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战略视角下的语言规划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语言生活状况的分析

2014-04-17 00:06:28
江汉学术 2014年3期
关键词:规划国家语言

刘 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 南京 210023)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语言的地位和价值空前显现,语言生活状况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200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并开始出版每年一次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一方面发布语言生活的各种调查报告和实态数据,追踪语言使用方面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预测国内语言发展变化趋势;另一方面指出该年度各领域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社会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与南京大学签约共建了“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该中心是世界上首个以国家语言战略为重心的专门研究机构,这也标志着中国语言战略研究的开始[1]。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针对国内外重大语言问题展开研究,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政策建议和战略预案,使语言文字工作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实时了解国外语言生活状况,中心于2008年成立专门课题组,监测国外媒体有关语言文字的报道并将其进行摘编、摘译或者综述,进而编纂成为《世界语文动态》,每半年出版一期。在《世界语文动态》的编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世界各国近几年在政治、经济、教育及科技等领域的重要语言生活状况,以及它们在语言规划实践方面的共性或者不同,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

在掌握了国内外近五年的语言生活动态并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语言战略的高度对国际语言生活状况和语言规划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一方面顺应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必然要求;无论在语言规划的理论研究还是语言规划经验借鉴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关于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已有研究

20 世纪50 年代后期,美国语言学家豪根(Haugen)将“语言规划”这一术语引入学术界,因此语言规划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仅五十余年。国外许多经典的语言规划理论研究基本于20世纪后半叶完成,主要包括语言规划的概念、分类、动机和目标等方面;国内学者也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引介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关于语言规划的概念和特点有很多论述,刘海涛[2]从跨越45 年的相关文献中提取了“语言规划”的三十多种定义,总结出上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对于语言规划的新认识:语言规划是对语言多样性的一种人工调节;要保护语言的多样性;研究语言的目的不再只是解决交际问题,而且也应该考虑其他非交际的问题;语言规划也应该考虑受众的感受,考虑规划行为对整体语言生态系统的影响;语言规划应该被视为社会规划的一部分等。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关系密切,二者常常同时出现。语言政策一般来说是政府和官方行为,是由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所颁布的意见、规章、条例甚至法律,目的是为了实现在社会或某团体、系统内针对语言变化所做的语言规划[3]。近年来,各国纷纷重视本国的语言规划和政策研究,语言规划和政策领域新著不断涌现。英国Multilingual Matters出版社自2004年以来,先后出版了《非洲的语言规划和政策》(2004,2007)、《欧洲的语言规划和政策》(2006,2007,2008)、《太平洋地区的语言规划和政策》(2006)、《南美洲的语言规划和政策》(2007)、《亚洲的语言规划和政策》(2008)等一系列专著,每个地区的每一卷均以该地区的某些国家为研究对象,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其语言规划和政策进行研究。除了专著之外,国外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学术期刊发表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研究的最新成果,例如1980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的《语言问题与语言规划》(Language Problems and Language Planning)创刊,2002年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的《语言政策》(Language Policy)创刊。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应用语言学及社会语言学的引介及在中国的发展,语言规划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90年代以来,国内语言规划研究进入比较活跃的阶段。有的学者对国外语言规划理论进行引介并进一步分类探讨(胡壮麟 1993;周庆生 2005);更多的学者则是结合国内现实问题进行语言规划研究,即对中国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进行研究(高天如 1993;仲哲明 1994;道布1998;高勤丽,施春宏 1999;姚亚平 2001,2006;郭龙生 2006,2007;孟万春 2005;陈章太 2005;桑哲 2006;资中勇 2008;李宇明 2008,2010)。国内目前介绍国外语言规划实践经验的论文和文献涉及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几大洲一些主要国家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例如《新加坡的语言教育与语言规划》(周清海1996)、《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进程》(周庆生 2001) 、《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周庆生 2003)、《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理论与国别研究》(周玉忠,王辉 2004) 、《马来西亚:多语言多文化背景下官方语言的推行与华语的拼争》(郭熙 2005) 、《从民族身份看欧盟多元化的语言政策》(李兴华 2006) 、《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徐杰 2007) 、《语言规划国际研究新进展——以非主流语言教学为例》(赵守辉 2008)、《美国语言政策研究》(李英姿 2009)等均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我们发现,已有的语言规划国际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个案研究,而且内容上多是从国家、民族、教育等维度进行历时的介绍或者分析,涉及语言规划发展趋势的研究很少,国内只有储诚意(1999)的《俄罗斯语言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和程祥徽(2001)的《澳门语文的前景展望》,对语言规划国际趋势的综合研究尚未发现。

