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形成

2014-04-17 01:48钟一鸣
教育观察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思维语言数学

钟一鸣

(惠州市龙门县麻榨中心小学,广东惠州,516860)

数学语言是指用一切反映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语言,表现形态可分为普通语言(包括常用口头语言与书面的文字表述)、符号语言和图像语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而数学的学习活动实质上就是数学思维的活动。交流是思维活动的外化,其主要实现方式就是语言的表述,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有效的数学交流作为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是学习和掌控数学语言。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的数学语言与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得以逐步形成。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与条理性。

一、教师的数学语言标准化

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的模仿力,教师的精准数学语言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教师的语言首先要规范标准、精练准确;其次要思路清晰,语言叙述要有条不紊,前后连贯,逻辑性强,通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及示范作用,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知识体系,系统地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用科学的数学语言表达出应传授的知识。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过程中,“两”与“二”的区别与使用。

二、学会从阅读数学中感悟数学语言

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很多人以为数学只要弄清数理和算理就可以了,因为数学给人的感觉就是学会算数,理论抽象、概念枯燥无味、运算固步自封已是人们头脑中数学的全部。其实不然,大家都知道数学的表达是数学语言,它亦很需要感性的阅读,而且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读懂有关的数学符号和术语,依据正确的数学原理分析其逻辑关系,才能真正地理解文本。因此数学阅读必须认真细致,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要能够准确阅读。要想数学不感到难学,重视数学阅读是关键途径。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因而只有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提高数学素养。

三、注重生活语言、书面语言、数学语言的互化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语言的生动有趣、准确无误都是必要的。激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兴趣是问题探究的源头,也是最好的开路先锋。所以在数学的课堂里,生活语言和书面语言对数学语言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三者需互通互化,特别是数学语言的传输过程要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来融化。当然,这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经常进行变式训练,一种是让学生在审题清晰的情况下,根据题目的事件叙述,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再用文字题的形式叙述出来;另一种就是将简单的式子(代数式或等式)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叙述变成文字题,然后再将此文字题编成应用题。以上的过程表现为“模仿——互动——个人表述”。这样的语言转化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数学语言能力必然得到发展。

四、让学生的数学语言在实操中得到强化

实操是学生动手与动脑的协调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精心组织学生的课堂实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让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较强的数学语言,表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就是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语言能力的形成。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们在学生动手操作时可这样安排:首先,让学生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然后问:“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有几种分法?每一份的大小怎样?”其次是引导学生将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都涂上颜色,再问怎样用分数表示,你是怎么想的。最后,让学生归纳说出分数的意义,并从纸张的折法中强调关键做法——平均分。实际上,在整个过程里,学生实操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质疑,同时也带动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相关问题。这样,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了新知,拓展了思维,数学语言能力也就得到了强化和提高。

五、学生数学语言形成的多种训练形式

(一)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教学相长的核心就是师生互动,通过教师的主导让学生这一主体在师生交流中学到新知,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准确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在问题的回答与提问中发展其语言技巧。例如在“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一节中,当例题出示后,学生通过审题找出题目的相等关系“大水桶的量×23=小水桶的量”,他们很快就想到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可以直接求出结果。这时教师就要引导猜想:“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课题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方程解?用方程解有什么好处?用方程解应用题要注意什么?分几步实施?如何确认未知数?”让学生的说说、议议,教师适时参与、点拨。

(二)生生互动

数学教学中,学生互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小组讨论,二是同桌交流。此两种形式都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最好体现。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说和听的机会,整个过程学生都在思考、倾听,组织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在传统的教学中,小结往往由教师完成。但我们应注意到,课堂小结若由学生完成,效果就大为不同了。因为小结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用精准的语言表述一节课的精华与重点,达到巩固与提高的效能。例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小结时,笔者问学生:“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经过回忆整理发言将新知识整齐地呈现在老师面前。通过自己的小结,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强化了数学语言的运用。

总之,学生数学语言的形成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这一任务实施过程能使学生获得多项数学交流机会,拓展数学思维空间,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对数学的听说读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听说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有效的训练中积聚、形成、发展。

[1] 苏晓岩.如何指导小学生掌握数学语言[J].学苑教育,2011(16).

[2] 贾先琳.加强对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J].四川教育,1998(Z2).

猜你喜欢
思维语言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