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群众文化合作社繁荣壮大

2014-04-17 00:01:36
剧作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艺节目东台市群众

孔 雀

文化要繁荣,群众是基础。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我们国家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在全国各地基层百姓中,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文化广场活动、文化演出活动等等。这些形式激发起百姓极大的参与热情,收到良好的演出效果和宣传效果。特别是一些基层群文工作者,他们深入乡村基层民众之中,认真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把城市文化带给农民群众的同时,也将满载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引进了城市。如今,很多农村的文艺节目已经来到了城市,登上了城市的舞台,而城市里的各种文艺形式的表演也深入到田间地头。这种城乡结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文化传播手段,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2012年9月开始,每逢星期六,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剧场的“哈哈周末”演出,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文化合作社社员的身影。他们用优美动听的歌声、热情奔放的舞姿,展示着自己的才艺,抒发着内心的喜悦,体现出对群众文化极高的参与热情。群众文化合作社是东台市在全国首创的一种文化惠民民间组织,来自基层的表演者,用一台台自编的小戏、一曲曲自创的小调,传播乡土好声音,弘扬时代主旋律,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在五十场“哈哈周末”的演出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深受大家喜爱的好作品,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或重大比赛中,而是孕育在人民群众丰厚的生活土壤之中。这也让我们懂得,只有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文艺作品才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够真正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东台市重视发展和兴起了农村民间群众文化合作社,使全市乡镇群众文化合作社达三百家,社员达三千多人,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保证了群众文化合作社的社员们能够长期地活跃在田间村头、社区广场、农民工工地、城市街头等地,使广大群众能够看得到自己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不仅让他们得到身心的愉悦,也得到精神的滋养,从而达到文化共享、文化利民、文化惠民的目的。东台农村群众文化合作社这一普惠型群众文化品牌的出现,独具色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一项利民惠民、深受好评的文化举措,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合作社不断在农村乡村多起来,让广大老百姓能够经常性地看到久违了的文艺节目,有滋有味地品尝到文化大餐。

群众文化合作社被央视“东方时空”称为“文化创举”,尤其是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文艺节目创作、导演、表演的火热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聚集和发挥民间文化资源应有的作用;有利于弘扬草根文化,展示乡土文化特色;有利于展现百姓喜乐,凝聚和谐发展进步的正能量。通过利用农村百姓大舞台进行演出,讴歌我国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好形势,讴歌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新气象,讴歌农民群众的新生活、新风尚,唱出了广大农民群众“追求幸福和谐,实现中国梦”的心声,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愉悦了身心。可以说,探索和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合作社这一模式,传递的是好声音,讲述的是好故事,是“乡里锣鼓乡里敲,乡里人自娱自乐”的真实写照。

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文化方针和政策,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合作社,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群众愿望的正确举措,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和大力提倡。无论是文化主管部门还是基层文化单位,都要对这项工作认真引导、完善服务、加强管理,以确保农村群众文化合作社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壮大,遍地开花!

猜你喜欢
文艺节目东台市群众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话筒前的声音——广播文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洗书记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练琴记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新媒体时代对广播文艺节目的思考
视听(2016年2期)2016-08-21 07:51:04
广播文艺节目“碎片化”探析
视听(2016年2期)2016-08-21 07: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