(二)研究国际语言生活状况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现实需要

语言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占据人类生活的80%,语言生活的和谐对整个社会的和谐非常重要[4]。然而,伴随着空前活跃的社会生活,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国家,我国当前语言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愈加凸显,人们对于语言服务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处理好各种语言矛盾,解决好语言问题,发挥语言的各种功能,仅仅止步于满足当前社会对语言的各种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语言战略视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形成了强有力的语言政策,将语言规划活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为国民提供更好的语言服务。某些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语言问题,我们都可以在其他国家的语言规划或者语言政策方面寻到解决方案。例如在全球语言多样性不断弱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母语教育水平及挽救濒危语言,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处理国家通用语(国语)和方言、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并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关系着国家的安全、文化的传承保护等,对于维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进而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尤为重要。

国家语言规划的主要任务应当是管理语言生活[5];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我们正在研究世界、认识世界,我们要了解世界的语言生活状况,要借鉴它的经验,要避免它的失误[6]。全面关注国外语言文字动态,把握国际语言规划趋势,在语言问题出现之前做好应对预案,这对于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十分必要而且紧迫。

(三)研究语言规划发展趋势是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必然

语言生活是语言规划的结果。语言生活的丰富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规划工作都不可能在一个“自足体系”中运行,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也需要避免类似的失误;语言政策的制定尤其要适应不断变化的语言生活状况。尽管语言规划研究也已开展了半个多世纪,国际语言生活已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及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但审视现有的语言规划理论和各国语言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普遍存在着理论匮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7]。这主要是因为已有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个案研究,而内容上又多是从国家、民族、教育等维度进行历时的介绍或者分析,没有从语言战略的高度对国内外局势进行评估。

语言规划是对语言变化的评价[8],是对语言创新过程合理性的探索。近几年,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生活状况,许多国家依据自己的语言规划模式纷纷建立机构或者出台各种语言改革方案,使语言生活变化顺应语言规划的发展趋势,进而减少社会各领域因语言引发的矛盾或者问题。语言科学的研究需要紧密联系社会,为社会发展服务。我们从语言战略这一宏观的角度对国际语言生活动态和语言规划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研究,有利于语言适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凸显语言研究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完善语言规划理论和指导语言规划实践的必然要求。

三、研究意义

语言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并在社会中发挥价值。语言规划与语言战略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9]。在对国际语言生活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语言战略的角度探索国际语言规划发展趋势,进而为我国的语言规划工作提出政策建议和战略预案。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这一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 语言战略理论研究的延伸

语言战略研究是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语言规划研究与国家战略研究相结合的产物,是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的新方向,自21世纪以来在各国政府的支持下逐步展开。由于该研究方向是应用驱动的,所以比较缺乏独立的理论系统[10]。目前,应用性的语言战略研究仍然主要采用比较传统的语言规划理论,有的学者将“语言战略”这一术语同“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的概念混为一谈;有的研究采取“非语言规划理论”的指导思想[11]。这种缺乏理论支持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该研究方向的发展。例如,在实践方面,各国政府采取的错误语言规划行动不断酿成恶果,如2009年7月斯洛伐克通过的《国家语言法》修正案就引发了一系列的国内动乱事件和国际争端[12]。我们通过研究国际语言生活及语言规划发展趋势,尝试构建国家语言战略的理论框架,这将为语言规划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2. 语言规划理论研究的发展

国际学界在语言规划领域已经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语言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后来加之语言的习得规划和声望规划等。这些研究注重制订语言政策和各项语言文字规范及标准,却忽略了语言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实际,及时解决语言生活中急需解决的课题。国内学界在这方面也缺乏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但已有研究中已出现关于语言和谐的阐释和论述。语言和谐理论是关于如何建设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的理论,具体是指关于如何处理好多语多言的现代社会中的语言问题的语言规划理论[7]。结合世界各国近年来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语言生活动态案例,对语言和谐理论进行验证和充实,进而提升有关社会和谐的语言规划理论,将为语言规划理论的概括和理论创新提供一些借鉴。

(二)现实意义

语言战略与语言规划在社会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语言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社会中的语言问题,语言问题处理得当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反之将破坏社会稳定。与此同时,语言生活状况是反映语言规划成效的重要方式,包括运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语言和语言教育等活动,应用语言学成果的各种活动等[4]。关注并记录国际语言生活状况,对近几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类型的语言规划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不仅可以为我国语言规划工作提供现实依据,而且还可以发现当前语言规划的国际趋势,进而对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提供一定的解释和指导。总之,了解国际社会的语言生活状况,并发现国际语言规划的趋势对于科学规划我国的语言生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具体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多个方面。

