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 周诚 冀瑜
(1.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2.浙江省知识产权局;3.中国计量学院)
专利代理是保证我国专利制度正常运转的两大支柱之一,在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从1985年4月1日专利法实施至2011年9月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812.4万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3种专利申请中,大约有70%左右的国内专利申请是由专利代理人代理,国外来华专利申请代理率更是达到100%(统计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目前,我国专利代理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全面进入了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并初步实现了向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的转变,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专利代理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人数不足,截至2012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审批设立专利代理机构882家,全国共有1.4677万人获得专利代理人资质,其中7697人领取专利代理执业证。而2012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3种专利申请共计85.7万件,平均代理率为63%(统计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这意味着平均每位专利代理人2012年上半年代理111件专利,平均1天多就要写1份专利,这对于撰写一份质量较高的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而言显然是不够的,专利代理人的短缺可见一斑。二是年龄结构老化,这一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浙江省执业专利代理人中,年满60岁以上的占全部专利代理人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把年龄在55岁以上女性专利代理人和已办提前退休手续的专利代理人统计在内,全省专利代理机构中已到退休年龄或已经退休的执业专利代理人约占全部执业专利代理人的40%。内地省份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湖南省执业专利代理人55岁以上的超过60%,40岁以下的只有14人;23家专利代理机构中,有10家代理机构全部由退休人员组成,执业专利代理人的平均年龄超过了55岁,年龄最大的79岁。如不加快人才培养,在10年之后可能出现后继乏人的状况(徐关寿等,浙江省专利代理业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载《科技通报》第25卷第3期,2009年5月)。三是知识结构不全面。传统化工、机械专业的专利代理人占了大多数,一些新型的专业诸如通讯工程、集成电路、计算机、光电、生物工程等新兴领域的专业人才缺少。多数代理人知识面窄,只具备专利事务代理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申请人的高端服务需求,难以适应创新主体日益增加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份资料显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专利代理行业已经涌现出一定数量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专利代理人才,但专利代理人队伍仍存在知识更新缓慢、知识结构不合理、无法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现象。在专业性突出的生物技术、医药行业、医疗设备、信息产业、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领域,专利代理人才更加稀缺,且代理人的服务能力有限,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由此可见,我国专利代理人才队伍在人员数量、年龄知识结构、区域发展平衡等方面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专利代理事业的需求,加快专利代理从业人员的培养,已成为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当务之急。
专利代理人考前培训班是加快专利代理人培养的有效途径,专利代理考前培训对于解决当前专利代理人队伍的深层次矛盾具有重要价值。从时间节点看,考前培训位于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之前,是考试通过前的考前教育。由于通过考试的激励,相较于考试通过以后的上岗培训、执业培训等环节,考前培训的学习主动性更强,其对专利代理人的育成作用也最为显著。主要体现为:
其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专利代理人考试,并提高考试的通过率;实现代理人的数量增长。
其二,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普及专利知识和培训科技从业人员的作用,有助于为专利事业发展储备人才。为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考生提供学习途径,优化知识结构,解决服务能力不全面的问题。
其三,对专利事业欠发达地区提供免费或低价培训,并与降分录取的倾斜政策配套,解决专利代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形式的不同,专利代理人考前培训可以分为普通短期培训、中长期封闭培训和享受倾斜政策人员培训。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和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每年举行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强化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备考人员。地方知识产权局也会自行组织或依托高校组织考前强化培训班。普通培训一般为集中培训,培训课时为70课时左右,即集中7~9天进行培训,个别为周末班。
中长期培训可以分为周末班和脱产封闭班。周末班,培训课时为200课时左右,上海和北京采取这种模式。江苏省知识产权局连续两年组织举办为期3个月全脱产的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江苏省代理人紧缺的状况。
相比东部地区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专利代理人才相对短缺,严重制约着专利事业的发展。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了专利代理人考试中西部地区倾斜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的考生获取本地区专利代理资格,该政策将很大程度上推动中西部地区专利事业的发展。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在专利代理人考试上有一个倾斜政策,就是降低一个分数段。作为配套政策,降分获证的人员要参加享受倾斜政策人员业务培训班,以加强其对专利代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8月18日~25日,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浙江)基地与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联合开展了为期8天的专利代理人考前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共有118人参加培训,其中36人通过考试,通过率30.5%,高出杭州考点整体通过率10.9个百分点,59人通过法律单科,通过率50%,培训成效明显。
根据通过人员身份、学历、工作单位所在区域分布、年龄结构、报考科目情况等分析类别,对培训班学员考试通过情况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
就年龄而言,培训班中通过人员80.6%都是35岁以下年龄的通过人员,其中25~35岁的比例占总人数的66.7%,说明考前培训起到了优化代理人队伍年龄结构的作用。
就职业身份而言,通过者中以公司职员最多,共10人,占总通过人数的27.8%;专利代理机构员工和科研机构人员其次,各7人,占总通过人数的19.4%;高校教师3人,占8.3%;研究生2人,占5.6%。说明考前培训承担了普及专利知识和培训公司从业人员的作用,有助于为企业专利事业发展储备人才。
就专业领域而言,通过者中以机械领域最多,共14人,占38.9%;化学领域其次,共10人,占27.8%;电气、材料等领域人数较少。说明专业领域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
就区域而言,通过者中来自杭州的占绝对多数,共22人,占比超过60%;宁波地区其次,6人,占16.7%;其他地区8人。说明区域发展的平衡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
(一)深入高校,开展有关专利代理的宣讲
高校是各专业高层次人才聚集之处,鼓励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专利代理人考试,有利于优化专利代理人队伍的知识结构,完善整体服务能力。为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进入专利代理行业,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放宽了在校研究生参加专利代理人考试的条件,规定“高等院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学习期满一年的以及高等院校在读博士研究生,视为从事过两年以上科学技术工作”。建议在今年考试报名工作开始前和考前培训班开班之前,专门在省内相关高校召开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宣讲会,使更多的高校师生了解专利代理人行业及考试,动员其参加培训班。
(二)地方知识产权局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本区域内人员报名参加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和考前培训的激励扶持力度
针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及培训中通过考试的人员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建议地方知识产权局制定政策,对本地区参加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予以一定的资助,增强参加培训的意识,提高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