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荣文++++++韦景秋++++++王惠香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20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血管病变的诊断情况。 结果 观察组管腔内膜光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79.00%;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54.04%,明显高于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有效诊断手段,可准确判断血管病变位置及严重程度,对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27-03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40岁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后期有一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1]。2型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明显上升,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其伴发诸多全身性疾病,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严重者出现下肢缺血坏疽而面临截肢的可能,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于下肢血管栓塞[2]。及早发现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20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18例,女82例,年龄55~78岁,平均(66.8±1.2)岁;对照组:男110例,女90例,年龄50~72岁,平均(65.8±1.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①仪器:选择Aloka Prosound α7、Philips IE33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频率为7.5~12 MHz、取样容积为1.5~2 mm、声束和血流夹角<60°,调节最低流速为10 cm/s以增加血流敏感性。②检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轻置探头,不加压,按照界定位置在同样条件下检查研究对象的下肢动脉血管,包括双下肢的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顺沿动脉体表的投影向远侧至足背动脉依次进行检查;从横切面观察各个血管管腔的情况,从纵切面观察血管具体测量位置,舒张期对各个动脉血管前后壁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测量,正常IMT<1 mm;二维超声观察患者血管壁回声、是否有斑块形成、是否管腔狭窄或闭塞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观察管腔血流充盈情况、血流频谱形态。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管腔内膜光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79.00%;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比较[n(%)]
2.2 患者下肢不同位置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的比较
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54.04%,明显高于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患者下肢不同位置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的比较[n(%)]
与足背动脉比较,*P<0.01
2.3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超声图的特点
①下肢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IMT>1 mm,内膜毛糙,管壁不光滑,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血流束边缘不光泽且充盈缺损;②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或闭塞:血管内血流束较细或无血流信号。
3 讨论
遗传、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高血压、血脂异常、年龄、种族、生活方式等诱因引起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3]。糖尿病引发的下肢血管疾病开始受到大家关注。糖尿病患者持续性高血糖引发各种代谢障碍,下肢动脉内膜中脂质变性并异常沉积,继而内膜平滑肌功能受到影响,即内膜增生、增厚纤维化[4],加之血小板功能亢进、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纤维蛋白酶低下,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胆固醇沉积而形成硬化斑块[5]。有研究发现,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会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呈上升趋势[6]。糖尿病导致机体的代谢紊乱造成脂质异常沉积,降低动脉弹性、增加管壁僵硬度[7]。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1倍[8-9]。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范围广泛,往往累及多条外周血管,主要是肢体远端中小血管,其中以足背动脉、胫前后动脉改变最为显著。彩色多普勒超声能通过二维图像观察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情况,了解血管病变位置和严重程度,还能清晰地观察内膜、内壁不规则,血管迂曲、搏动减弱、形成斑块。彩色血流成像能提高血流信号,更清楚地了解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较大、较多斑块的血管位置显示充盈缺损,在狭窄处显示血流束较细,在闭塞处管壁增厚、管腔消失,显示无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有效诊断手段,可准确判断血管病变位置及严重程度,对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芳,申红霞,李勇胜,等.糖尿病足下肢动脉彩超与造影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6):3030-3031.
[2] 文晓蓉,吕霞飞,刘春乘,等.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影像学特点[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5):739-742.
[3] Andersen CA.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lower-extremity he modynamics in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J Am Po diatr Med Assoc,2010,100(5):406-411.
[4] 杨韵宏.血管内皮功能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关系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7):107-109.
[5] 马桂玲.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1066-1067.
[6] 周晓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2):154-155.
[7] 薛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00-2901.
[8] 马少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检测的回顾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145-146.
[9] 胡亚娟,杨宝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5):741-742.
(收稿日期:2013-12-18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20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血管病变的诊断情况。 结果 观察组管腔内膜光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79.00%;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54.04%,明显高于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有效诊断手段,可准确判断血管病变位置及严重程度,对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27-03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40岁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后期有一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1]。2型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明显上升,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其伴发诸多全身性疾病,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严重者出现下肢缺血坏疽而面临截肢的可能,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于下肢血管栓塞[2]。及早发现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20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18例,女82例,年龄55~78岁,平均(66.8±1.2)岁;对照组:男110例,女90例,年龄50~72岁,平均(65.8±1.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①仪器:选择Aloka Prosound α7、Philips IE33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频率为7.5~12 MHz、取样容积为1.5~2 mm、声束和血流夹角<60°,调节最低流速为10 cm/s以增加血流敏感性。②检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轻置探头,不加压,按照界定位置在同样条件下检查研究对象的下肢动脉血管,包括双下肢的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顺沿动脉体表的投影向远侧至足背动脉依次进行检查;从横切面观察各个血管管腔的情况,从纵切面观察血管具体测量位置,舒张期对各个动脉血管前后壁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测量,正常IMT<1 mm;二维超声观察患者血管壁回声、是否有斑块形成、是否管腔狭窄或闭塞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观察管腔血流充盈情况、血流频谱形态。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管腔内膜光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79.00%;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比较[n(%)]
2.2 患者下肢不同位置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的比较
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54.04%,明显高于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患者下肢不同位置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的比较[n(%)]
与足背动脉比较,*P<0.01
2.3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超声图的特点
①下肢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IMT>1 mm,内膜毛糙,管壁不光滑,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血流束边缘不光泽且充盈缺损;②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或闭塞:血管内血流束较细或无血流信号。
3 讨论
遗传、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高血压、血脂异常、年龄、种族、生活方式等诱因引起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3]。糖尿病引发的下肢血管疾病开始受到大家关注。糖尿病患者持续性高血糖引发各种代谢障碍,下肢动脉内膜中脂质变性并异常沉积,继而内膜平滑肌功能受到影响,即内膜增生、增厚纤维化[4],加之血小板功能亢进、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纤维蛋白酶低下,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胆固醇沉积而形成硬化斑块[5]。有研究发现,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会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呈上升趋势[6]。糖尿病导致机体的代谢紊乱造成脂质异常沉积,降低动脉弹性、增加管壁僵硬度[7]。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1倍[8-9]。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范围广泛,往往累及多条外周血管,主要是肢体远端中小血管,其中以足背动脉、胫前后动脉改变最为显著。彩色多普勒超声能通过二维图像观察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情况,了解血管病变位置和严重程度,还能清晰地观察内膜、内壁不规则,血管迂曲、搏动减弱、形成斑块。彩色血流成像能提高血流信号,更清楚地了解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较大、较多斑块的血管位置显示充盈缺损,在狭窄处显示血流束较细,在闭塞处管壁增厚、管腔消失,显示无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有效诊断手段,可准确判断血管病变位置及严重程度,对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芳,申红霞,李勇胜,等.糖尿病足下肢动脉彩超与造影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6):3030-3031.
