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 安然 特约撰稿_ Suki Sun
纽约大学校长
——约翰·塞克斯顿:我们要为世界建一所大学
本刊记者_ 安然 特约撰稿_ Suki Sun
2012年12月,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季。纽约大学校长约翰·塞克斯顿来到上海,参加招生会,向家长介绍这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其时,在纽约大学,教授们正在为一个声明投票。这个声明只有一项内容,教授们不再信任校长约翰·塞克斯顿的领导能力。声明获得多数支持。
声明发出不久,纽约大学校董事会也发出声明,声明很长,开头就说:“董事会一致和强烈支持约翰·塞克斯顿校长,信任他制定的大学战略方向。”
塞克斯顿自2001年上任以来,做了两项重要的工作:筹集资金,扩张地盘。除了纽约校园的扩建,纽约大学还建立了3所分校,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15家海外学习中心。
2007年,纽约大学在新加坡设立了艺术学院。同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设立了海外分校。2010年,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分校正式招生,2013年8月,上海纽约大学开学。
为什么要建立全球性大学?
2012年10月15日,上海纽约大学的成立仪式上,塞克斯顿再次向公众道出自己的“全球教育观”,他说,50年的教育职业经历让他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发生在一个地点、几个教室、师生之间的活动。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发生变化。
“现代社会要求我们教育家把世界带进课堂,把年轻的学生带出教室、带向新的世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把学生培养得‘青出于蓝胜于蓝’,更优秀,更创新,更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
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开始在全球发展他的教育计划,坚持要把纽约大学办成一座世界性网络大学(global network university)。
为什么要在中国建一所学校?
作为经济学家,约翰·塞克斯顿当然要考虑经济因素。不仅仅是他,随着经济的衰退,美国众多大学选择向境外发展,先后有多所大学在以石油富庶的阿拉伯地区建立校园和学习中心。约翰·塞克斯顿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建立上海纽约大学,因为中国已经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也是向美国输送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
在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宣讲会上,他说:“我们这次开宣讲会的目的并不是劝说大家都来报考上海纽约大学,而是希望能在你们中间找到少部分跟上海纽约大学相匹配的学生。”
《教育家》:在你看来,纽约这座城市赋予纽约大学怎样的精神气质?
约翰·塞克斯顿:纽约最迷人的城市个性,就在于这是一座鼓励人们走出个人舒适区域的城市,因为在纽约,40% 的人持有国外护照。你可以想象吗,这座城市中将近一半的人都离开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舒适区域,来纽约打拼闯荡,也正是这些人的勇气和魄力,赋予纽约独特的 DNA,就是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状态,永远相信自己能创造出更好的明天。林斯顿等老牌常青藤名校的思路。
还有一类人,他们手中暂时拥有的只是一块木头,粗糙、原始,但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可以赋予这块木头拥有一种生命,和周边环境更贴切地共存和对话,这种思路是纽约大学更愿意拥抱的。
《教育家》:所以纽约大学在建校初期,就带有一种纽约这座城市非常鲜明的开拓精神?
约翰·塞克斯顿:是的,纽约大学创校的时候就带有深刻的城市气质,这在当时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的突破,因为纽约作为一个城市,在那个年代也刚开始慢慢地摸索着成长。华盛顿广场周边有一群较矮的别墅,现在已经是纽约大学的一部分,不过在当时,这些房子其实是有钱人的夏日乡村别墅,也就是说这个区域就当时的纽约来说,已经是郊区了。
《教育家》:说到郊区,这倒让我联想到纽约大学最显著的紫色(violet),据说当时建校,就是因为这个区域盛开着很多紫罗兰(violet)?
