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
如果说8年前IBM打出“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广告语时,多少还有点危言耸听,而这则消息则生动地表明,电子商务,一个新的时代正在逼近我们,毫无疑问!在这个一切皆电子商务的时代,人类数千年来的商业行为被颠覆,人们的购物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我们主动或被动地步入了一个被电商颠覆的时代。
《商战:电商时代》通过对全世界近百位商业大佬的面对面专访,以贝索斯、刘强东、马云、柳传志、雷军、陈年、李国庆等人之亲口讲述,通过一个接一个的传奇故事,概述了20年来世界和中国电商的发展史,以及电商对整个经济的意义;同时也告诉我们,电商时代,企业和我们应该怎样去“活”。
到底哪些因素构成了电商“摧古拉朽”的伟力?这便是本书要向读者们介绍的。从模式、用户、价格、物流、品牌、资本、大数据等方面,本书对电子商务这个“日渐熟悉的陌生人”进行了解读。相信每个人读罢,都会因某些内容引发无限的震撼与感喟。
然而,电子商务乃至互联网经济仅仅只是一种新的商业形态吗?对传统产业而言,电子商务只意味着一种纯粹的破坏性力量?又或者,是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还是日渐成熟和多元的消费习惯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在今天,这些追问都有其价值且显得十分必要。甚至,我们应在更大的层面看待电子商务乃至互联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当雅虎、亚马逊在美国诞生之时,仅仅过了几年,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等日后的互联网代表公司便也应声而至。这使得中国企业第一次与美国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今天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时,中国企业甚至稍稍占得了一定的先机。
这意味着,今天我们在中国目睹的一切电子商务行为,都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不再像以前,我们跟在美国的后面亦步亦趋。同时,也意味着从今而后,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从一开始就要面对世界级的竞争,从某个角度来讲,这可以算作中国商业进步的一个体现。
对传统行业的改造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崛起依赖的是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建立起来的制造能力,然而“中国制造”在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遭遇到巨大挑战,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得不转回到启动庞大的内需市场上。而回到国内市场后,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就是:如何找到目标消费者,如何构建渠道,如何打造品牌?对于一些新兴公司来说,最好的选择自然就是“电子商务”。任何一个传统行业,在今天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跟互联网建立联系?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准确地找到我的目标消费者,如何把我的产品和服务传达到消费者的手上,如何根据消费者的建议进行改进。
在这个意义上,电子商务浪潮是中国摆脱“廉价制造”标签,真正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