1.政治意义

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生活和谐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目前又处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关注国际语言生活动态、借鉴国外语言规划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举措,是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前提,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13]。

第一,保证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当代国家安全环境随着全球化发展和各国的密切联系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语言作为一种和国家安全紧密联系的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语言对国家安全的作用也随之更加凸显。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在9·11事件之后率先意识到语言能力缺失是威胁国家安全的一个潜在因素,并把语言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美国政府于2006年初提出“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强调加强包括汉语、阿拉伯语、俄语、印地语、波斯语在内的“关键外语”教育,2008年7月向七个州提供220万美元为期五年的资助计划,以增加国家安全领域和商业领域“关键外语”的人数[12]。继美国之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也意识到了语言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包括英国、安哥拉、土库曼斯坦等许多国家于2008—2012年间在国家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语言规划行动。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语言规划举措,借鉴其成功经验,发挥我国丰富的语言资源优势,通过有效的语言规划以及语言教育维护国家安全。

第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语言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并在社会中发挥价值,通过语言可以审视社会。语言多样性的特点在现代国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世界上几乎没有单一民族、单一语言或方言的国家。而且作为民族特征之一,民族语言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可以直接反映出该民族在国家中的地位,因此语言的地位规划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关系稳定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语言地位直接关系到语言使用与语言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说语言地位的确立与语言权利的维护密不可分。近年来的国际语言生活状况显示,世界各国在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方面的导向并不一致,在语言多样性问题的处理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的实践,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没能妥善处理的语言问题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甚至转变为深刻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成为民族冲突、国家分裂的导火索。例如2009年7月,斯洛伐克通过的《国家语言法》修正案引发了一系列的国内动乱事件和国际争端;比利时近年来一直因语言问题导致政府危机等等。

我国目前处于现代化、全球化深度发展的时期,多种语言和方言并存并用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现实,这是由它们各自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决定的,也是由人民群众日益增多的精神需求决定的。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内外的语言国情具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探究正确的语言规划理论,在其指导下制定出和谐的语言政策,使各种语言、方言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共存并用,和谐发展,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2.经济意义

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对经济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语言的先进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滞后就会有碍经济的发展[14]。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强度、深度和广度全面展开,我国也在向小康社会发展。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显现,与之相关的语言经济学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包括语言政策与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语言政策的评价与管理等领域。近年来,语言产业、语言服务与语言消费成为语言规划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内容,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例如,国外学者对布鲁塞尔商业领域中多语成本的研究、瑞士“工作场合中的外语使用”的研究[15]等。国内学界近年来也开始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角度研究语言服务,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外语(尤其是英语)的语言经济上,很少关注本国语言(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的语言经济。通过监测和关注国际经济领域的语言生活动态,我们可以获得语言经济研究的新视角,更好地了解社会对语言资源的供求关系,发现语言经济领域新的增长点;将语言经济与国家的语言战略进行综合考虑,对国家语言经济发展战略有一个宏观把握,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语言政策,给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语言服务,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文化意义

“文化和语言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16],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是其在全球化进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保障。正确的中国语言发展战略将为成功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保证[17]。我国的语言资源丰富,其承载的文化价值更是巨大,做好语言文字的保护、教育及传播工作,对于文化的保存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国际语言生活的监测,我们发现国外近几年在语言保护和民族语言教育方面的语言规划实践很多,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语言传播是促进语言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坚持多元文化主义理念的基础上,各国通过开展语言文化庆祝或传播活动,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都将有利于语言,特别是土著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例如,2009年以来,俄罗斯、匈牙利等国纷纷设立母语日;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联合国语言日”活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展。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国民的语言知识,也有利于语言文化的多样性的保持。其次,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有效保护土著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措施,许多国家通过提出或出台法案以引起社会对土著民族语言权利的关注和保护,进而保证其使用范围和效力。再次,各国注意到土著民族语言教育对保护土著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性,逐渐采取各种措施关注和保障这些民族语言的教育权。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民族语言和方言的文化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数较少,已经面临消失的威胁,甚至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濒危语言,不少方言的发展也让人担忧。而上述问题同样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因此研究并借鉴这些国家在语言文化保护方面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社会意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可以通过国民的生活质量来体现,而语言产业的发展和语言服务的完善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质量,只有把语言经济的发展目标提升到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才能实现语言规划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双赢。通过关注国外语言生活动态,我们发现政府、企业、学界等诸多主体都各尽职能,不断开发新的语言技术,完善各个领域的语言服务。例如,跨国企业SpinVox于2008年推出将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语音转换成文字的业务;芬兰科学家2009年发明了再现盲文的新技术,使盲文手机的出现成为了可能;类似的案例在其他各国也均有发生。通过对这些国际语言生活动态的关注,我们可以了解国外在语言科技、语言翻译等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间接地为国内语言服务供应商和语言科技爱好者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引导、帮助他们进行语言产品的开发和研制,最终也是为了造福国民,提高国民的语言生活质量。

