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应用人才”

2014-04-17 02:30晓洲
今日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理工专利知识产权

晓洲

编者按:知识产权人才是一种复合型的应用人才,不但要求具有理工与法律的专业知识,还要懂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对知识产权人才的要求比一般非科技企业的任职资格要多一些,主要是涉及企业专利的管理和运营、技术秘密保护等工作,如果没有技术背景和专利相关知识,这些工作就难以很好地开展。而一般非科技企业只是开展一些商标申报和管理、版权(包括软件登记)管理等工作,个别企业会涉及一些肤浅的品牌管理和专利运营事宜,这些工作不需要理工科背景的人也能开展。也就是说,要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的内容来配备知识产权人才,只有合适的人来做合适的事才是最好的安排。

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知识产权人才只能是“胚子”,只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基础。一些专家在谈论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时总是讲高校的专业如何设置,什么双学位、法律硕士等,但这些只是为企业培养所需的知识产权人才打下理论基础而已,真正的知识产权人才,只有经历企业经营管理的磨练才能成才。可以说,合适的知识产权人才只有企业才能真正培养出来。

那么企业如何培养自己的知识产权人才呢?笔者认为,任何脱离理论和实践的人才都不是能在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中发挥最大效用的人才,俗语言“玉不琢,不成器”,合适的知识产权人才只有企业才能培养出来。当然,招聘具有这种素质的人才是个捷径,但是,归根到底,这种人才也是企业培养的,只不过是别的企业给培养了。

下面以科技型企业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过程为例作简单介绍,非科技型企业可以参考。

首先是“选玉”过程。招聘具有理工和法律双学历背景的人员,或者寻找那些具有理工背景又对法律感兴趣、愿意自学法律的人员。如果这样的人员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或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则是更佳人选。这样,有了知识产权方面的理论基础(理工知识和法律知识)和从事知识产权事业的需求爱好,企业培养起来就省力、快捷。

其次是“琢玉”过程。将具备上述素质的人员放到生产一线进行一段时间的岗位轮换锻炼,使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以便其真正履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时,在看到具体的专利方案等情况或处理具体的知识产权纠纷时,能够有符合实际的思考和切实可行的操作。将人才放在不同的岗位,包括生产岗位、科研岗位和管理岗位进行轮岗,目的是使其明白企业的技术要素是什么、知识产权管理的要点有哪些,让其思考“我”将如何开展知识产权工作。

第三是“雕玉”过程。将具有初步企业实践的人员进行“深加工”。针对这些有实践经验的知识产权员工进行岗位专业基础培训,可以是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员工帮传带、知识产权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具体流程和操作案例的学习等,也可以参加一些专题的知识产权培训,以提高其管理水平。目的是训练其处理各种知识产权事务和纠纷的能力,让其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边学边成长。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知识产权需求,有目的的选择适宜的培训课程和开展内训课程,并在具体的知识产权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训练和个别指导,使之能处理各种知识产权事务。

第四是“用玉”过程。经过上面“雕玉”过程,这块“玉”基本上成型,可以为企业得心应手地使用。这样的知识产权人才就能够处理纷杂的知识产权纠纷,开展知识产权的各种管理工作,并能够从企业管理战略上提供知识产权建议。

最后是“留玉”过程。为避免替他人作嫁衣,将企业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长久留下使用,企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企业要想长久地享受按照自己“模型”雕琢出来的“玉”,就要利用企业丰厚的文化底蕴来塑造人才,用企业广阔的发展空间来吸引人才,给人才一个无法离开的理由。同时,企业还要不断地培养这样的人才,并利用这样的人才带出一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来普遍提高企业全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打造一种尊重知识产权的企业氛围。

培养人才的途径是相通的,但合适的知识产权人才还属于稀缺人才。当然,由于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不同,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要求程度也不同。经历上述五步精心打造的人才定会是适合企业需要和后续发展的合格知识产权人才。

猜你喜欢
理工专利知识产权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征稿简则
专利
发明与专利
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征稿细则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