特点

湘版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体现出了科学同技术之间的联系,更加注重对学生们科学技能的培养,而且教材中的文字表达也更符合学生们的认知发展水平。湘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要符合学生们的认知发展程度,教材主要采用了“主题单元—课题—活动—评价”的模式,这其中主题单元和探究能力训练是一条明线,然后以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作为一条暗线,教材的整体内容更加重视对于科学史实的挖掘,提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设计的教学活动重点突出了教学的主体性、适应性、多样性、探究性、整合性和开放性。

(三)京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和特点

京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以“科学主题”为统摄,以“科学观念”为基础,全方位地构建教材的内容,实现课程的综合化,注重教材的结构化和结构性。教材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保证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三、小学科学教材的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能够反映出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联的学科探究态度、探究方式,学科的基本概念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观念,它是一种内隐的结构,代表着学科的深层结构,而深层结构的形式化表现就是表层结构。

(一)表层结构

1.概念及原理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科学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科学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世界,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之间都在大力地发展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是重在培养新一代的具备科学素养的新型公民。在教学改革以来的不同版本小学科学教材中,相同的表层结构都是对于新课标的体现。小学科学的教材表层结构主要考虑到价值观、世界观、情感态度,科学探究,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五大方面。

2.章节构成及内容简介

小学科学教材编排立足于课程标准,在贴近学生们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的每一章通常会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图片加文字形式的单元总体介绍,在图片上会有单元的主体名称,图片会显示出主题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文字则是对图片的进一步说明,进而引出话题,进入到单元的学习。比如说在“微小世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植物细胞的图片,并在图片上显示“微小世界”的主题:

“在以下的文字说明中主要的内容可以使我们的眼睛获取的感官信息最为丰富,但是人类的肉眼能够看到的也只是1/5毫米的微小世界,那么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会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上科学的放大镜走进微小世界,发现生命世界当中更多的奥秘。”

第三部分是资料库,资料库的作用就是提升学生们的科学认知,拓展学生们的科学素养。比如说,在介绍微小世界之后,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微生物,对每一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以及生活环境都做出具体的说明,也可以加一些图片,让教材更加丰富有趣,让学生充满探究的兴趣。

(二)深层结构

1.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了观察、分类、猜想、实验、测量和制作。观察的过程就是学生们利用自身的知识背景来明确研究的方向进而提出问题,然后再利用以往的研究成果来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利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来进行数据的搜集,通过实验对问题做出解释。这是一个需要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之间应该相互交流、学习、分享实验的技巧。教科版的教材始终是以探究作为主线的,突出了教材的灵活性、开放性,比如在小学五年级生物与环境中关于种子发芽的实验,教材要求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来逐步激发学生们的思考。

2.科学态度的培养

小学设定科学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学生们深藏于心中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在教材的深层结构设计中,必须要体现出科学精神的培养,而实际的小学科学教材当中确实也时刻渗透着科学精神。比如,在“微小世界”的学习过程中,探究晶体之后,就会有相关的内容来将科技的发展同生活的实际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热爱。

小学科学教材具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科学精神。作为教学一线的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好好把握教材,创新方法,提升小学科学的课堂效率。

[1] 赵姣.我国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与美国STC教材的比较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

[2] 张丹.小学科学(3~6年级)教材比较及其与《标准》相关性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2.

猜你喜欢
苏教版科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科学拔牙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