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追求朴素,还原其本色

2014-04-17 01:48:25王小兵
教育观察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读书笔者课文

王小兵

(南京市东山小学分校永泰路小学,江苏南京,210000)

很多语文教师都一致认为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不明白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得上是好课。通过这几年的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变得活跃了,想象力丰富了,综合性学习能力也比过去增强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得到了洗礼,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课程意识得到了提升,课改热情得到了焕发。笔者认为,语文课无论怎样改,都应朴素一点。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个人的观点。

一、教学内容应体现“简”

这里的“简”主要指对教学内容应进行优化组合,不应面面俱到,这样会导致语言训练不扎实,课堂上全是“花拳绣腿”。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必须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突出语文的本体地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语言文字学习为核心,整合语文教育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优化。至于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只能是语文学习的“副产品”,应该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服务。

例如在教学《灰椋鸟》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将描写灰椋鸟壮观场面的句子(主要是第四自然段)画了出来,对这一部分内容笔者单独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笔者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一部分内容,体味描绘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的词语,有“排空而至”“整群整群”“数百米长”“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先指导学生读出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的气势。接着引导学生结合这些词语,展开想象,想象出一幅幅的画面出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然后再练习朗读,细细体会作者看到眼前的场面而产生的愉快而亲切的感受。最后让学生练习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能使自身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在背诵的过程中能使自身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面面俱到的语文教学只会让语文课杂而乱,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因此,笔者觉得语文课应化繁为简、突出主干、理清主线,这样会使语文教学变得更简练、精彩。

二、教学环节应体现“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段话阐明了,母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感悟。只有优化语文教学环节,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的把握,才能较好地落实阅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

很多教师上课时,教学环节设计得井井有条,设计了很多的问题,内容安排得满满的。但为了按时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每个教学环节都只是匆匆走过场,只是给少数所谓的优等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旁观者。这样的教学其实已经违背了新课程中“面向全体”的理念。大诗人李白曾经提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何优化教学环节呢?其根本措施是提高设问的质量,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阅读体验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12册《黄果树瀑布》一文时,教师如果按自然段的顺序进行教学,也能达到教学目的,完成任务,但是,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设计这一课时,笔者采取了优化的原则,将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组合。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笔者先教了黄果树瀑布形态的语段,再教学了黄果树瀑布声音的语段,最后教了作者感受的语段。这样重新整合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浓厚了一些,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转变。再如,在教授苏教版第12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如果逐段进行教学,效率肯定不会高,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笔者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描写彭德怀很喜爱大黑骡子的语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验情感,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彭德怀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它呢?学生立刻就会想到:彭德怀很喜爱大黑骡子,但他更爱红军战士。接着笔者让学生找出描写彭德怀更爱红军战士的语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验情感。这个教学过程避免了繁琐的问题,保证了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体验的空间。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实际,坚持优化设计的原则,让语文课堂返于自然之色,归于纯净无欺。教师以真心与文本、与学生进行对话,以真情与作者、与学生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体验情感。

三、朗读训练应体现“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儿所讲的对话不是语言学的“对话”,而是一种教育思想。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深层交流。如何使“对话”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落在实处呢?笔者认为,学生与文本是对话的主体,对话的主要形式是读书。读书就是一个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读书,文本开口说话。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书为重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提倡“诵读”,教师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当好学生读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关于诵读的定义,宋代文学批评家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说过“下字贵响”。这“响”,自然是有悲哀、怨恨、欢快、舒畅之响,是有慷慨、悲壮雄浑之响,是有同情、厌弃、缠绵、依恋之响,是有芬芳、洒脱、飘逸之响。大凡文章,都不会没有情思,写文章的人是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而读文章的人是有了文辞再了解情思。内容也好,情思也罢,离开了诵读,是很难以把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诵读能否过关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风格,还直接关系到学生从文章中所受到的熏陶和灵魂受到净化的程度。至于是否能通过诵读来达到提高听、说、写的能力的目的,就更毋庸置疑了。诵读也是朗读,不过它跟朗读相比,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诵读应注重一个“熟”字

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读书也应如此,好的文章不是读一遍、两遍就能读好的,而应读好多遍,熟读到诵的地步。诵读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而是对课文内容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

(二)诵读应注重一个“思”字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如果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阅读活动应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在用声音读的过程中,脑海里就应迅速浮现出那生动可感的画面来。例如我们在读苏教版第11册《爷爷的芦笛》第八自然段时,应一边读一边去想象那一幅幅环境恶劣的画面。通过读不仅自己感受到当时恶劣的环境,而且也让听者感受到当时恶劣的环境,仿佛眼前真的浮现出了那些画面,身临其境一般。