[2] 文晓蓉,吕霞飞,刘春乘,等.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影像学特点[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5):739-742.
[3] Andersen CA.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lower-extremity he modynamics in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J Am Po diatr Med Assoc,2010,100(5):406-411.
[4] 杨韵宏.血管内皮功能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关系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7):107-109.
[5] 马桂玲.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1066-1067.
[6] 周晓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2):154-155.
[7] 薛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00-2901.
[8] 马少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检测的回顾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145-146.
[9] 胡亚娟,杨宝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5):741-742.
(收稿日期:2013-12-18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20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血管病变的诊断情况。 结果 观察组管腔内膜光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79.00%;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54.04%,明显高于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有效诊断手段,可准确判断血管病变位置及严重程度,对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27-03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40岁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后期有一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1]。2型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明显上升,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其伴发诸多全身性疾病,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严重者出现下肢缺血坏疽而面临截肢的可能,致残的主要原因在于下肢血管栓塞[2]。及早发现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20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18例,女82例,年龄55~78岁,平均(66.8±1.2)岁;对照组:男110例,女90例,年龄50~72岁,平均(65.8±1.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①仪器:选择Aloka Prosound α7、Philips IE33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频率为7.5~12 MHz、取样容积为1.5~2 mm、声束和血流夹角<60°,调节最低流速为10 cm/s以增加血流敏感性。②检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轻置探头,不加压,按照界定位置在同样条件下检查研究对象的下肢动脉血管,包括双下肢的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顺沿动脉体表的投影向远侧至足背动脉依次进行检查;从横切面观察各个血管管腔的情况,从纵切面观察血管具体测量位置,舒张期对各个动脉血管前后壁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测量,正常IMT<1 mm;二维超声观察患者血管壁回声、是否有斑块形成、是否管腔狭窄或闭塞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观察管腔血流充盈情况、血流频谱形态。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管腔内膜光滑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79.00%;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比较[n(%)]
2.2 患者下肢不同位置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的比较
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54.04%,明显高于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患者下肢不同位置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的比较[n(%)]
与足背动脉比较,*P<0.01
2.3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超声图的特点
①下肢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IMT>1 mm,内膜毛糙,管壁不光滑,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血流束边缘不光泽且充盈缺损;②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或闭塞:血管内血流束较细或无血流信号。
3 讨论
遗传、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高血压、血脂异常、年龄、种族、生活方式等诱因引起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3]。糖尿病引发的下肢血管疾病开始受到大家关注。糖尿病患者持续性高血糖引发各种代谢障碍,下肢动脉内膜中脂质变性并异常沉积,继而内膜平滑肌功能受到影响,即内膜增生、增厚纤维化[4],加之血小板功能亢进、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纤维蛋白酶低下,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胆固醇沉积而形成硬化斑块[5]。有研究发现,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发生率会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病程延长而呈上升趋势[6]。糖尿病导致机体的代谢紊乱造成脂质异常沉积,降低动脉弹性、增加管壁僵硬度[7]。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1倍[8-9]。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范围广泛,往往累及多条外周血管,主要是肢体远端中小血管,其中以足背动脉、胫前后动脉改变最为显著。彩色多普勒超声能通过二维图像观察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情况,了解血管病变位置和严重程度,还能清晰地观察内膜、内壁不规则,血管迂曲、搏动减弱、形成斑块。彩色血流成像能提高血流信号,更清楚地了解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较大、较多斑块的血管位置显示充盈缺损,在狭窄处显示血流束较细,在闭塞处管壁增厚、管腔消失,显示无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的有效诊断手段,可准确判断血管病变位置及严重程度,对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芳,申红霞,李勇胜,等.糖尿病足下肢动脉彩超与造影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6):3030-3031.
[2] 文晓蓉,吕霞飞,刘春乘,等.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超声影像学特点[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5):739-742.
[3] Andersen CA.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lower-extremity he modynamics in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J Am Po diatr Med Assoc,2010,100(5):406-411.
[4] 杨韵宏.血管内皮功能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关系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7):107-109.
[5] 马桂玲.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1066-1067.
[6] 周晓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2):154-155.
[7] 薛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00-2901.
[8] 马少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检测的回顾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145-146.
[9] 胡亚娟,杨宝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5):741-742.
(收稿日期:2013-12-18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