总之,突破已有的语言规划的研究范围,在对历时多年的国际语言生活动态进行监测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当前国际语言规划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一方面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语言生活的了解,为国家及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制定或调整相关政策和规范标准提供相关理论或实践依据;另一方面给予语言学工作者以及语言服务提供者一定的学术或者商业信息,实现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上的意义。

四、结 语

语言规划作为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课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国际语言生活状况及国际语言规划趋势研究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我们认为关注国际语言生活状况的发展动向,从语言战略的高度研究语言规划发展趋势,是语言规划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对我国语言规划理论的完善,语言政策的制定及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国际语言生活近些年来尤其活跃。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政治、经济或者军事等方面的需要不断调整语言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又通过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语言生活体现出来。全面了解并科学分析现代国际社会的语言生活状况,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和解释,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借鉴国际语言规划的成功经验,避免失误,进而促进我国语言生活的良性发展。

其次,语言规划是对语言多样性做出的一种合乎规范的回应。随着社会和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语言文化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重要,语言资源观因此受到了各国政府、学界及其他团体多方面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处理多语问题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规划实践,不仅包括在自己国家行政区域内规划语言使用情况,还涉及语言的国际影响和国际传播问题。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实际上是把语言和国家发展的关系提到了战略的高度,这需要处理好母语与外语、普通话与方言、民族语言这三大关系[18]。因此,借鉴学习国外在这些方面的成功经验非常有必要。

最后,语言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而且常常是针对多个目标。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语言规划有着不同的目标体系。目标的多样化会间接导致语言规划活动的多样化。在我国,语言和谐作为一个宏观目标,它要求我们将语言规划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家安全等问题结合起来,使语言政策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做到“一项语言政策,多个社会目标”。从语言战略的高度对国际语言规划作系统研究,有利于我们在发现不同的语言规划目标实现过程中,多种主体和社会因素发挥不同的作用,进而可以在我国的语言规划过程中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语言规划。

参考文献:

[1] 张文木. 在推进国家语言战略中塑造战略语言[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3): 83-91,160.

[2] 刘海涛. 语言规划的生态观——兼评《语言规划:从实践到理论》[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51-57.

[3] Kaplan R B,R B Baldauf Jr. Language Planning: From Practice to Theory[M]. 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7.

[4] 李宇明.关注语言生活[J]. 长江学术, 2006(1):95-96.

[5] 李宇明.当前语言生活的热点问题[J]. 华夏文化论坛, 2010(2):3-7.

[6] 李宇明 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的若干思考[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2-36.

[7] 徐大明. “多语共存、和而不同”的中国语言战略——澳门语言研究的启示和澳门语言建设的展望[M]//徐杰,周荐.澳门语言研究三十年——程祥徽教授澳门从研从教三十周年文集(一).澳门:澳门大学,2012:2-12.

[8] Haugen 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us Planning:Theory and Practice[M]//J Cobarrubias,J A Fishman.Progress in Language Planning.Berlin:Mouton de Gruyer,1983.

[9] 李宇明. 构建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序《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J].长江学术,2007(3):11-12.

[10] 徐大明. 语言资源管理规划及语言资源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15.

[11] 鲁子问. 国家治理视野的语言政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8(6):54-58.

[12] 徐大明.世界语文动态[J].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2009(1).

[13] 李卫红.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09-18(2).

[14] 袁俏玲. 英文商标的经济学价值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92-194.

[15] Grin Francois.Economic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Policy[M]//Ricento Thomas.An Introduction in Language Policy. Maiden/Oxford: Blackwell,2006.

[16] 陈绂.如何使海外汉语教材更具国别性——以编写美国AP中文教材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2):1-5.

[17] 苏金智. 文化和谐论与国家语言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3): 28-35.

[18] 李宇明. 中国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J].中国语文,2012(4):367-375.

猜你喜欢
规划国家语言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