(三)诵读应注重一个“调”字

这里的“调”字指的是声调。声调就好像一支无形的画笔,可以绘声绘色。不过它是以声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来达到效果的。笔者仍然以《爷爷的芦笛》一课为例,当读到“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一句时,就要读得重一些,慢一些,应让听者感受到海风来势凶猛;当读到“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一句时,就要读得更重一些,让听者感受当时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了;当读到“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一句时,就要读得紧张一些,胆怯一些,让听者能感受到强强当时紧张、害怕的心情。只有这样去读书,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熏陶。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了探索。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训练诵读的第一步。这一步先要让学生辨认书面符号,即识字,再凭借口语经验对书面符号进行“意义组合”,然后逐步达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对于那些可能出现读破词语或句子的情况,就需要教师给予具体指导。教师还可以领着学生一句一句地读,在这一步中让学生自由朗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反复地读,完整地读。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掌握课文概貌,对课文获得初步印象。

2.细读课文,深层感知

这是训练诵读的第二步,属于感悟层面的诵读,要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在这一层面训练学生诵读课文,应坚持“扣读导悟,以读见悟”,即紧紧地扣着读书,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联想等活动,理解其语言,进入其境界,体会其感情,然后再通过学生的读,来检验他们是不是已经对课文有所感悟了。学生一旦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起课文来,自然能够虚心涵泳,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以下是特级教师永正老师教学《翠鸟》一课的片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节)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师(插话):“疾飞”读得好,让人听了感到翠鸟飞得很迅速。

生: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师(插话):“轻轻”再读轻读慢,让人感到翠鸟落得很轻。要这样读:“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生: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着游到水面的小鱼。

师(插话):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大家齐读这一节体会体会。

生(齐读):它一动不动地……

通过这一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诵读与感悟是相辅相成的。感悟会之于心,诵读出之于口,心口相应,相得益彰。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就是要让他们走进角色,体会情感、想象场景。诵读课文,不过是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用声音表达出来罢了。

3.赏读课文,享受乐趣

这是训练诵读的第三步,是一个审美、赏析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实,这也是一个赏读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审美欣赏。语文教学再也不是以讲为主的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赏读。因此说语文阅读教学也是赏读教学。叶圣陶先生一向重视语文课中的美读。他指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写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所提出的美读就是一个审美、赏析的过程。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苏教版第12册《黄果树瀑布》一文中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欣赏作者精彩的语言文字时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带着欣赏的语气再来读这段话。你们读读这段话,想想作者哪些字词用得特别精彩,为什么?

生:我觉得“飘”字写得很美,它仿佛让我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声音的悠扬、轻柔,听起来很舒服。

师:老师发现你真的用心去读书了,感受出来的画面很美。

生:我还觉得“拂”字用得很美,它仿佛轻轻地吹到我的脸上来了,是那么的柔和,使人心旷神怡。

生:我也觉得“拂”字用得很美,它仿佛让我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能摸得着,看得见了,拂过树梢,也拂过游人的面颊……

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我们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这一幅幅的画面,非常的美!

生:我还觉得“涌”字写得非常美,它仿佛让我想象到了大海涨潮时的情景,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太壮观了。

生:这个“涌”字还让我想到了黄河那波涛汹涌、万马奔腾的气势……

师: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感受到了那这一幅幅壮观的画面。

生:我还觉得“盖”字用得非常好,“人喧马嘶”的声音已经够响的了,最后都被“盖”住了,好像一个有形的罩子将它给罩住了,可以想象,黄果树瀑布的声音是多么的响,多么的大。

师:你的想象力很独特。

……

这个自然段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自主读——感知”→“比较读——感受”→“欣赏读——感悟”。以上这个片段,是第三个步骤“欣赏读——感悟”的过程,即指导学生欣赏作者语言文字的过程。这个过程建立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之上,是一个精读赏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思维得到了训练,想象力得到了锻炼。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个性化感悟的过程,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文章中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理解作者的语言和感受,还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一个点拨、引导的作用,通过对学生恰当而富有激励性的点评,逐步引导拓宽思维,大胆想象,使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都得到进一步的熏陶。教学设计应体现优化设计的原则,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感悟语言、感悟内容、感悟思想,努力突出语文的本体地位,让语文课变得自然而真实。

赏读是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智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与作者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上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宽松、自由、开放的阅读时空,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追求一种读书的从容与自在。让学生读出感觉来,读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把自己的一颗稚嫩、水一般澄明的心,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与作者产生一致的情感体验,把这样的一种共鸣放到自己的生活中,放飞自己的心灵。

[1] 陆华山.本色语文:追求自然生态的课堂境界[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8(12).

[2] 陈玮.还原语文本色,追寻有效课堂[J].新课程:中,2011(3).

猜你喜欢
读书笔者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