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群
(茂名市第六小学,广东茂名,525000)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抓好低年级的说话、写话教学,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低年段阅读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留白”这一训练“泉眼”,引导学生想象补白。通过想象,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情之所至时及时进行练习,使说话、写话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下面就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S版教材中的课文留白进行说话、写话训练谈几点看法。
标点符号在文章表情达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它与文字结合时,可给文章增添丰富的内涵。由于创作的需要,作者利用省略号进行留白。这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给省略号“添”白,可让一个个省略号鲜活起来。这既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又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提高说话、写话能力。
例如上册的《树叶》一文中,作者一开始就写了四句结构相同、风格相似的诗句“(树叶)在什么地方,谁拿它当什么”,在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笔者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味这组诗句的特点,然后因势利导,抓住这个省略号引导学生“添”白:“大家想象一下,树叶还会在什么地方,谁拿它当其他的什么?”或问:“树叶还会给谁带来什么乐趣?”这一下,同学们的想象放飞起来——“树叶飘到蜘蛛网上,蜘蛛拿它当枕头”“树叶落到池塘里,青蛙拿它当帽子”“树叶落到草地上,蚂蚁拿它当运动场”……只要想象有合理的成分,笔者都给予肯定。接着,笔者让他们模仿课文写两三句诗,一个个“小诗人”就像模像样地写起来。
又如下册的《夜色》一文最后写道:“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笔者利用省略号引导学生“添”白: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呀!让学生想象画面,进行补白说话练习,最后还鼓励学生将想到的美好情景写下来。
语文教材中,许多词语是语言形象、文本情感的聚焦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扩充词语的形象及情感内涵,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与作者、文本及文本营造的意境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例如上册《乌鸦喝水》一文,学习了第1自然段中的“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笔者即启发学生根据“到处”一词进行想象:“乌鸦到过哪些地方找水喝?”学生在“扩”白中理解了“到处”的意思,感悟到乌鸦找水的艰辛,对接下来乌鸦找到半瓶水却又喝不着时的着急心情的体会就水到渠成了。
又如下册《毽子变乖了》一文中的“毽子一点儿也不听我们的话。脚一踢,它就到处乱飞”,笔者引导学生对“到处乱飞”所描述的情景进行“扩”白,体会人物不高兴、不耐烦的心情。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毽子也能在我的脚上美妙地飞舞了”这一句时,笔者让学生理解“也”一词后再启发他们想象“美妙地飞舞”一词。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发言,有的还会模仿第2自然段写毽子在老师的脚上美妙飞舞的情景进行说话。由于前面有了词语的“扩”白做铺垫,这时再进行补白写话,对于学生来说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
低年级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而且为练习说话、写话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予以合理利用,揣摩课文插图的留白,设计出说话、写话的题目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下册《小熊和小鹿》一文中配有三幅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重点,生动有趣。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插图,学习“增”白,进行说话训练,并让学生通过笔尖表达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第二幅图画着小熊坐在椅子上等小鹿,墙上挂着一个时针指到了5点的挂钟,文中写道:“小熊等呀等,等了很久。”笔者就这幅插图设计的训练提示是:小熊等待小鹿时是怎样的?比如他眼睛会盯着什么地方,心里会想些什么,嘴里会念叨着什么……在学生想象说话时,笔者及时点拨,指导学生把每一句话说通顺,说完整,说具体,再鼓励学生把这一段话写下来,于是,一段段精彩的“小练笔”就跃然纸上了。这个环节里,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极浓,积极性极高。
文章在描写人物时,有时只写出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这三方面中的一两面,其余的会留有空白。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就可以抓住这些留白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进行细节挖掘。
如教授下册《阳台上的小鸟》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挖掘文中的细节留白:“我”看到湿漉漉的小鸟,会对小鸟说些什么,是怎样说的?躲雨的小鸟如果发现有人在看它,它会怎么想,怎么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小鸟朝“我”欢快地叫了几声,好像在对“我”说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动作或心理活动的补白,同时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另外,写作中的细节描写在这里得到初步的训练,为中高年级的作文训练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童话或寓言故事,往往结尾处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引人深思遐想。让学生续写故事是课后延伸的重点,故事补白续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欲与想象力。教学中,笔者抓住这一环节,让学生顺应趋势,以尾为头,用续讲、续写的方式把文章内容延续下去,从而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和说写能力。
下册《鸭子和白兔请客》一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在学完这一课后,学生和鸭子一样,明白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原来那天自己错怪了白兔”。知道自己错怪了白兔的鸭子会怎么做呢?这是学生学完课文后留下的一个悬念。学生对故事结尾感到意犹未尽,自然会在心中想到很多的精彩情节。这时正是进行故事补白续写的最佳时机。于是,笔者给了一个续编故事的开头“过了些日子,鸭子又请白兔吃饭……”学生们积极地交流并进行故事补白,融入故事延伸的情境中,同时也愿意在课堂上或课后把续编的故事写一写。这样以故事补白的方式延伸课堂教学,可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的认识和对寓意的理解,并使说话、写话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
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引领学生发现教材留白并恰当地“补白”,能够给学生的思维、想象带来无限驰骋的空间,能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情感走向,让学生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同时,利用留白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可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结合。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贾宁.给课堂练笔一个支点[J].小学语文教学,2010(7).
[3]熊文斌.补白:一种在阅读中写作的方式[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