约翰·塞克斯顿:这是一直流传下来的一个关于纽约大学紫色如何缘起的版本。现在的华盛顿广场,尤其是夏天,依然还是保留着一种公园特有的浪漫和休闲。纽约大学特意把校址选在当时的城市边缘,反而是想表达一种理念和姿态,就是眼光放回到城市中,建一所为这座城市服务的大学,不仅仅为精英服务,而是面向一切有才华的人。而且纽约大学在建校之初就非常注重实用知识的教学和探索,发明摩斯代码的萨缪尔·摩尔斯(Samuel Morse),正是在纽约大学第一栋教学大楼任教期间发明了电报,从而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通讯的历史。
《教育家》:这是否也是你愿意用一种传教士的执着,坚持要把纽约大学办成一所“世界性”大学的原因?
约翰·塞克斯顿:是的,因为我一直在思考,21 世纪的高等教育不断跟随世界变化,到底应该进行怎样最优化的“进化”?纽约大学建校初期敢于突破传统,为城市建一所大学,而如今,我们要为世界建一所大学,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展现才华的舞台早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城市,而是整个世界。阿布扎比和上海,就城市发展来说,又恰恰是全球最耀眼的明日之星和机会之都,所以在这两个地方建立分校,能更好地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未来世界舞台上需要的人才。
《教育家》:纽约大学在你看来,和常青藤联盟相比, 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约翰·塞克斯顿:我觉得对于建立大学,有两种不同的思维理念,或者说有两类人,第一类人,他们从上辈那里继承了一个非常精美的古董桌子,由于这个桌子承载了几个世纪的历史,这类人花很多时间去欣赏这件古董,尽全力去保全它原来的样子,使得这件古董的价值不随时间的流逝有丝毫减少。这类人在我看来,比较像是普
《教育家》:在你看来,纽约大学及两所分校,各有哪些特色?
约翰·塞克斯顿:纽约大学在纽约的校区,80%的学生是美国学生,所以虽然你可以住在纽约唐人街,吃中国菜说中文,即便完全不和美国人接触,这样在纽约生活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在纽约大学的课堂上,你一定要学会怎样和美国学生一起学习成长,去试着接收美国学生的思维频道。
阿布扎比分校,学生来源更多元化,本地学生只有 20%,而且在阿布扎比,平均每个学生都会 4 种语言,所以在课堂上坐在你身边的同学,他们的背景和你有非常大的反差。在阿布扎比校区,我就接触过一个在卢旺达大屠杀中幸存,之后在肯尼亚难民营长大的学生,和这样背景的学生探讨社会问题,这种思维的碰撞就会非常有意思。上海纽约大学拥有很多高质量学生,他们都是通过高考的竞争来加入这所学校的,日后他们到纽约或者阿布扎比校区学习的时候,会给整个课堂带来来自中国的一种思考角度,而中国,几乎在任何领域,都已经是全世界的焦点所在。
摄影:吕颜婉倩
《教育家》:目前纽约大学被 US news 评为全美第 33 名,但我发现,你们力争把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建成全世界前五或前十的文理学院,是否担心有一天,阿布扎比分校的名气和声誉,超过纽约大学本部?
约翰·塞克斯顿:各个校区其实是一个生物体的各个器官,它们各有特色,打个简单的比方就是:你会担心有一天你的手的功能会超过你的脚的功能或者你的腰的功能吗?它们天生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只有每个器官都变得强大起来,你才更有机会拥有一个更强壮健康的体格。相反,某个器官弱,反而会拖累其他器官,就好像如果你觉得腰疼,可能走路也会觉得不够利索。所以只有各个校区都做到最好最强,纽约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尤其对学生来说,才会受益更多。
《教育家》:在纽约大学,不时传出反对在全球建分校的声音,对此,你如何应对?
约翰·塞克斯顿:这些反对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所以并没有机会直接感受到各个分校所呈现的世界化的教育格局给这些年轻的学生,尤其在他们人生最宝贵的学习黄金期,带来多少积极的影响。纽约大学对各类意见都持开放心态,这也是我喜欢纽约大学的地方,有人反对,其实也是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再次阐述我们坚持的理念,这种沟通和对话,对双方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